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定
【摘要】模糊性是語言的本質(zhì)屬性之一。自20世紀50、60年代以來,語言學家即開始關(guān)注模糊語言并致力于其研究。模糊限制語是模糊語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廣泛存在于我們?nèi)粘I钪?,包括新聞、醫(yī)學、文學等各個方面,當然英語課堂教學中也少不了模糊限制語的存在。本文試圖從語用的角度,探討模糊限制語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價值,為英語教師課堂教學提供一定的啟示作用。
【關(guān)鍵詞】模糊限制語 英語課堂教學 語用功能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4-0063-01
一、模糊限制語概述
模糊限制語這一概念最早是美國控制論專家查德(L.A.Zadeh)在1972年發(fā)表的論文《模糊限制語的模糊集論解釋》中提出的。之后,萊考夫 (G.Lakoff)對模糊限制語在論文《模糊限制語:意義標準和模糊概念邏輯的研究》(Hedges: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the logic of fuzzy concepts)中給出了模糊限制語的定義并對其進行了論述。他指出模糊限制語(hedges)就是“一些有意把事物弄得更加模糊或更不模糊的詞語(Words whose job itis to make things fuzzier or less fuzzier)”。(武海琴,2011)黎千駒(2007)也給出了他對模糊限制語的認識:“所謂模糊限制語,實際上就是指對某個模糊中心詞進行修飾限制而改變其模糊程度,或者對某個明晰中心詞或明晰命題進行修飾限制而使明晰詞語或明晰命題變得模糊的詞語”。上述兩個概念都是從語義學的角度出發(fā)的,但其實模糊限制語也具有豐富的語用功能,恰當?shù)剡\用模糊限制語可以更好地促進交流,從而充分發(fā)揮語言的交際功能。
二、模糊限制語的分類
許多學者從數(shù)學刻畫、位置、語法、語義等多種角度對模糊限制語進行了分類。由于本文主要探討的是模糊限制語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語用功能,所以這里采用的是普林斯等人的分類方式,即按模糊限制語是否改變陳述命題或者原語內(nèi)容,把其劃分為變動型模糊限制語(Approximators)和緩和型模糊限制語(Shields)兩大類。(王瑞麗,2009)
(一)變動型模糊限制語
變動型模糊限制語可以改變陳述命題或者原語內(nèi)容,對原本話語結(jié)構(gòu)的內(nèi)容作某種程度的修飾或者給出一個變動的范圍。因此,這類模糊限制語又可以分為程度變動語(Adaptors)和范圍變動語(Rounders),主要都是一些表示程度和范圍的副詞或副詞詞組。
(1)程度變動語。表示話語的真實程度變動的模糊限制語,可以把一些接近正確,但又不敢肯定完全正確的話語,說得得體一些,與實際情況更接近一些,避免過于武斷。(何自然,1988)這些程度變動語包括:sort of,kind of,some,somewhat,somehow,a little bit,quite,almost,entirely,more or less,in a sense,in a manner of speaking,to some extent等。例如:
1)A whale is a fish.
2)A whale is a sort of fish.
例1)很明顯是錯的,鯨顯然不是魚,但例2)加上sort of之后原陳述命題發(fā)生了一些變化,通過這一模糊限制語改變了原話語內(nèi)容的真實程度,使得原本錯誤的話語基本上接近正確。
(2)范圍變動語。限制變動范圍的模糊限制語,可以給出話語內(nèi)容一定的范圍或者將其意義限制在一定范圍內(nèi)理解。
(二)緩和型模糊限制語
緩和型模糊限制語不改變陳述命題或者原語內(nèi)容,只是對原語內(nèi)容增加了一個說明,表明是說話者自己或者是他人的觀點,使得語氣有所緩和。具體的又可以分為兩類:直接緩和語(Plausibility Shields)和間接緩和語(Attribution Shields)。
(1)直接緩和語
說話者運用表示不同程度肯定的主謂結(jié)構(gòu)或者副詞來表達說話者自身對某話語所作的直接猜測或者所持有的懷疑態(tài)度。
從上述兩例可以發(fā)現(xiàn),說話者在陳述這些事件時加上了“我猜想”“我想知道”這類模糊限制語表示了說話者的一種不十分肯定的猜測,緩和了肯定的口氣。
(2)間接緩和語。說話者引用第三者的看法或觀點來間接地表達自己對某話語的態(tài)度,具體包括:according to,itis said,itis reported,itis believed,as is known to all,somebody says that…,the probability would be…等。
三、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使用模糊限制語的語用功能
教師課堂用語是指教師在課堂上為組織和從事教學所使用的語言,屬于言語交際的范疇。在課堂教學過程,教師主要通過言語交際達到授課目的。(王芳,2009)由此可見,教師所用語言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恰當?shù)慕處熡谜Z可以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提升教學的效果。模糊限制語是教師課堂用語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下面將探討其具體的語用功能。
(一)提高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和客觀性
課堂教學中,教師話語的質(zhì)量起著關(guān)鍵性的作用,直接影響到課堂輸入和輸出的效果。模糊限制語表面上是將語言模糊化,實則通過限定成分更準確而客觀地表達了某一可能正確但又不能或不便明確的內(nèi)容或觀點。
(二)填補知識空缺,確保課堂順利進行
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難免會遇到自己不熟悉的話題或者一時忘記了某個詞匯,此時為了確保課堂順利進行,教師通常會借助模糊限制語來表達自己想說的內(nèi)容,以此來避免尷尬局面的出現(xiàn)。
(三)營造和諧氣氛,拉近師生距離
英語課堂上有時一到提問或者互動環(huán)節(jié),原本還比較活躍的課堂氣氛頓時安靜下來了,學生們都生怕老師會點到自己,心里感到緊張。此時教師可以運用恰當?shù)哪:拗普Z提問或者提出相關(guān)要求來緩解這種緊張的氣氛,拉近和學生的距離,增強學生的積極性。
(四)委婉糾錯鼓勵回答,維護學生面子
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出現(xiàn)錯誤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巧妙地指出學生的錯誤而又不打消其學習的積極性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模糊限制語可以維護面子、保持禮貌交往,起到潤滑劑的作用,讓學生能在老師的寬容中面對自己的錯誤,感到不丟面子,對于自卑的學生更是莫大的鼓勵。
四、結(jié)語
通過對英語教學課堂中模糊限制語語用功能的探討,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恰當?shù)厥褂媚:拗普Z不僅可以更為準確地表達一些教學內(nèi)容,而且可以幫助廣大教師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體現(xiàn)對學生的尊重和理解,與學生建立良好的課堂關(guān)系,從而更好地促進師生之間的溝通。當然模糊限制語也有消極被動的一面,若使用不當將會影響英語交際的有效進行。有的發(fā)話人不注意交際的環(huán)境和對象,在不該使用模糊限制語的時候卻使用了模糊限制語,因而往往造成語用上的失誤。(徐暢賢,2006)因而,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合理而正確地運用模糊限制語,充分發(fā)揮其積極作用,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交際能力的獲得,最終達到提高教學效果與效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郭慧.模糊限制語對大學英語教師課堂用語的影響[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11,29(1).
[2]何自然.語用學概論[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3]黎千駒.模糊語義學導論[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