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AHDC1基因突變致Xia-Gibbs綜合征1例報告并文獻復習

      2018-08-03 05:05:10吳冰冰
      中國循證兒科雜志 2018年3期
      關鍵詞:外顯子基因突變表型

      路 通 吳冰冰 王 藝

      1 病例資料

      男,15月齡,因“發(fā)育落后”于2016年6月23日首診于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就診時不會說話,偶無意識叫爸媽,不會爬,可獨坐及抓物。

      患兒系G1P1,足月順產(chǎn),出生體重3 800 g,出生時無窒息搶救史。母孕時22歲,否認智力異常,否認孕期異常。父母非近親結婚,否認家族遺傳病史。

      查體:神志清,反應可。圖1A顯示患兒耳位低,左眼內(nèi)斜視。頭圍46.5 cm(P50),四肢肌力可,雙側肌張力降低,腱反射(+),病理征(-)。左側足外翻。左胸壁2~3肋間聞及Ⅱ度收縮期雜音。肝脾肋下未及。

      輔助檢查:心臟超聲顯示卵圓孔未閉(圖1B),腎臟B超顯示雙側腎盂積水(圖1C)。發(fā)育篩查試驗(DST)檢測結果,發(fā)育商(DQ)<50,智商MI(57)。顱腦MRI(圖1D~F,16月齡)顯示,腦白質(zhì)減少,胼胝體薄。腦電圖示雙側高幅δ波及θ波,兩前部明顯。

      圖1 患兒的臨床表型

      注 A:特殊面容;B:心超提示卵圓孔未閉;C:B超提示腎盂積水;D~F:顱腦MRI,D:胼胝體薄,E:腦白質(zhì)偏少,F(xiàn):頂枕葉異常信號

      為進一步明確診斷,取得患兒家長知情同意后,對患兒及其父母進行全外顯子組測序及Sanger驗證,發(fā)現(xiàn)AHDC1基因新發(fā)剪切突變c.750_753delCCTC(圖2), 該突變導致蛋白編碼提前終止(p.T252Afs*7)。

      圖2 患兒家系AHDC1的基因測序圖

      注 患兒攜帶AHDC1: c.750_753delCCTC(p.T252Afs*7)剪切突變,患兒父母相同位點未見突變

      患兒臨床表現(xiàn)為精神運動發(fā)育遲緩、肌張力低下、語言發(fā)育障礙、伴有特殊面容、腦發(fā)育不良等,AHDC1基因剪切突變,結合文獻[1]報道,確診為Xia-Gibbs綜合征。

      2 文獻復習

      表1 15例 AHDC1突變患兒的臨床特征和基因突變信息

      注 +:有;-:無;N:未提供相關信息。15例患兒基因突變由左至右依次為:c.2373-2374delTG(p.C791Wfs*57)、c.2898delC(p.Y967Tfs*175)、c.2373-2374delTG(p.C791Wfs*57)、c.2547delC(p.S850Pfs*82)、c.1459T(p.R487W)、c.1945delG(p.A649Pfs*83)、c.2529-2545del17(p.D845Rfs*40)、c.1881delG(p.Q627Hfs*105) 、c.1122 dupC(p.G375Rfs*3)、c.3809delA(p,Q1270Rfs*75)、c.2373-2374delTG(p.C791Wfs*57)、c.1480A>T(p.K494T)、c.1402dupT(p.C468Lfs*49)、c.2030delG(p.G677Afs*52)和c.750_753delCCTC(p.T252Afs*7)

      3 討論

      目前全球1%~3%的兒童[7]被診斷為中至重度智力障礙,主要表現(xiàn)為認知能力和早期適應能力的缺乏。盡管已報道超過820個基因與智力低下和兒童神經(jīng)發(fā)育障礙相關[8],但是大部分智力發(fā)育遲緩的患兒尚缺乏基因學診斷的依據(jù)[9]。Xia-Gibbs綜合征(OMIM:615829)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的發(fā)育障礙性疾病。2014年Xia等[1]首次在1例智力低下患兒的全外顯子組測序結果中發(fā)現(xiàn)AHDC1剪切突變,進一步研究在類似臨床表型的3例患兒中同樣檢測出該基因的同類型突變,從而初步證實了Xia-Gibbs綜合征與AHDC1基因的相關性。

