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璐琳
摘要:眾所周知,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度日益加劇,新增勞動力人口逐年遞減,由此帶來的勞動力短缺、人民養(yǎng)老問題困難的社會問題層出不窮。為了緩解這些社會問題,2015年10月29日,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指出,“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簡稱“全面二孩”政策)。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地與實施,大多數家庭再考慮是否生育二孩時,更多考慮的是撫養(yǎng)孩子所必須面臨的經濟問題、家庭問題、教育問題等等一系列的困難。文章將通過對“全面二孩”生育政策背景下二胎生育的選擇與顧慮做一個調查研究,提出進一步完善中國人口生育政策的措施,以推動中國人口可持續(xù)發(fā)展。
關鍵詞:二孩政策;二孩選擇;影響因素
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全面推廣,雖然能夠相對短時間內解決我國人口的一些問題,但是相對長期的社會和經濟效應很難估計,“二孩”政策能否使我國人口結構進一步合理化且能有效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很難得知。“二孩”政策是否能夠得到很好的落實,例如很多家庭不愿意生“二孩”等導致政策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也是一個非常難以估計的因素。如何更好的制定配套政策,如何統籌解決當前人口問題,把握好人口政策同人口再生產、資源、環(huán)境等和諧發(fā)展,對未來實施人口政策提供一定的意義。
一、調查研究對象
本文以貴州省六盤水市為研究范圍。研究對象為20~49歲已婚女性和已婚男性樣本,共204名。共發(fā)放調查問卷 204份,已回收調查問卷 204 份,回收率 100%。利用統計分析軟件對調查數據進行處理與分析,通過分析“全面二孩”政策出臺后,已婚男性與女性受政策及生育意愿之間相互影響,選擇與顧慮生育二孩的關系研究。促進國家“全面二孩”生育政策的在六盤水市的廣泛推行,了解政策實施中所遇到的相關問題并提出解決建議。
本研究資料主要來源于問卷調查法和深度訪談法相結合,以六盤水市為基礎,通過隨機抽樣選取居民區(qū)作為調查點,對貴州省六盤水市204名居民生育二孩意愿及影響因素進行實證調研。調研內容主要包括:基本信息、生育二孩意愿、生育二孩影響因素。在生育二孩的影響因素方面,主要選取了包括經濟負擔、家庭問題等。
二、調查研究結果
(一)基本情況
1. 數據獲取
本次調查是以六盤水市為基礎,通過隨機抽樣確定分發(fā)調查問卷。調查主要集中在周末和工作日的非工作時間進行,并從中抽取10個一對一的深度訪談。原則上應調查20歲至50歲的居民,但考慮到生育二孩實際情況,調查時每戶家庭主要以20歲至40歲之間、生育能力較強的居民作為調查對象,個別特殊情況除外。本次共發(fā)放調查問卷204份,回收204份,問卷回收率、有效率100%。
2. 對近年來生育政策的了解程度
根據目前的調查結果顯示,六盤水市城鎮(zhèn)居民對近年來我國實行的生育政策,非常了解的人占16.18%,不了解和完全不了解的人分別占4.41%和0.49%。看數據顯示,一般和了解的人占32.84%和46.08%。但在區(qū)分“二孩”跟“二胎”上,還有將近50%的人,不能全面理解“二孩”政策的含義。
(二)生育二孩意愿
1. 生育二孩意愿的總體情況
本次調研主要采取的是問卷調查法和深度訪談法。在生育二孩意愿表述上有“會”“不會”“不一定”三個選項。被調查的六盤水市居民生育二孩的意愿總體情況是 :38.73%表示會在政策支持的情況下生育二孩 ,34.31%不愿意生育二孩 ,剩余的26.96%對生育二孩持不一定的態(tài)度。從調研數據可以看出,六盤水市居民生育二孩的意愿尚可。
2. 已生育孩子數量和生育二孩選擇關系
家庭已生育孩子的數量,與居民是否選擇生育二孩有著密切關系。本次調查研究中,還未生育孩子的家庭占39.71%,生育一孩家庭的占54.41%,已生育二孩的家庭僅占5.39%。在這其中,會選擇生育二孩的家庭占38.73%,不會的占34.31%,目前對生育二孩持觀望態(tài)度的人群占26.96%。這說明,直接確定不會生育二孩的家庭占全部家庭的1/3。
3. 決定生育二孩的影響因素
