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清華
摘要:隨著現(xiàn)在教學計劃的改變,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學也被要求冠上一些特別的元素,語文教學課堂的實施的科學性就是現(xiàn)在來說的一個比較特別的要求。為了讓我們的教學有效性提高,我們更應該讓課堂的時間科學安排靈活運用,讓學生在探索的環(huán)境中學習語文。
關鍵詞:小學語文;科學教學;課堂實施
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方法對于學習語文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我們現(xiàn)在更強調(diào)課堂的科學性與有效性,但是我們不得不考慮我們的學生的能力,在小學這個階段,因為是義務教育,可能一個班上的孩子理解能力差距很大,如果把我們的教學進度放的太快,就可能有很多學生理解不到。小學學習是一切學習的開始,我們的學習也應該更注重的是基礎能力,雖然采用的是比較新穎的方法,歸根結底還是要讓大部分學生理解到。所以,有很多教師質(zhì)疑現(xiàn)在提出的新型方法,到底是對孩子們有利還是有害,因為他們覺得因為新型的教學更強調(diào)綜合能力,這是不是一種對基礎知識建設的忽視?所以,我們在教學中進行新方法的時候,應該結合原來的方法,分析利弊,展現(xiàn)一種靈活不死板,但是也會讓學生學習到知識的課堂,這才是我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需要的?,F(xiàn)在,我們的語文課堂的問題是比較明顯的,很多時候就是因為我們現(xiàn)在的教師過于強調(diào)知識的積累,讓學生感到對于語文的興趣是日益遞減,這是我們不愿意看到的。在小學這個階段,我們的學生基本上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課堂上的,所以要想讓我們的課堂為學生的童年留下一點不一樣的色彩,現(xiàn)在我們的教學方法勢必是不可取的。
一、科學性語文教學的探討
科學性的語文課堂,講究一個教學的實踐性,我們在課堂之中,幫助學生共同找到問題的解決途徑,讓學生主動參與進學習之中來。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擺脫那種固定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而是把課堂時間更多地分配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完成教學任務。像以往我們學習拼音和字詞的時候,一般是先是老師講幾遍,然后在教師的帶領下一起讀字詞,讀拼音。一節(jié)課上,學生就只是讀了很多次,雖然這樣的方式會統(tǒng)一學生的進度,加強學生的記憶,但是形式未免顯得枯燥。
我們在這里提出的一種聯(lián)想型教學,可能可以增加像這種死知識的樂趣,并且也會減輕學生的記憶難度。像我們的韻母和聲母,我們分開來學,在教學完成的時候,我們說出一個聲母或者韻母讓學生回答下一個,這樣游戲接龍的形式。并且我們在教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分版塊,像一些有聯(lián)系的拼音,我們就可以把它分成一組進行教學,每一個內(nèi)容都是先是分成版塊進行記憶,然后再統(tǒng)一地進行記憶,這樣學生就能夠快速地掌握到一種從局部到整體的一種概念。我們學習每一個知識點,都可以采用這種教學方法化整為零,然后逐一突破,這樣學生就會在上課的時候感覺像闖關游戲一樣,這樣他們在學習上就會更有動力。
對于我們高年級的學生,我們應該在基本的知識的教學上增加一門能力的培訓,因為高年級的學生,他們經(jīng)過了幾年的語文學習之后,以及對于語文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概念了,所以,對于這些學生,我們要在教學上幫助學生優(yōu)化他們的學習方式,讓他采取高效有用的學習方式。學習這個過程就是一種從不懂到懂的探究,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并且解決問題的一種過程,所以,在教學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們應該讓學生更多的是自己去完成,自己去思考。我們在上課的時候,可以參考學生們的完成情況進行一種講解,多多表揚他們的可取之處,充分的站在他們的這個水平進行問題思考,這樣老師和學生之間形成了一種聯(lián)系,這種聯(lián)系甚至可以成為我們的一種小默契,而這樣的小默契,幫助學生和教師之間更好地進行交流與互助。
二、新型科學課堂教學的運用
新型的課堂,不僅是模式上的新穎更有思維上的新穎。在陳舊的教學理念中,就應該是因為學生的年紀小,很多時候都是教師讓學生干什么學生就干什么,這樣久而久之,學生形成了一種非常嚴重的依賴心理,他們做每一件事自己都不能快速拿定主意,這樣的學生是不能適應這個社會的要求的。所以,我們一再強調(diào)學習的主動性,小學這個階段不只是為了學習知識,還要讓學生的各項綜合基本能力都要得到訓練,我們的語文教學就是一個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的竊機,讓學生明白基本的做人道理。在我們的教學中,每一個問題應該都是做到先讓學生自己進行思考,有時間了就讓學生再討論一下,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對于我們的學生,其實會產(chǎn)生很多獨到的思想,原來的教學很可能因為學生和教師的關系不平等,學生不愿意說出自己的心聲,現(xiàn)在,我們的課堂應該是一種平等的課堂,學生們可以參與我們的交流和討論,只要是和課堂相關的觀點,我們都可以說出來一起探討。所以,新型的教學課堂更應該有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我們和學生是平等的,雙方都應該考慮到他人的觀點,這樣學生和教師的關系在一定的層次上得到了升華,這往往是一些學生喜歡上語文課的重要原因。
三、科學的時間分配和課程安排
在語文的課堂上,還要注意的就是我們對于教學時間的把控。因為我們讓學生更多地參與了,學生的參與增多,所以我們的教學時間可能略顯緊湊,沒在課堂上控制學生的情況,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能夠做很多事情。在課程的時間分配上,我們對于一些稍微不重要的知識要點要適當減少時間,不是說每一樣東西都是應該精講的,這樣會導致時間上的緊張,所以對于一些思維訓練比較多的內(nèi)容,像閱讀和詩歌文言文這樣的內(nèi)容,我們在課堂上應該花大力氣去教學,而像字詞這樣的需要死記硬背的東西,應該更多地交給學生課后的時間去完成,這樣也是對于學生的一種自控能力的訓練。
我們在課堂和課后應該形成相輔相成的關系,課后的作業(yè)布置應該按照我們的課堂內(nèi)容緊密布置,并不要布置的過多,增加學生的負擔。在小學的這個階段,我們應該讓學生多點時間去擴充自己的課外儲備量,不只是局限于課本上的那一點內(nèi)容,所以,在課后的作業(yè)中,我們每天都可以布置一點時間讓學生閱讀課外書,語文只有看的多,才能形成一種慣性,這種慣性是學好語文的必備要點。
四、結束語
小學語文的學習過程,就是一種對由古至今千年文化的感悟過程。我們在教學中不應該讓學生形成心理上的負擔,而是要讓學生放松自己的心情,去對這一門學科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這樣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才能感到快樂,而不是厭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