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佳穎
【摘 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頒布實施以來,迅速成為幼兒園老師和家長的指路明燈。掀起了學《指南》用《指南》的熱潮?!吨改稀犯嬖V我們要均衡的看待幼兒的發(fā)展,兒童的發(fā)展是不斷完善不斷進步的,要給幼兒發(fā)展的空間,允許幼兒有差異,在各個領域的不斷學習中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而不應該是片面的追求某一方面或幾方面的發(fā)展。
【關鍵詞】指南;日常生活;區(qū)域活動;教學活動
通過對《指南》的不斷學習我園樹立了一日活動都是課程的教育理念,提倡日常生活、游戲、學習、區(qū)域活動是一個整體,是不可分割的。
一、《指南》融入日常生活
用餐的時候我們讓幼兒六個人一桌,每個人輪流當組長。培養(yǎng)幼兒的領導意識和為小朋友服務的意識。組長負責為自己組的幼兒取餐點發(fā)勺子,你可不要小看了這簡單的取餐點發(fā)勺子,這里面還蘊含著科學領域中的數(shù)學知識呢!用餐的過程中維持用餐紀律。餐后要監(jiān)督組員收拾擺放餐具,為組員打水,組織組員自覺排隊小便、洗手,進行餐后安靜閱讀或者環(huán)廊游戲活動。使幼兒從小就懂得要遵守一定的社會道德規(guī)范。對幼兒進行良好的用餐習慣養(yǎng)成和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就像《指南》中健康領域所提出的使幼兒具備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兒午睡時自己脫衣服、鞋、襪子等,老師鼓勵幼兒之間相互幫忙,使幼兒感覺到集體生活的快樂,學會和小朋友交流、友好相處。(如:請你幫我拽下褲子好嗎?誰能幫幫我?我來幫助你?。┤说纳鐣允窃谌粘I钪新e累形成的。我們今天的努力是為幼兒今后步入社會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指南》融入區(qū)域活動
區(qū)域活動時間是最受幼兒歡迎的,通過區(qū)域活動在植物角給種植的花草和農作物澆水、拔草、捉蟲等,有的班級還養(yǎng)了小金魚讓幼兒親自喂養(yǎng)。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勞動觀察、發(fā)現(xiàn)動植物的不同變化,如:晨晨跑來告訴我三角梅長出了不一樣的葉子、又過了幾天他又跑來說三角梅生蟲子了。我一看原來是三角梅打骨朵了,而且真的生了透明的小綠蟲子。我?guī)е鴰讉€膽子大的幼兒給花捉蟲。但是我沒有直接告訴幼兒新長出來的葉子是花骨朵。只是告訴他們注意觀察看看新長出來的葉子會變成什么樣?這下孩子們的好奇心被勾了起來。每天只要自由選擇區(qū)域的時間就會有很多小朋友去看三角梅。每天孩子們都會告訴我他們的新發(fā)現(xiàn)。又過了六七天。晨晨一大早就興奮得大聲說:“快來看新葉子變顏色了?!蔽液蛶讉€小朋友湊過去一看,果然新葉子變成淺粉色的了。孩子們議論紛紛的。有的說是不是讓小蟲子咬的;有的說好像不是,蟲子已經被捉走了。朵朵晃著小腦袋弱弱的說:“好漂亮的花呀!”孩子們恍然大悟七嘴八舌的說:是花……通過對動植物的飼養(yǎng)培養(yǎng)幼兒熱愛動植物的情感和探究動植物生長變化的興趣。一日生活中處處滲透著教育,各領域的內容相互融合、相互帶動,還起到了互補的作用。
三、《指南》融入教學活動
就拿大班的《剪窗花——雪花、梅花》這節(jié)美術課來說,它既包含了常識課的內容窗花的來歷,又讓幼兒欣賞了優(yōu)美的神話故事。鍛煉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讓孩子們知道了剪紙藝術是我國其中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欣賞老藝術家們鬼斧神工的作品的同時,讓幼兒學會簡單剪紙的基本步驟:先折紙(其中折紙的過程中還包含了科學領域等分的知識,孩子們把學到的東西很好的運用到了制作過程中)、再畫簡單的圖形,最后用剪刀沿著畫好的圖形剪下來。這樣一朵簡單的小雪花就形成了。它不單單是藝術領域的課程,通過手、眼、腦的不斷配合,達到了健康領域鍛煉動作協(xié)調靈敏性的要求。所以說,幼兒園的各領域課程是相互滲透不可分割的整體,《指南》融入了就教學活動當中。
四、《指南》融入“游戲”活動
