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召
摘 要:初中化學教學模式評價體系等不斷完善,在各中學進行試點,獲得了非常突出的成效。文章分析了民族地區(qū)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教學瓶頸,提出了問題的解決方案,希望提升化學教學成效。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分層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1.分層施教
教師結合課堂標準要求,在統(tǒng)一時間內(nèi)將知識點教授給全部學生,將教學舉措構建在學生共性前提下,把最基礎的內(nèi)容教授給學生,達到最根本的教學目標。此外,教師根據(jù)學生個人差異,進行個別、異步授課,使各層次學生的心理活動全部集中于各自的教學目標,設定不同層次的問題,激疑設疑;調(diào)動學生思維,分層開展課堂訓練,讓優(yōu)生、中等生、學困生“吃得好”“吃得飽”“吃得了”。
2.分層提問
教師結合各層次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提問,先由學生進行討論,進行不同深度的講授,讓學生多思考及提問,促使學生探究能力的形成,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如在學習硫酸過程中,教師為學生介紹SO42-檢驗方法后,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提問,對優(yōu)等生提出“為何添加稀硝酸?”的問題,對中等生提出“發(fā)生哪些反應現(xiàn)象,可否用其他的試劑代替?”的問題,針對學困生,教師提出“檢驗SO42-時需添加何種試劑?”的問題。教學當中的提問有一定的策略,經(jīng)過以上提問之后,學生把握了SO42-的檢驗方法。在講授新知識過程中,向中等生發(fā)出提問,在教學當中,教師適當向學困生提出問題,調(diào)動他們的求知欲,增強自信心。
3.分層練習
在設計課堂練習時,教師從各個角度設計練習,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性。整體目標:著重發(fā)揮學優(yōu)生的潛能;促使中等生自覺主動完成練習,加大自學比例;針對學困生,一般是踐行雙基,減少難度,一些時候可以仿照書本上的練習。
在分層練習中,教師關注學生的主體能動性,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多引導學生讀懂教科書;針對高水平的學生,激勵他們自主探究,不斷進步;針對低水平學生,對他們予以更多的關愛與信任,讓各層次的學生結合自身興趣,做符合自身實際的作業(yè),感受成功帶來的快樂。
4.分層討論
結合學生知識把握狀況,教師將學生劃分為三個水平的學習小組,進行小組或全班探討,除了課本討論題,還可適當添加部分問題,由學生進行討論。
在初中化學教學當中,部分教師采用了小組討論的方式教師設置問題,交由學生進行交流,引導小組進行交流,給出課堂討論結果,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編寫順口溜,協(xié)助學生記憶。
如十八號元素的背誦:在原子中,由于原子序數(shù)、核電荷數(shù)、質(zhì)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是相等關系,因此,記住原子序數(shù)就可以知道其他數(shù)目,我在教學中這樣編寫順口溜:親愛你別碰(氫氦鋰鈹硼),嘆嘆羊撫奶(碳氮氧氟氖),那美旅桂林(鈉鎂鋁硅磷),硫氯氬(流離呀)。對常見元素的化合價歸納:一價氟氯嗅碘氫,還有鋰鈉鉀銅銀;一、二銅汞二、三鐵,二價鋇鈣鉛鋅鎂;二、四、六硫二、四碳;三鋁二氧區(qū)正負,四硅六鎢三、五磷;化合價、化合價,元素化合才有價,單質(zhì)價數(shù)等于零,如此有效記憶知識。
再如,教師在給學生介紹常見酸根與離子時,總結出完備的酸根與離子體系,氯離子Cl-、鈉離子Na+、鉀離子K+、鈣離子Ca2+等是一些常見離子。碳酸根CO32-、磷酸根PO43-、硫酸根SO42-、高錳酸根MnO4- 等是一些常見酸根,為讓學生充分記憶,教師進行總結之后,利用順口的語句將上述知識串聯(lián)起來。把元素化合價編制成口訣,讓學生更深刻記憶知識,靈活運用各類方法,強化對知識的學習,能夠獲得不錯的教學效果。
初中化學教學當中遭遇瓶頸將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產(chǎn)生,阻礙了學生的學習??紤]到以上情況,初中化學教師在新課改要求前提下,摸索新型的教學模式,逐步優(yōu)化教學方法,使學生對化學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高效學習化學知識。
[1]鄧國平.簡析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教學瓶頸及解決策略[J].文理導航(下旬刊),2016(10).
[2]溫貴永.試論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教學瓶頸及解決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4(1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