      AHDC1基因位于1號染色體1p36.11,主要包括1個4 929 bp的編碼外顯子,其上游和下游分別有5和1個非編碼的外顯子序列。AHDC1的表達模式可能與其臨近的ARID1A類似,后者是一種與神經(jīng)發(fā)育遲緩相關的基因[10],即非編碼區(qū)的內(nèi)含子影響人體各個組織內(nèi)基因表達的水平[11]。在核苷酸水平上,AHDC1唯一的編碼序列高度保守。另外,其3'端的外顯子的保守水平與編碼外顯子類似,提示其可能具有潛在的重要作用。AHDC1基因編碼1 603個氨基酸,已報道與多種核蛋白相互作用,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廣泛表達,主要影響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12, 13]。

      目前已報道的AHDC1相關病例中剪切突變(11/13)比例最高,主要包括片段缺失(9/11)及重復(2/11)造成的移碼突變。2例錯義突變[2, 4]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基因的功能。染色體平衡異位引起的AHDC1基因結構破壞也會導致相似的臨床表型及功能障礙[5]。Xia等[1]首次報告的4例AHDC1基因突變的患兒均為剪切突變,且位置均發(fā)生在唯一的編碼外顯子序列內(nèi),轉錄出的新的序列可能會避免無義介導的mRNA降解[14]。推測AHDC1相關的基因突變機制主要是常染色體基因的顯性失活機制。已有研究發(fā)現(xiàn),在小鼠胚胎的11.5、16.5 d可檢測到AHDC1的表達,而與對照組相比,5'UTR區(qū)破壞的AHDC1基因蛋白表達下降50%,在一定程度上表明AHDC1的下調(diào)可能是其發(fā)育障礙的主要機制之一。另有研究表明,包括AHDC1的大片段CNV缺失患兒也可以有發(fā)育落后的表型[15]。此外,Guipponi等[4]在73例精神分裂癥患者中檢測到1例19歲的女性患者攜帶AHDC1的錯義突變,是否應該對該突變的攜帶者進行精神心理評估需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本文報告1例確診的AHDC1基因c.750_753delCCTC突變的Xia-Gibbs綜合征患兒,此前在國內(nèi)尚無相關的病例報告,卵圓孔未閉和腎盂積水的表型是否與AHDC1基因突變相關,有待進一步證實。

      猜你喜歡
      外顯子基因突變表型
      大狗,小狗——基因突變解釋體型大小
      英語世界(2023年6期)2023-06-30 06:29:10
      外顯子跳躍模式中組蛋白修飾的組合模式分析
      外顯子組測序助力產(chǎn)前診斷胎兒骨骼發(fā)育不良
      管家基因突變導致面部特異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外顯子組測序助力產(chǎn)前診斷胎兒骨骼發(fā)育不良
      基因突變的“新物種”
      建蘭、寒蘭花表型分析
      GABABR2基因遺傳變異與肥胖及代謝相關表型的關系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表型與血清學測定的臨床意義
      72例老年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
      霍州市| 修武县| 交城县| 教育| 咸丰县| 安新县| 蒙山县| 句容市| 兴仁县| 北海市| 山东省| 麻城市| 永平县| 武乡县| 安仁县| 合肥市| 阿鲁科尔沁旗| 屏山县| 米泉市| 英山县| 连州市| 合阳县| 四子王旗| 象山县| 香河县| 额尔古纳市| 昌乐县| 大同县| 左权县| 额济纳旗| 杭锦旗| 沙河市| 康保县| 平舆县| 徐州市| 若尔盖县| 望谟县| 永靖县| 定安县| 周宁县| 渭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