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娟
摘要:小自主學習是素質教育的靈魂,發(fā)展?jié)撃艿臉蛄?,也是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習能力有效陣地。教師應想方設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才能與《新課程標準》同行,才算與時俱進。而促進自主學習的策略離不開“激趣、引探、活動”這三部曲。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主學習;研究
傳統(tǒng)的小學課堂,老師的“權威”占著絕對的主體,一直都是老師一個人的講解;學生所能擁有的自主學習空間狹小,也沒有實踐機會。教學課堂的主動權應交到學生手中,為他們提供一片自主學習的天空。
一、小學生自主閱讀的重要性
真正的閱讀是自主性工作,是情感與思想全面投入的過程。那種應付考試、尋求刺激的閱讀都屬“偽閱讀”。
首先,自主性閱讀能提高文本解讀能力。文章不是文字的堆砌,其靈魂在于文字背后的情感、思想及做人做事的哲理。這些東西都不是老師能“灌輸”給學生的,需要學生在自我感悟和實踐中獲得。
其次,自主閱讀能讓學生學會閱讀方法。方法是靠實踐形成的,教師文本解讀雖然精彩,但不經(jīng)過學生的思維加工與實踐體驗,是無法形成自己的方法的。所以,在閱讀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著閱讀,慢慢讓學生學會科學地閱讀。
再次,自主閱讀才能培養(yǎng)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皞伍喿x”缺乏思維參與、缺乏情感投入。一個沒有感動、沒有智慧、沒有靈感的閱讀是無意義的。所以,要引導學生在體味、領悟中閱讀,讀出語文的內涵。
同時,自主閱讀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更為重要。小學低年級學生閱讀能力較弱,但具有強烈的閱讀興趣,有著良好的想象力,思想約束少,閱讀的個性化特征明顯。所以,低年級閱讀更需寬松的氛圍與自由的空氣,才能夠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
二、小學語文自主學習存在的問題
(一)學習認識不到位
部分老師受到傳統(tǒng)教學的影響,大多認為語文只要讓學生學好課本知識就可以了,語文綜合性的學習只是知識的一種附屬,從而淡化了自主學習在語文學習中的地位。老師的不重視,導致學習在學生中,只有一味的將老師傳授的知識被動接收,缺乏必要的自主性學習。
(二)學校教學資源不夠豐富
在小學的語文學習的過程中,過于依賴課本知識,對其他學習資源的開發(fā)不夠到位,視課本內容為學生學習的唯一依據(jù)。老師缺乏課程開發(fā)意識,學生缺乏必要的學習意識,在意識開發(fā)中,不能聯(lián)系到學生的生活實際中,導致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
(三)學習不重視過程
許多老師將學習活動作為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途徑,不能有效的挖掘教育價值,缺乏必要的激勵與督導。在語文課程展示上,很多老師都只抓住了展示成果這一環(huán)節(jié),但具體的實踐、操作環(huán)節(jié)等都沒能引起老師的高度重視。
(四)活動開放任自由
長期以來,“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性、獨立性的學習能力和習慣”是小學基礎教育的前提。強調學生在組織活動中自行、主動的設計,對自己提出的問題自己解決。在語文學習活動開展中,人們都提倡學習的自主性,使得教師從“選題”到“成果展示”階段都完全的放手,而結果可想而知。因為畢竟是小學生,教師不可能完全放手,交由學生自行處理。
三、小學語文自主學習具體改進措施
(一)課前預習,營造自主學習氛圍
在課堂教學前,需要教學提前預習以及方法。在初讀文章時,需要針對課本的導讀進行學習,對預習過程中存在的疑點、難點用“?”標示出來,并對知識難點進行討論和研究等,這樣能夠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能夠增加學生的自主學習的動力。有了目標、有了針對性,學生才能夠自主地進行學習,按照課文以及老師提出的要求,將問題逐一解決。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教師還能夠將學習習慣、方法等融入激勵學生自主性的學習中去,為小學語文的學習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二)創(chuàng)設自學情境,有效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意識
在學習每一篇課文之前,老師應現(xiàn)對課文進行了解,明確一下課文學習的主要目標,增設相關情境,讓學生在“不知不覺”走入課文中去。
(三)注重學生 “問題式教學”,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精神
古人云:“學貴有疑。”學生才是釋疑的主體。在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思考,必須先教會學生提出質疑,讓學生在學習中敢想、敢疑、敢問,重視學生質疑能力,在“問題式教學”中,激勵學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四)注重感悟,品味課文
古人有云:“書讀百遍,其意自見”。課文的情感不在于外在,不是老師強加給學生的知識。只有學生的反復朗讀,在語氣中、在聲調中、在表情中體會課文的情感,才能夠取得情感上的共鳴,受到知識的熏陶。
(五)強調閱讀中對學生個性的尊重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所以,在自主閱讀過程中,對學生個性的尊重,讓學生去體驗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小學學生雖然知識經(jīng)驗少,但他們具有非常強的想象力與大膽的創(chuàng)造力。在教學中要提供寬松的氛圍,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對于學生想象中一些荒誕的成分或者一些不合理創(chuàng)作要抱著寬容態(tài)度,保護與激勵學生把想象與創(chuàng)造結合到閱讀中,一旦形成學生個人的閱讀習慣,對于學生閱讀質量的提升是極有幫助的。個性化的閱讀不僅需要寬容,而且需要讓學生展示。在教學中可以激勵學生把自己的想法、看法、做法說出來,給學生展示個性與訓練表達的機會,這樣的交流對全體學生閱讀思維的開發(fā)非常有意義。
總之,要多提倡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要多讓學生進行自由的交流、討論。這樣,才能夠真正的體現(xiàn)出葉圣陶所說的“自讀自悟”的佳境。筆者通過對小學語文自主學習中的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以求學生能夠在快樂中自主性的求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