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分割法就是把圖形切開,但是并不移動,使圖形便于解答。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分割法是當前物理教學研究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因此,探究分割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本文從初中物理教學現(xiàn)狀入手,在概述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分割法的意義的基礎上,重點從物理規(guī)律、實驗對象、工作過程等方面,對分割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論述,以期指導教學實踐。
關鍵詞:分割法;初中物理;應用策略
作者簡介:葉曉輝,福建省廈門市湖里實驗中學教師,研究方向為初中物理教學。(福建 廈門 361000)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8)15-0066-02
在初中物理解題中,我們通常把時間、軌跡、位移、對象、圖形等,根據實際需要人為地進行分割,這種分割方法對于解決實際問題大有裨益。分割法在物理數學中的應用簡化了抽象的概念,非常值得初中物理教師采納。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恰當地運用分割法,根據不同的題型和難易程度,呈現(xiàn)形象、直觀的物理表達方式,可以收到良好的功效、激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而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初中物理教學現(xiàn)狀分析
物理是一門應用型的自然學科,主要研究物質運動最一般規(guī)律和物質基本結構。初中是由小學向高中過渡的時期,初中物理教學的對象主要是青少年,即剛剛開始學習物理的初中生,除智力因素外,他們還未進行過系統(tǒng)的物理思維訓練,學習的習慣、興趣、動機等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從物理學科的特點上看,物理中有著豐富的物理現(xiàn)象和物理模型,理論性、系統(tǒng)性和綜合性較強,初中生難以在短時間內理解物理知識,學習起來較為吃力;還有很多初中生缺乏學習物理的興趣,學習物理的主觀能動性難以發(fā)揮,對于需要背誦的試驗和定律完全不理解,即便教師在課堂上詳細講解,但由于缺乏符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初中物理教學的整體情況并不理想,影響著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二、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分割法的意義
新課程理念下,初中物理更加注重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的考查,“分割”思想和方法作為一種迅速解決物理問題的有效手段,掌握好這種解題方法,能大大簡化復雜問題?!胺指睢奔捶蛛x、割開之意,分割大有分析或拆解的韻味,既有巧妙分割,自然也會有恰當補償。所謂分割法,是指針對研究對象,如物體、現(xiàn)象等,先進行巧妙分割,然后再應用相應的物理概念、規(guī)律予以解決的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巧妙采用分割法闡明物理規(guī)律、分析實驗現(xiàn)象、講解工作過程,求得相應的物理概念和學科知識,對于學生更好的理解物理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物理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分割法是初中物理教學中常用的一種解題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分割法,對于解析物理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可以起到化繁就簡、化難為易的作用。此外,分割法還有利于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使學生將物理理論知識學得更加扎實。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一些簡單的物理理論其實并不需要通過復雜的試驗展示出來,筆者認為,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分割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 闡明物理規(guī)律。運用分割填補的手段,使事物的特點發(fā)生變化,更能直觀闡明物理規(guī)律,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識。由于很多學生沒有見過獨輪車(如圖1),無從得知獨輪車的物理規(guī)律,因此不能確定它的支點在何處,如果把獨輪車“分割”為兩部分,車身和車輪,就能較好地闡明物理規(guī)律。
由圖1可知,在闡明物理規(guī)律時,為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動態(tài)的物理情境,分別制作車身和車輪的模型,可以適時引導學生明白什么是杠桿原理。不難看出,通過這樣分析實驗現(xiàn)象,能將該現(xiàn)象的物理規(guī)律明顯的揭露在學生面前,便于學生理解和接納。
2. 分析實驗現(xiàn)象。許多物理規(guī)律都是經過實驗分析而總結出來的,物理實驗是人們利用教學儀器再現(xiàn)物理現(xiàn)象,有目的地進行研究的教學方法。分割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對于分析實驗現(xiàn)象有著積極的作用。例如,把一根筷子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圖2),從正面看過去的情形和圖中哪個圖相符( )
解題時,從一側看,玻璃杯中間厚,邊緣薄,是一個“凸透鏡”,按照圖中的虛線,用分割法將圖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區(qū)分開來,玻璃杯和水相當于放大鏡,凸透鏡成放大的虛像,水中的筷子被放大,變粗,B選項正確。
分割法在分析實驗現(xiàn)象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種判斷方法大部分學生都能掌握,并能熟練運用。此外,應用分割法分析實驗現(xiàn)象,了解各物理變量在其中的作用,對于不清楚的各物理量的變化關系,采用分割法解題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講解工作過程。分割法把研究對象通過宏觀分割進行拓撲變化,從而簡化物理概念,使非理想模型變?yōu)槔硐肽P?,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和運用物理知識。例如,水位計(圖3)也叫液位計,是用來確定液位高低的,使鍋爐里的水位保持一定的高度。鍋爐水位計的工作原理是兩個容器的連通器原理,即加在密閉容器里的液體上的壓強,處處都相等。
分割法在初中物理講解過程中的應用,結合圖3可知,鍋爐的鍋筒是一個大容器,水位計是一個小容器,當將兩者連通后,鍋爐水位計和鍋爐就構成了一個連通器,水位必定在同一高度上,水不流動時,液面就是相平的,所以水位表上顯示的水位高度是鍋筒的實際水位。在實際教學中,初中物理教師可以采用制作模型的方式,重點講述分割法的運用過程,通過創(chuàng)設動態(tài)的物理情境,分步解剖、演示,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
總之,初中物理教學中分割法的應用是一項綜合的系統(tǒng)工程,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對初中物理教師而言,在教學中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學到科學方法解題,可以從闡明物理規(guī)律、分析實驗現(xiàn)象、講解工作過程、解決實際問題四個方面重視物理思想的建立與物理方法的訓練,開展對分割法的應用研究,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只有設置合理的教學層次、實施適當的教學方法,才能讓學生建立正確的物理模型,不斷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水平,進而促進初中物理教學又好又快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周彩仙.試論中學物理習題微課的開發(fā)與應用[J].華夏教師,2015,(11).
[2] 陸曄.談“建構——探究”式化學教學中的習題設計[J].西藏教育,2017,(7).
[3] 張艷香,金新喜.關于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習題設計的幾點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13,(4).
[4] 高兵.物理習題教學之物理課后習題設計探討——記物理習題問卷調查[J].科技經濟市場,2014,(12).
[5] 盤美達.淺談初中物理有效習題設計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14,(2).
責任編輯 黃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