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植隆
(浙江省溫州市南浦實驗中學 325000)
錢揚義教授開發(fā)的520中學化學撲克牌,展現(xiàn)了共70種常見的物質、顏色、性質和用途.每張撲克牌代表一種物質,正面結構相似,涵蓋了該物質的化學式,常溫下的狀態(tài),物理性質,用途及相關化學式方程式;背面顏色相同,展示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在“物質的分類與轉化”復習課中,學生主要通過教師布置的任務,然后在化學撲克牌游戲中對相關的知識進行具體的應用來鞏固和加強,從而起到寓學于樂的效果.
教師先展示并簡要說明化學撲克牌,然后從撲克牌中抽取十張左右的牌,讓學生根據(jù)物質的特性,對其做一個分類.例如以下物質:
①四氧化三鐵 ②水 ③二氧化碳 ④硫酸銅 ⑤氯化鈣 ⑥氫氧化銅 ⑦硫酸 ⑧氫氧化鈣 ⑨鋅 ⑩硫.
在學生對以上的物質進行分類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回顧物質分類的相關知識,并對各個類別物質的特性做一個簡單的回顧.同時,以四人為一小組,讓小組內的每個成員都能對手中卡牌的物質進行一次分類.
在完成第一個階段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一次卡牌游戲,來檢驗學生對于物質分類這個知識具體的掌握情況.
首先教師在第一個部分已經(jīng)把純凈物分為了金屬、金屬氧化物、堿、鹽以及非金屬、非金屬氧化物、酸等七大類,那么教師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對以上物質的轉化做出歸納.教師可以拿出一張卡片,然后讓學生說出可以與此物質發(fā)生反應的物質,并說出相應的反應過程,歸納出反應的規(guī)律.在完成知識總結后,可以讓學生進行下一個活動:
游戲規(guī)則二:①四人分別分到一堆手牌,按順時針或逆時針出牌.②猜拳勝者先出牌,接下來的人出的牌必須是與該牌相同物質類型,或者可以直接發(fā)生化學反應的牌.要求:讀牌和說牌.③若一人出牌后,另三人都無相關手牌,則該人可以繼續(xù)出其他手牌.④誰的手牌先用完者勝出.
在這個游戲過程中,限于初中生的知識水平,很多的反應可能學生并不知情.因此在該游戲中提及的化學方程式也應當以初中教過的內容為主.在這一輪的游戲中,學生不僅僅可以鞏固物質分類的知識,同時對物質轉化的規(guī)律也有了新的認識.
游戲規(guī)則二:每小組出一張牌,找出八張牌(假設共八小組)中的兩種物質能夠發(fā)生反應的組合.小組討論一段時間后,報出自己能夠找到的化學反應個數(shù),個數(shù)最多的優(yōu)先說明其反應的過程,如果說明過程完全正確,則為勝出方;若說明過程出現(xiàn)錯誤,則由第二多的小組再做說明.勝出方可將桌面上的牌放入手中,最終手牌最多者獲勝.
在這個游戲中,教師能盡量讓學生調動自己所學的知識,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一次卡牌競技游戲,既培養(yǎng)了小組合作的能力,又對知識重新進行了鞏固.
在課程最后,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能力,在課后利用這組卡牌再設計一些游戲規(guī)則,充分調動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在以上的教學過程中,化學撲克牌游戲規(guī)則的設計尤為重要.教師在卡牌游戲的規(guī)則設計上,應當符合學生的知識水平,讓學生一目了然,同時要盡量讓全體的學生都參與其中.不過即便如此,化學撲克牌在科學教學中依舊可能存在著以下的問題.
由于化學撲克牌游戲的主體是學生,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教師并不能對其做出有效的監(jiān)督.因此,在課堂上,學生可能會為游戲而游戲.同時,一次游戲后,由于不存在具體的知識和內容生成,也導致教師無法評估學生的學習效果.
520中學化學撲克牌在設計過程中通過花色對各個物質已經(jīng)做了一個分類,因此在游戲中,學生跳過物質的特征,會直接根據(jù)花色來對物質進行分類,這樣,就違背了教學的初衷.因此,在游戲過程中,引入讀牌說牌的過程就變得尤為重要.
回顧之前教學設計中的游戲規(guī)則,像游戲規(guī)則三,它雖然能有效地進行內容生成,但是也可能讓一部分學生成為沉默者.在這個游戲中,優(yōu)秀的學生成為了小組中的佼佼者,讓游戲成為少數(shù)幾個學生的游戲.
利用化學撲克牌,更多的是要求學生記憶有關的化學知識,因此會導致學生過度關注知識層面,而忽略其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將卡牌游戲的設計作為一項能力要求讓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思考就非常有必要,教師可以在課后讓學生自行設計相關的游戲規(guī)則,通過游戲的設計讓學生進行活動創(chuàng)新,則符合科學教學中以能力立意的要求.
使用化學撲克牌進行游戲化教學這種寓學于樂的教學方式值得我們去不斷的改進和推廣.當然,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VR、3D打印等科技的興起,游戲化教學必然會變得越來越多元化.國內外的游戲化教學正逐步走向成熟,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不斷進行思考創(chuàng)新,改善當前游戲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平衡教育性和游戲性之間的關系,努力解決存在的困惑,游戲化教學的發(fā)展前景將會更加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