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剛
肩周炎在臨床上分為3期:凝結期、凍結期、解凍期,在不同時期的康復,有著不一樣的內(nèi)容。
由于本期病變主要位于關節(jié)囊,以炎癥造成的疼痛為主,活動度因疼痛而下降,所以本期的治療目標是以緩解疼痛避免粘連為主。采用較輕柔的關節(jié)活動度練習,以促進肩關節(jié)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帶走炎性物質,緩解局部組織的痙攣,減輕疼痛,增加活動度。
(1)擺動:分為“前后左右”方向的擺動,及肩關節(jié)的前屈、后伸、內(nèi)收、外展動作的練習。體前屈(即彎腰)至上身與地面平行,手臂自然下垂,首先是前后方向的擺動,待適應基本無痛后增加左右側向的擺動,最后增加繞環(huán)(劃圈)動作,一般每個方向20~30次/組。疼痛明顯時在健側手的保護下擺動手臂。
(2)聳肩:雙臂自然垂于身體兩側,向上聳肩,于最高位置保持5秒,放松為1次,反復進行,每次練習5分鐘,每日練習2~3次??捎媒仁滞凶』紓戎獠勘Wo,在不增加肩部疼痛的前提下完成。
(3)擴胸:雙臂自然垂于身體兩側,雙肩后張做擴胸動作,于最大位置保持5秒,放松為1次,每次練習5分鐘,每日練習2~3次??捎媒仁滞凶』紓戎獠勘Wo,在不增加肩部疼痛的前提下完成。
(4)含胸:雙臂自然垂于身體兩側,雙肩后前做含胸動作,于最大位置保持5秒,放松為1次,反復進行,每次練習5分鐘,每日練習2~3次。可用健側手托住患側肘部保護,在不增加肩部疼痛的前提下完成。
關節(jié)周圍大部分軟組織受累,脆弱而易撕裂。此期以粘連為主,活動度由于粘連而變小。本期的治療目標是以增加關節(jié)活動度為主。采用被動活動,練習中的疼痛是不可避免的,以松解關節(jié)局部的粘連,避免粘連進一步加重。
(1)仰臥肩前屈,至感到疼痛處保持并輕輕顫動1~2分鐘為1次,3~5次/組,1~2組/日。并逐漸增加被動活動角度。
(2)仰臥肩外展,至感到疼痛處保持并輕輕顫動1~2分鐘為1次,3~5次/組,1~2組/日。并逐漸增加被動活動角度。
(3)仰臥肩后伸,至感到疼痛處保持并輕輕顫動1~2分鐘為1次,3~5次/組,1~2組/日。并逐漸增加被動活動角度。
(4)仰臥外展位外旋,至感到疼痛處保持并輕輕顫動1~2分鐘為1次,3~5次/組,1~2組/日。并逐漸增加被動活動角度。
(5)仰臥外展位內(nèi)旋,至感到疼痛處保持并輕輕顫動1~2分鐘為1次,3~5次/組,1~2組/日。并逐漸增加被動活動角度。
(6)水平內(nèi)收,至感到疼痛處保持并輕輕顫動1~2分鐘為1次,3~5次/組,1~2組/日。并逐漸增加被動活動角度。
(7)水平外展,至感到疼痛處保持并輕輕顫動1~2分鐘為1次,3~5次/組,1~2組/日。并逐漸增加被動活動角度。
(8)手背后,至感到疼痛處保持并輕輕顫動1~2分鐘為1次,3~5次/組,1~2組/日。并逐漸增加被動活動角度。
炎癥逐漸消退,疼痛逐漸減輕,肩部粘連緩慢進行性松解,活動度逐漸增加。以功能性練習為主。
(1)抱頭張肩:可以后背靠墻站立,上身保持正直,雙手交叉抱于頭后,肘關節(jié)用力向后張開,以手臂和肘去接觸墻面。20~30次/組。組間休息30秒,連續(xù)練習4組,每日練習2~3次。
(2)推桌子:保持身體的正直以及肩關節(jié)的正直位置,既不能“擴胸”也不能“含胸”。1~2分鐘/次,練習連續(xù)3~5次為1組,每日練習2~3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