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強
摘 要:課外閱讀不但能緩解高中生的精神壓力,還能提升學生綜合素質(zhì),使學生的身心得以健康成長。通過對慶陽一中高一學生課外閱讀現(xiàn)狀進行調(diào)查,找出高中生閱讀存在的問題,并以此入手進行探討分析,為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提出科學合理的措施。
關鍵詞:高一;課外閱讀;調(diào)查;慶陽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也是我們先輩的孜孜追求。對于每個人而言,閱讀最大的好處在于:讓無知的人變得有知,它讓求知的人從中獲知。課本的功能只相當于一塊試驗田、一把鑰匙、一扇窗,更豐富精彩的世界在課外。課外閱讀是課內(nèi)學習的延伸與補充。面對高考壓力,高一學生的課外閱讀被教師和家長甚至學生自己所忽視,這給他們獲取知識、陶冶情操、完善崇高的精神世界造成了重要影響。筆者就此問題展開實證性研究,運用問卷調(diào)查法對我校高一學生課外閱讀問題進行調(diào)查與分析。
一、問卷數(shù)據(jù)來源
2018年寒假前夕,筆者對我校高一學生閱讀狀況進行了問卷調(diào)查,問卷在班級現(xiàn)場生成,發(fā)出801份,共收回782份有效問卷(多選和漏選的廢除)。其中,男生占52.61%,女生占47.39%。調(diào)查的問題主要包括:性別、閱讀時間、閱讀數(shù)量、閱讀種類、閱讀方式、閱讀效果以及是否有教師家長指導等。筆者通過問卷調(diào)查來了解高一學生課外閱讀的現(xiàn)狀,并提出促進高中生課外科學閱讀的措施。
二、高一學生閱讀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
(一)課外閱讀需求強烈
問卷中的多選題“看課外書選擇什么時間”顯示,76.32%的同學選擇了周末,61.22%的同學選擇了節(jié)假日,進入高一后,學生學習緊張,只有在周末和節(jié)假日才有比較充足的時間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但也有高達15.45%和29.11%的同學選擇在上課或者自習的時候閱讀課外書,這也說明了高中生具有強烈的閱讀需求,有些學生為了閱讀甚至不惜違背校紀校規(guī)。
(二)課外閱讀時間短、數(shù)量少
對“你是否堅持每天進行課外閱讀”這個問題,91%的學生回答為否。另外,34.45%的高一學生一周的課外閱讀時間在1小時以下,高達55%的高中生一周課外閱讀在4小時以下,50.4%的同學一個月閱讀的課外書不到1本,這說明高一學生課外閱讀時間非常少??忌弦凰硐氲拇髮W才是老師、家長以及學生最大的期望。在高考重大壓力之下,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導學案、固學案和課后習題,每月還有學校組織的月考,根本擠不出時間進行課外閱讀。
(三)紙質(zhì)閱讀仍占有重要的地位
當當網(wǎng)2017年圖書交易規(guī)模達400億碼洋,銷售圖書11.89億冊,2017年的碼洋均達到超60%的高速增長。盡管電子書的發(fā)展勢頭很快,但紙質(zhì)閱讀仍舊是高中生重要的閱讀方式。紙質(zhì)閱讀所具有的情感功能是電子書所不具備的,閱讀書籍不僅是掌握知識,同時也能滿足情感的需求。
(四)課外閱讀效果差,效率不高
由于課外閱讀時間少,高中生閱讀以快餐閱讀為主。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只有26%的學生在閱讀時注意力可以保持集中,9%的學生在閱讀時能勾畫,摘抄好的文段,大部分學生課外閱讀走馬觀花,淺嘗輒止。針對問題“閱讀完后有多少感悟”,調(diào)查顯示,不到29.87%的學生選擇感悟很深,而68.56%的學生只是有點收獲,這說明課外閱讀對高一學生沒有起到實質(zhì)的幫助。
三、促進高一學生科學閱讀的措施
課外閱讀不但能緩解高中生的精神壓力,還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使其身心得以健康成長。無論家長、教師,都應對課外閱讀有正確的認識,對于其課外閱讀進行支持與指導。
(一)家長對孩子課外閱讀的指導
1.環(huán)境熏陶。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才能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作為家長自身要做到多學習多看書,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的素質(zhì),重要的是我們要給孩子作一個讀書的榜樣,使孩子受到感染和熏陶。
2.幫助孩子選書。閱讀對人成長的影響是巨大的,在孩子時代通過閱讀大量的名著,對于一個人一生的發(fā)展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要想幫助孩子培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使其學會一種正確而優(yōu)雅的為人處世觀,家長就可以幫助孩子選經(jīng)典名著,如《少年維特的煩惱》《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禮》等。孩子的興趣是千差萬別的,家長要做到幫助孩子盡量選擇容易感興趣的圖書。
3.閱讀方法指導。北宋文學家蘇軾倡導讀一本書要分幾次讀,每一次探討一個方面,如果方方面面都掌握了,自己寫文章就能多角度聯(lián)想,揮筆自如。家長及時地給孩子提供閱讀方法指導,包括如何選擇有意義的書籍,如何制訂讀書計劃,如何做好讀書筆記等。家長引導孩子通過閱讀增長知識,開闊眼界的同時,自己無疑也會受到精神陶冶。
(二)教師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
1.加強思想上的引導。教師要轉(zhuǎn)變觀念,認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加強引導。既要做好對于經(jīng)典作品閱讀的引導,也要與時俱進,對學生真正感興趣的書如《三體》《解憂雜貨店》等作品加強引導。
2.借助小組開展閱讀活動。鼓勵學生每人拿出至少兩本書在班級成立小閱覽室。讓學生交流看書,而且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各項閱讀活動比賽,在班上形成讀書的風氣,引發(fā)學生主動閱讀的欲望,進而形成濃郁的讀書風氣。
3.檢查學生的閱讀成果。課外閱讀可以活躍學生思維,擴大知識視野,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教師要激勵學生保持良好的閱讀習慣,就應及時對學生的閱讀成果進行檢查。如在作文中寫讀后感,一個月利用兩節(jié)課開展讀書交流活動課,也可以利用課前三分鐘演講交流閱讀體會。這樣可以使學生獲得豐富而全面的感悟,從而提高閱讀效率。
參考文獻:
[1]錢理群.語文教育門外談[M].廣西師大出版社,2003.
[2]錢海榮.語文教學中的尷尬及其思考[J].中學語文教與學,2005(1).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