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年的讀書學習當中,有這樣一句話讓我非常喜歡:“創(chuàng)造是人類最美好的行為,是最高尚的勞動?!边@句話成為了我工作的動力和目標。因為一個人的工作最不能缺少的就是創(chuàng)新和激情,因此,我常喜歡在我的語文教學工作中不斷地進行一些小改變,小嘗試。
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學教師,從事語文教學工作已經(jīng)有21年了,非常了解這門學科的特點。小學語文是一個綜合性的學科,而語文教學對學生的語言和思維及閱讀能力都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對于培養(yǎng)孩子的感知、理解、欣賞和評價能力,對于語言的積累與運用,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學生如果語言貧乏,他們的聽、說、讀、寫,就都會跟不上,所以如何豐富學生的語言,帶給了我深深的思考。
對此,我從語文閱讀教學和語言的積累運用兩方面,作為突破口,在我的語文教學中,進行了一些小嘗試,并應用于語文教學實踐中,收到到良好的效果。
一、閱讀教學
(一)以人為本,學會賞識教育
在平時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大多數(shù)教師比較重視天賦優(yōu)異的學生,常忽略那些學習比較吃力,膽小的學生。我覺得作為小學教師,無論是從情感上,還是從行動上,都要平等對待每一個孩子,讓他們都得到充分的鍛煉和展示。
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是一粒種子,他們都有自己的花期,都會開出奇異的花朵。所以要學會用賞識的眼光看待孩子,用賞識的眼光去讀懂孩子,用賞識的眼光去教育孩子。
在我的語文課上,我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如在識字教學環(huán)節(jié),我每天安排一名學生充當小老師角色,讓他在課前做好充分的預習。第二天,在課堂上,學生就像一個真正的小老師一樣,站在講臺上,按部就班地領大家學習,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語言組織能力,也鍛煉了他們的勇氣、膽量,增強了自信心,讓每一個孩子都有鍛煉的機會,每一個孩子都得到了老師的賞識,每個人都在被賞識中,在快樂中進步著。
我們班有這樣一個孩子,從小做什么事都慢,膽子特別小,學習和各方面都跟不上,上課也不敢回答問題,每次叫他回答問題都是磕磕巴巴,手不停地抓自己的褲子,特緊張。輪到他當小老師的時候,同學們都不想讓他當了,怕上課耽誤時間,那孩子難過地看著我,我笑著看著那孩子說:“我相信你一定能行,不要怕,你是個很了不起的孩子!”有了老師的鼓勵,孩子的表現(xiàn)真的出乎大家的想象,聲音洪亮,語言也比平時流利,同學們不約而同為他鼓掌,孩子眼神中是滿滿的自信,從那以后,這個孩子上課愛舉手了,性格也開朗了許多,因為他得到了大家的賞識,由此可見賞識教育比教會孩子知識更重要。
(二)以文為本,敢于嘗試突破
要想使語文課堂有所創(chuàng)新,必須改進教學方法,才能更好優(yōu)化課堂?!墩Z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該是語文實踐?!痹陂喿x課上孩子的主要活動就是學會自主讀書,然后邊讀邊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學會慢慢體會。
我是這樣做的,我會把讀課文貫穿到整堂課中。在剛開始讀時,是要求學生把課文讀正確,連貫,因為這是基礎。然后在精讀的時候,我會加強學生的朗讀訓練,有時候加入配樂讀,有時候分角色讀等等,在激發(fā)朗讀興趣的同時,讓學生受到情感的熏陶。
有時我嘗試把課文編成劇本表演。我在教學時,曾經(jīng)把課文《丑小鴨》拍成課本劇,學生演的可投入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扮演丑小鴨的那個女生,她真的把自己當成了丑小鴨,太投入了,動情處都是流著淚演的,當時我和學生都被感動的淚濕眼眶,直到現(xiàn)在,仍記憶猶新。同時,學生也深深懂得了只要堅持努力不放棄,丑小鴨也會變成白天鵝。這就是語文的魅力所在。
現(xiàn)在有了多媒體,網(wǎng)絡等都注定了孩子學習方式的多樣化,老師不再是學生獲取養(yǎng)料的唯一途徑。因此,我們教師一定要改變固有的思想,換一換身份,變一變角度,從學生角度出發(fā),給每個孩子留下自己的想象空間,自主閱讀,在自由、自信的學習過程中放飛自己。
在閱讀時,我常常采用賦予情感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快樂中學,在快樂中體會。如《秋天的圖畫》,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我?guī)е⒆蛹由蟿幼鞅硌葑x:“蘋果露出紅紅的臉頰,”讓大家做出雙手托起小臉蛋動作;“高粱舉起燃燒的火把”,老師領學生邊讀邊把雙手當作高粱高高舉起抖動,這樣大家馬上理解其中所描繪的畫面了,看出大家很是喜歡這種加動作讀的方法,很有樂趣,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達到了理解記憶,很輕松,學生就把課文背下來了。
另外,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解決了很多書面上不容易理解的問題。大多數(shù)孩子家都有手機、電腦,很多內(nèi)容我放手讓學生上網(wǎng)查資料,這樣就大大豐富了書本的內(nèi)容,給學生閱讀提供了廣闊的天地。學生的知識面擴寬了,我的課堂更活躍了,好像有了生命,有了色彩。
二、加強語言的積累與運用,提高寫作能力
為了幫助學生學會寫好作文,我也做了很多嘗試。我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會積累,在生活中學會運用。
(一)課上積累
每一節(jié)語文課,學生都會讀到很多好詞好句,當時,學生記得很好,可不久就會漸漸遺忘,于是我讓學生準備了一個積累本,把遇到的好詞好句摘抄下來,多讀一讀,還鼓勵他們背下來。讓學生用文中的詞說一句話,學生就能真正做到學以致用了。在教學中,我常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創(chuàng)設情境,如學《故鄉(xiāng)的楊梅》一課,我就拿來一些楊梅果給學生看,立刻激起學生興趣。我先讓大家仔細觀察,再親口嘗一嘗,親手摸一摸,接著學生說出了楊梅的顏色,形狀和味道,一下子降低了學習難度,而且學生用了很多詞形容楊梅,如圓溜溜、紅通通,又酸又甜、紅潤潤等。不知不覺中學生學會了積累和運用。
(二)課外積累
現(xiàn)在大家都在玩微信,我靈機一動,給家長們建了一個微信群,在班級里開展了一個“百日讀書”活動,就是學生每天讀一些自己喜歡的課外書,讀多少頁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然后每天讓家長拍視頻發(fā)到家長群,并注明百日讀書第幾天,書名和讀的頁數(shù),沒想到學生的讀書勁頭高漲,每天互相比著,生怕輸在別人后面,哪怕落下一天都及時補上,甚至有的孩子為了趕上來,一天讀好多頁。只要有孩子讀書堅持到一百天的時候,就會到我這里領到小禮物和喜報一份。學生在百日讀書活動中學會了堅持,更在百日讀書中體會到了讀書帶給他們的快樂,學生的作文水平提高了,閱讀理解增強了,課外知識更豐富了……真是滿滿的收獲。
我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積累并不是一時興起,而是我真的想用心去做,想讓學生在書中去體會,在生活中去運用,想法很簡單,就是想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
沒想到我在語文教學中的幾點小嘗試,給我和學生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我感到很欣慰,過程是辛苦的,但內(nèi)心是幸福的,滿足的,快樂的。
只有我們自己腳踏實地努力去嘗試,真正去做了,才能體會到那種成功的喜悅,學會堅持吧,老師。
胡丹娜,遼寧撫順縣后安鎮(zhèn)九年一貫制學校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