對于每個家庭來說,不同的影響因素決定居民們的生育意愿。從本次調查訪談中,決定居民生育二孩的因素影響占比最大的是:“為了孩子有手足同伴”,占82.35%,其次是“緩解小孩以后的養(yǎng)老壓力”占49.02%和“長輩的強烈要求”占25.49%。而決定不生育二孩的影響因素排列前三位的分別是:“增加了額外的經濟負擔”占54.41%,“孩子多了,沒有更多的精力去撫養(yǎng)”占45.59%和“想要優(yōu)生優(yōu)育,但目前已經過了最佳生育階段”占36.27%。
4. 生育二孩對家庭的影響
從本次調研中了解到,生育二孩對家庭產生的積極的影響有以下幾種: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之間的責任意識和互幫互助意識(占67.16%);降低失去獨子獨女的風險(占59.31%);家庭結構更加合理化(占57.35%);家庭會更加快樂(占48.04%);家長不再關注一個孩子,等等。但也有家庭認為,生育二孩對家庭產生了消極的影響,分別有以下幾種:家庭經濟負擔變大,教育投入被分?。ㄕ?2.25%);家長偏愛某個孩子,造成孩子心里不平衡(占14.22%)等等。
5. 生育二孩對個人生活和工作的影響
關于二孩對個人生活和工作的影響,本次調研中,主要了解到大家主要會顧慮的方面有:分散注意力、影響工作效率(占62.75%),外出娛樂活動減少(占60.78%),為了照顧孩子和完成工作而熬夜(占51.47%)以及其他原因,例如:升學就業(yè)壓力更大。
三、結果分析與建議
(一)結果分析
全面放開二孩政策是我國為解決當前面臨的人口、社會等問題而對現行生育政策的最新調整,調查研究表明,自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以來,六盤水市居民生育二孩的意愿尚可,愿意生育二孩的占38.73%。 由于生育意愿對生育行為具有引導作用,因此其實際生育二孩行為可能比38.73%更高。影響六盤水市居民生育二孩的因素,主要包含增加了額外的經濟負擔占54.41%,沒有更多的精力去撫養(yǎng)占45.59%和想要優(yōu)生優(yōu)育,但目前已經過了最佳生育階段占36.27%。因此,在沒有強大經濟購買能力保障的情況下,即使在全面放開二孩政策背景下,居民也不敢輕易生育二孩。
(二)建議
1. 增加個人經濟收入
現代社會生育成本提高,物價不斷上漲,盡管居民的經濟收入水平有所增加,但是其實際購買能力卻潛在地下降。孕嬰產品具有需求大、費用高、使用快等特點,在實際購買能力不斷削弱的情況下,其直接導致的后果就是家庭經濟負擔增大。增加個人收入,根據不同情況增加和調整教育、醫(yī)療、住房、就業(yè)等的補貼,減少個人或家庭因子女數量的增加而造成的經濟上的顧慮。
2. 宣傳“全面二孩”政策,積極提倡優(yōu)生優(yōu)育
“全面二孩”政策雖然適用于所有有生育條件的居民,但過了最佳生育年齡的育齡婦女生育二孩的風險較大,無法在適宜的孕育年齡懷孕生子,對胎兒發(fā)育不良的影響大大增加。在這種情況下,不僅增加家庭生活經濟負擔,也增加社會生活經濟發(fā)展的負擔。在宣傳我國“全面二孩”生育政策宣傳的同時應積極強調優(yōu)生優(yōu)育的重要性,提高居民對“全面二孩”政策內容及優(yōu)生優(yōu)育的理解,更進一步響應政策的推廣。
3. 政策上建立生育二孩補償基金,完善政府、社會、家庭的共同擔當和責任
因為現代社會職工普遍感到工作壓力較大,工作壓力會增加居民的身心疲憊感,在非工作時間他們更愿意去休閑,而不是撫養(yǎng)小孩。所以要想全面推廣二孩政策,必須完善撫育二孩的社會保障政策。例如,所有生育二孩的城鎮(zhèn)居民都有權力獲得該基金提供的經濟補償,從而把政策鼓勵變成實質上的經濟、物質激勵。在全面放開生育二孩后,要改變以往主要由家庭承擔撫育責任的困局,而是由政府、社會、家庭共同承擔起對下一代的撫育責任,使政府、社會、家庭三者在撫育下一代的責任上更為明確、協調,讓城鎮(zhèn)居民生得起、養(yǎng)得起,切實減輕家庭撫育的經濟和精神的后顧之憂。
參考文獻:
[1]鄒士年,李震海.應對我國人口紅利消失的挑戰(zhàn)[J].宏觀經濟管理,2014(12).
[2]韓雷,田龍鵬.“全面二孩”的生育意愿與生育行為——基于2014年湘潭市調研數據的分析[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01).
[3]石智雷,楊云彥.符合“單獨二孩”政策家庭的生育意愿與生育行為[J].人口研究,2014(05).
[4]張丹.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后西安市民生育意愿影響因素的經濟學分析[J].勞動保障世界,2015(26).
(作者單位:貴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