“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形式。我園開展《冬趣》的主題,戶外活動中讓幼兒堆雪人、打雪仗,用自制的球桿打冰球等等游戲。大班幼兒針對主題在藝術活動中開展《剪雪花、梅花》、《手工制作雪人》歌曲《堆雪人》等活動,中班科學開展《神奇的冰燈》、《冬天的美食》等活動。學前班語言還學習了兒歌《小桃樹穿棉襖》、古詩《梅》等。教師把體育游戲和主題相結合,這樣使戶外活動的內容很豐富,又讓幼兒在堆雪人、打雪仗的過程中學會了很多技能。如:老師帶領幼兒去戶外活動時,會給幼兒講常識知識冬季戶外活動時要注意保暖,穿好棉衣、戴好棉帽、手套、穿好棉鞋,玩的過程中熱了出汗了不可以在戶外脫衣服,這樣會引起感冒的。在玩堆雪人的時候,讓孩子們通過自己動手體會怎樣才可以把雪堆堆得又大又圓,給孩子們提供小桶、水盆、鐵鍬等工具。讓幼兒在使用的過程中總結經驗,學會使用工具的技能。對能力較差的幼兒教師可以幫助他,教他把雪裝進桶里,用手壓實或者可以堆一個大雪堆,再用手拍打、塑造出想要的形狀就可以了。打雪仗的時候教幼兒團雪球,一定不要忘了帶手套,用手捧起一把雪,使勁攥,松開換一個角度再攥,不斷重復攥,一個結實漂亮的雪球就做好了。(打雪仗不要往臉上仍,要學會躲閃)教會幼兒基本的安保知識,使幼兒具備自我保護的能力。在游戲當中幼兒都是天生的“小機靈鬼”。孩子們體會了冬天的寒冷以及我們北方冬季特有的樂趣。寒冷的冬天,白茫茫的雪地里充滿了孩子快樂的身影銀鈴般的笑聲。讓寒冷的冬天不再寂寞。活動結束的時候,和老師一起收拾工具、整理自己的服裝,養(yǎng)成愛護工具用完隨時整理的好習慣。不論何時何處都體現(xiàn)著各領域內容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的整體教育理念。真正做到學好《指南》用好《指南》。
五、《指南》融入親子活動
家庭是幼兒園的重要合作伙伴。請家長參與到主題探究活動中,使家長自然而然的介入到課程中去,主動為我們的工作提供必要的幫助。如:大班根據《重陽節(jié)感恩主題活動》開展的“重陽糕”制作活動,家長們都紛紛慷慨解囊,買來了江米面,栗子、芝麻、核桃、大棗等等制作材料。老師前一天晚上就布置好了會場。第二天一大早就來到幼兒園,想把準備工作做得再細致一些,務必做到萬無一失,想給孩子和家長一個難忘的重陽節(jié)。加水、和面、揉面的表演,引來幼兒的陣陣掌聲,孩子們覺得江米面加水就可以變成面團是一個很神奇的過程,這里面就包含了科學領域的內容。和好面就要醒面。這段時間老師通過PPT課件和動畫片的演示給幼兒們生動的再現(xiàn)了重陽節(jié)的來歷和習俗。以及重陽糕的制作過程。接下來幼兒和家長合作制作重陽糕,五花八門的形狀和意想不到的創(chuàng)意,充分的體現(xiàn)了我園幼兒在藝術領域方面的視野開闊,想象力豐富。家長和老師一起裝盤放到蒸鍋里把重陽糕蒸熟。這個時間段老師準備了親子互動游戲,讓孩子和家長一起做游戲增進感情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游戲結束重陽糕也就蒸好了。當幼兒樂滋滋地品嘗著香噴噴的重陽糕,并把重陽糕送到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嘴里時,家長們留下了感動的淚水。這個活動既讓幼兒明白植物的種子經過加工,可以做很多好吃的食物,懂得了很多科學領域的知識。又讓幼兒感受到父母、長輩每天做飯的辛苦,使幼兒懂得要尊敬、關心、體貼、孝順長輩。自然而然的體會了社會領域的內容。通過家長的配合達到了重陽節(jié)感恩活動的效果。也體現(xiàn)了我園五大領域課程相互滲透不可分割的教育理念。
在園領導的帶領下,通過老師的不斷努力、改進。經過一個階段的適應、磨合,我們深深地感到幼兒園各領域的活動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整體。孩子們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各個領域中獲得發(fā)展,也促使教師不斷的學習新的教育理念改進自己的教育方式從而達到專業(yè)技能的成長。這是《指南》給我們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也是《指南》促使我們和幼兒一同不斷的成長、不斷的完善。所以《指南》中五大領域是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的最科學的,最完美的整體,它已經融入了我們幼兒園生活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