摘 要:20世紀法國現(xiàn)代派畫家馬蒂斯的素描充滿了節(jié)奏感和強烈的繪畫形式感,其擅長把握對象本質上的真實,畫面的布局帶有充滿哲學意味的美學思想。他提出精確描繪不等于真實,把“對象本質上的真實”當作素描藝術的靈魂,其繪畫理念對于學習繪畫藝術者產(chǎn)生深遠影響。
關鍵詞:馬蒂斯素描;繪畫觀念;情感表達
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法國卓越的現(xiàn)代派藝術家,野獸派創(chuàng)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他的素描作品中清晰明了的線條帶有裝飾的意味,作品多數(shù)以現(xiàn)實生活為依托,不僅是生活場景的再現(xiàn),更是用一種單純、優(yōu)雅的線條詮釋自己的情感,在意畫面構圖的美感,逐漸發(fā)展成為獨特的“馬蒂斯式素描風格”,畫面中充滿神秘感與想象力。
1 馬蒂斯素描藝術表現(xiàn)理念
目前,不乏關于馬蒂斯繪畫藝術作品的研究,其中最多的是馬蒂斯野獸派的作品和一些色彩方面的探索,相對素描藝術的研究涉及較少。馬蒂斯是一位優(yōu)秀的素描大師,他的素描精簡干練,充滿了節(jié)奏感和強烈的繪畫形式感,作品注重把握對象本質上的真實,畫面的布局帶有充滿哲學意味的美學思想。
從馬蒂斯的大量素描作品中我們不難看出畫家的藝術表現(xiàn)理念。他在物象寫生時強調:“一個人應該永遠尋找線條的意圖,它想進入哪里或者逐漸消失在哪里,也要一直確保它的來源,這必須通過模特來實現(xiàn)?!彼f:“在我寫生模特的素描中,珠寶或阿拉伯式圖形從來不會占據(jù)重要位置,因為他們只是我配器法的一部分?!痹隈R蒂斯的藝術表現(xiàn)觀念中,他不認為寫生是單純描摹客觀對象,而是主觀地進行提煉加工,加入自己的繪畫藝術精神,是從具象到抽象的、從寫生到寫意的逐漸轉化,簡練的造型和干練的線條寄托了自身的內心情感。
馬蒂斯的素描藝術致力于創(chuàng)造一種和諧、安詳、純粹的繪畫語言。1939年馬蒂斯在《畫家素描筆記》中說:“關于透視,我最后的線描作品永遠保持自身的光亮空間,構成了它們的物體處于不同的面。因此,也就是處于透視之中,不過是在一種感覺的透視之中,暗示性的透視之中?!?948年,馬蒂斯在費城藝術館里舉辦的個人素描展前言中發(fā)布了一篇短文,文中指出,“精確描繪不等于真實”。另外,“真實不是由于準確地描繪自然界中的形式和精確地模擬細節(jié)產(chǎn)生的,而是靠藝術家對他所選擇的對象深刻的感受,靠對這些物象的精心觀察和對它的本質的把握。也就是說,正是把握這種對象本質上的真實,決定了一幅素描或油畫的成功”。
2 馬蒂斯素描藝術的思考
對于學習繪畫藝術的學生來說,在初級階段畫一幅素描作品的時候往往隨著畫面的深入刻畫會過多地把重點放在所描繪對象的細節(jié)上,往往忽略整體性,對于內在本質的精神缺乏思考,導致寫生變成被動地描摹對象。這種現(xiàn)象反映我們在觀察事物的方法與視角上缺乏一定的技巧,對整體物象氣氛的把控有所欠缺。關于普遍性存在的這類問題,教師會指出要我們在寫生時抓住對于對象的第一感受,最初開始畫的那份沖動,去把握寫生對象的精神特質,注重大關系。強調畫面中呈現(xiàn)出寫生對象的精神狀態(tài)與自身的繪畫語言的融合,而不是單純地描摹眼中的視覺圖像。馬蒂斯的繪畫藝術觀念“精確并非真實”就是要求藝術家用心靈之眼去詮釋客觀對象的過程,不是用“精確”作為衡量素描作品好壞的唯一標準,而是把“對象本質上的真實”作為支撐素描藝術的靈魂。我們需要通過大量的素描實踐,加深對“精確并非真實”這一理論的理解。
客觀事物的本質并不是絕對唯一的,立場、經(jīng)驗、角度、思維的不同都會帶來不同的思考?!熬_并非真實”是馬蒂斯素描藝術表現(xiàn)觀念的獨到之處,他的素描作品很好地表現(xiàn)事物的內在本質,呈現(xiàn)出與眾不同的面貌,給人具有沖擊性的視覺感受。馬蒂斯的繪畫藝術表現(xiàn)理論打破了西方繪畫藝術長久以來崇尚科學、精確地描摹客觀對象,強調藝術家表現(xiàn)自身主觀感受的人文主義走向了歷史舞臺。從那以后,有很多畫家不再用傳統(tǒng)的“精準描繪客觀對象、再現(xiàn)客觀對象”作為素描藝術的評判標準,開始注重表達自身的內心情感世界。這與中國畫家鄭板橋提出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有相通之處,給藝術家提供了更廣泛的創(chuàng)作思維空間。
在挖掘事物內在本質上,大眾的眼睛不及藝術家那樣明智、敏感、真誠,這正是藝術家的社會價值,從藝術視覺的角度幫助大眾發(fā)現(xiàn)事物的內在本質,提高他們的審美層次。素描藝術不僅可以在二維的平面上呈現(xiàn)出立體的空間效果,也可以是純粹的平面化效果,這正是馬蒂斯不遺余力追求的,他用單一平面的藝術風格開創(chuàng)了素描藝術的又一可能性。這種看似簡單的藝術風格并不是傳統(tǒng)意義的“簡單”,而是帶有跨世紀的藝術思想境界,推動了繪畫藝術向前發(fā)展,蘊含著深刻的含義。
從畫家或者繪畫作品的角度,畫面呈現(xiàn)出的是藝術家的內心審美世界,是藝術家的深度與思維的展現(xiàn)。馬蒂斯的素描畫面也可以說是他呈現(xiàn)的藝術思想觀念。馬蒂斯認為,面面俱到地描摹客觀對象的素描作品是毫無價值的,也就是說他的素描藝術始終注重物象本質的探索和自我情感的表達。
3 結語
我們在日常學習素描藝術中,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通過探索馬蒂斯的一種和諧、純粹、寧靜的素描藝術理念,學習他對于線條的處理和對于整體構圖的把控,結合自身實際,吸取有利于創(chuàng)作的部分,努力做到在純粹的畫面中詮釋各種不同的感受,用最簡練的方式自由地描繪表達情緒,使自身的審美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 馬蒂斯.馬蒂斯藝術全集[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3.
[2] 杰克·德弗拉姆.馬蒂斯論藝術[M].河南美術出版社,1987.
[3] 亨利·馬蒂斯.畫家筆記——馬蒂斯論創(chuàng)作[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作者簡介:趙思源,女,黑龍江五常人,延邊大學美術學院美術學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美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