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德。是大學(xué)三綱之根本。明,光明,明心見性。心如明鏡臺時(shí)時(shí)勤拂拭。道,是根,德是本。人之初性本善,自性本就是明德,正大光明的德性,無與倫比的德行。
只是因?yàn)殡S著長大,隨著習(xí)性,隨著周圍的環(huán)境,性相近習(xí)相遠(yuǎn),越來越背道而馳,越來越助紂為虐,作惡、造業(yè),從善人、仁人、君子,逐漸墮落成小人、惡人,德行越來越薄,奸詐貪嗔癡越來越沉重,失去初心,積重難返。古人講,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善不積不足以成德。厚德載物,厚德載福,德是生命的寶藏,是善知識,是如意寶。
明明德,就更是最高的修心法門,是人生遇難成祥轉(zhuǎn)危為安化腐朽為神奇的善巧方便如來藏。沖虛真人列子說“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yīng)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神仙境界的人,心如明鏡,只是觀照,只是覺照,不會被外物、情緒、六欲、貪嗔癡慢疑五毒所攝受,心鏡總是如如不動(dòng),只是一個(gè):明。光明。明心。明道。明性。只是圣功,只是克己復(fù)禮,只是修己以敬,只是吾日三省吾身,只是用心鏡觀自心,觀自己的起心動(dòng)念,但心鏡始終不動(dòng),不被外物外情所傷害。明,境隨心轉(zhuǎn)。不明,心隨境轉(zhuǎn)。明,不打塵勞?;璋?,時(shí)時(shí)勤拂拭。明明德,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明明利,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甚至信奉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就是苦難、焦慮、巧取、貪贓的源頭。
南宋著名的抗金英雄岳飛,少年得遇名師周同大師和陳廣幾位了不起武師的教化下,岳飛崢嶸歲月嶄露頭角鋒芒畢露。20幾歲就開始征伐天下,統(tǒng)帥宗澤特別喜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岳飛,但對于岳飛打仗喜歡野戰(zhàn)從來不按常理出牌提出質(zhì)疑,但岳飛說“兵家之要,在于出奇。不可測識,始能取勝?!痹里w為人沉穩(wěn)寡言,力大無窮,運(yùn)籌帷幄,智謀超群,忠勇雙全,治軍號令嚴(yán)密,法度嚴(yán)肅,愛兵如子。大小數(shù)百場戰(zhàn)役,幾乎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金兀術(shù)在國防會議上說,撼山易撼岳家軍難!但因?yàn)樗胃咦诤颓貦u的投降政策,企圖與金國投降談判,為了滿足金國提出的先決條件,必須先誅殺岳飛。岳飛揮師北伐收復(fù)鄭州、洛陽、穎昌等地,可是趙構(gòu)、秦檜一味媾和,宋向金國稱臣,紹興和議,宋朝割地賠款稱臣?xì)⒃里w。以十二道金牌令岳飛班師。以莫須有的罪名,在風(fēng)波亭,1142年1月岳飛與長子岳云,部將張憲一同被殺。死前岳飛,在供狀上只留下八個(gè)絕筆大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39歲慘遭殺害的民族英雄岳飛,臨終昭告世界,明明德于天下,此心天地可鑒,我岳飛赤膽忠心一定會平反昭雪,烏云是遮不住太陽的,光明的德行,是不會被奸詐的秦檜、屈膝投降的趙構(gòu)一流遮蔽的。天日昭昭,即是明明德,岳飛用生命注解明明德的光明正大德行,舉頭三尺決有神明,明明德是敬畏天道,敬畏天理。1162年宋孝宗繼位,岳飛得以平反昭雪冤獄。追封岳飛為“武穆”“鄂王”“忠武”如今西湖畔的岳王廟,成為“還我河山”明明德天下的昭示。
大學(xué)之道,大學(xué)的根本是修道、悟道。一切修學(xué),究竟在道,失去道,一切學(xué)問知識都是皮毛。道是體,德為用。做道即是德。德是道的體現(xiàn),道是德的內(nèi)在。內(nèi)圣外王的核心是與道相合,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君子必須悟道,因?yàn)榈啦煌幌酁橹\,道,決定人生的方向,道,是路徑,是要害。通讀大學(xué),第一條就是體悟道。得道者,必須合天時(shí)、知地利、明人和。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道是醍醐,道是初心,為天地立。大人治學(xué),要害在于謀道,體道、覺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道,是究竟圓滿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