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衛(wèi)華
(營口理工學院, 遼寧 營口 115014)
學習者的個人差異受到了二語習得研究領域的重視,研究者探討影響學習差異的個人因素,學習風格就是這些因素之一。Reid(1987)認為學習風格是指個體自然并習慣地吸收、處理和儲存新信息的方式。[1]根據(jù)不同的標準,研究者對學習風格分類也有很大的不同。Reid根據(jù)學習者的感知模式將學習風格劃分為視覺型(學習者通過“看”能達到最佳學習效果)、聽覺型(學習者通過“聽”能達到最佳學習效果)、動手操作型(學習者通過親手完成能達到最佳學習效果)、體驗型(學習者通過親身參與能達到最佳學習效果)、群體型(學習者通過參加小組活動能達到最佳學習效果)和個體型(學習者傾向于獨自學習)。本文擬調查理工科院校學生的感知學習風格,以了解學生的學習風格特點并調整教學方法和活動,改善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最終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
本文旨在回答以下問題:
1.理工院校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感知學習風格偏向是什么?
2.感知學習風格在性別上是否有差異?
3.感知學習風格與英語成績是否有相關性?
從物流管理、金融工程和應用化學專業(yè)各隨機抽取40名省內學生共計120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見表1),通過網上問卷平臺進行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116份。
表1 研究對象基本情況
本調查用到的工具有:1英語期中測試成績,試卷采用英語四級考試題型;2《感知學習風格偏好問卷》,該問卷是由Reid(1987)編制的,被廣泛地用來測試外語學習者學習風格。為了更好地讓學生明白每道題的含義,問卷采用中英文對照的方式,一共有30個陳述,涉及到6個感知學習風格(詳見表2),每個陳述后面有5個選項,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的情況從“非常同意、同意、不確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中進行選擇,不同的選項對應5分、4分、3分、2分和1分。將每種感知學習風格所對應的5個題目得分相加得出的就是該項學習風格的得分。
表2 感知學習風格量表結構
問卷收據(jù)從網絡平臺導出后,運用社會科學科學統(tǒng)計軟件SPSS 17.0對數(shù)據(jù)進行了分析:描述統(tǒng)計得出學生的感知學習風格統(tǒng)計分析表包括最低分、最高分、平均分及標準差;用獨立樣本T檢驗對比男女學生在6種感知學習風格上的差異;用Pearson相關分析考察6種感知學習風格和英語成績的相關關系。
根據(jù)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對前面的三個研究問題回答如下:
通過表3得知,這6種感知學習風格的受歡迎順序依次是體驗型>聽覺型>動手操作型>視覺型>個體型>群體型。Reid(2002)認為,將每種風格的5個題項相加后再乘以2得分等于或高于38分為主要學習風格;低于25分的學習風格可以忽略,在25和37之間的為次要學習風格[2]。據(jù)此,理工院校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主要的感知學習風格為體驗型和聽覺型;其他4種感知學習風格均為次要學習風格。這一結果與劉升等[3]對90后本科生的感知學習風格調查基本相似。視覺型學習風格的成績較低讓我們有點意外,在我們的印象中學生對于視覺型學習活動比較歡迎。此結果顯示了大學生感知學習風格的內在特點:學生更喜歡通過親身體驗和聽的方式進行學習。據(jù)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根據(jù)學生學習的特點采取相應的教學模式,比如設計情景讓學生參與其中進行角色扮演;在課堂上多給學生提供練習的機會,盡量避免教師在課上滿堂灌的方式;教師也要充分利用教室的多媒體設備給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學習資源,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6種感知學習風格中,群體型的得分最低說明學生不太喜歡集體學習的氛圍,更喜歡獨立學習多一點,這與大學里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有很大關系,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應該給學生留一些需要自己查閱資料并進行歸納總結的反思型題目。
表3 感知學習風格整體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表
獨立樣本T檢驗顯示男女學生在聽覺型和群體型兩個感知學習風格上存在顯著差異(p<0.05)。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表明男生比女生更喜歡通過聽和集體的方式進行學習。在英語學習上,相對于書面材料,男生更比較喜歡通過聽的方式獲得信息。所以對于某些專業(yè)男同學占絕大多數(shù)的課堂教師可以適當加大聽力活動的比例和采用口頭討論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另一方面男同學比女同學更喜歡集體學習的方式而不是自學。由于本次調查對象中男同學占比僅為33%,群體型感知學習風格在總體結果上排在后面就可以理解了。
表4 感知學習風格性別差異T檢驗結果
男 38 18.4474 4.95219群體型2.346 0.021女 78 16.3846 4.17858
用Pearson相關分析調查感知學習風格和英語成績的相關關系,結果顯示6種學習風格和英語成績的相關系數(shù)都不顯著(p>0.05)。這一結果與以往的研究產生矛盾,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進行驗證。
表5 感知學習風格和高考英語成績的相關分析結果
本次調查表明體驗型和聽覺型是目前學生主要的感知學習風格;在聽覺型和群體型上男女學生有了顯著的差別;感知學習風格和英語成績暫未發(fā)現(xiàn)有相關關系。在外語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學習者的個性差異適當在教學方法進行調整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使教學達到預期的效果。比如對于男生比較多的班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增加聽說部分的教學比例并采取分組的教學模式,調動男同學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帶動女同學。而對于女生較多的班級,可以適當?shù)卦黾芋w驗型和動手操作型的活動讓全體同學都樂于參與其中。與此同時,教師也應該在教學中適當?shù)匾龑W生并培養(yǎng)學生不擅長的學習風格使他們取長補短從而實現(xiàn)個性化教學[4-5]:比如在教學中適當培養(yǎng)女生的聽覺和群體學習意識。本次研究還有待完善的地方,比如在選擇研究對象的時候要考慮男女生的比例,有些結論尚待進一步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