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正
(徐州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胸心外科 江蘇 徐州 221002)
進行臨床見習是醫(yī)學生將醫(yī)學理論知識與臨床實際工作相結(jié)合的重要途徑。進行傳統(tǒng)帶教的模式主要是由帶教老師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講解和示范,見習生并不參與到教學工作中,故其易出現(xiàn)學習積極性不高、難以消化大量的學習內(nèi)容等問題。近年來,隨著教學模式改革的不斷深入,各種新的教學模式被應用于臨床帶教工作中[1]。多媒體聯(lián)合PBL教學模式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此教學模式可激發(fā)醫(yī)學見習生的學習興趣,使其主動地參與到教學工作中,從而提高其學習的效果。為了進一步研究此教學模式在對胸心外科見習生進行帶教中的應用效果,筆者的團隊對在徐州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胸心外科進行臨床見習的120名見習生分別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多媒體聯(lián)合PBL教學模式進行帶教,其中接受多媒體聯(lián)合PBL教學模式帶教的60名見習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間在徐州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胸心外科進行臨床見習的120名見習生。將這120名見習生隨機分為參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有60名見習生。在參照組的60名見習生中,有男性25名,女性35名;其年齡為19~27歲,平均年齡為(19.14±3.01)歲。在觀察組的60名見習生中,有男性27名,女性33名;其年齡為19~28歲,平均年齡為(20.15±2..34)歲。兩組見習生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為參照組見習生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帶教。具體的方法是:1)帶教老師對胸心外科所涉及疾病的相關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jié)。2)由帶教老師按照總結(jié)好的教學內(nèi)容向見習生進行講解和示范,并讓其做好學習筆記,以便于課后復習。為觀察組見習生使用多媒體聯(lián)合PBL教學模式進行帶教。具體的方法是:1)在進行教學前,帶教老師以填寫表格的方式了解見習生的年齡、性別、性格、愛好等,并通過微信群加深彼此間的了解,以消除見習生與見習生之間、帶教老師與見習生之間的陌生感。2)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由帶教老師對本次教學的內(nèi)容和方式進行規(guī)劃。3)帶教老師提前選取本次教學需要使用的胸心外科患者的典型案例,并制作相應的視頻資料和病理切片圖等教具。4)在進行教學前,帶教老師通過微信平臺向見習生發(fā)布本次教學的內(nèi)容,并提醒其需要注意的知識重點,鼓勵其參照相關的醫(yī)學研究文獻、醫(yī)學書籍等資料,以書面形式對這些知識點進行整理分析。5)通過在多媒體上播放音頻、視頻、病理切片圖等方式為見習生講解典型病例和示范手術操作的方法。此方式即可增加教學內(nèi)容的直觀性,也解決了病理切片不足及醫(yī)院實驗場地不足等問題。6)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帶教老師要鼓勵見習生及時提出疑問,以培養(yǎng)其積極思考的能力。7)帶教老師可將見習生分為幾個小組,并選取小組長。當帶教老師提出重點問題后,由小組長組織本組組員進行討論,再將未能解決的問題進行跨組討論,然后將小組間也未能解決的疑難問題進行歸納整理后上交給帶教老師,由帶教老師對這些疑問逐一進行解答,并對與這些問題有關的知識進行延伸和總結(jié)。
觀察兩組見習生考核成績的及格率及其對帶教老師的滿意率。1)由資歷較高且教學經(jīng)驗豐富但未參與本次帶教工作的主任醫(yī)師按照本次教學的內(nèi)容出卷,考卷的滿分為100分。⑴優(yōu)秀:90~100分。⑵良好:75~89分。⑶及格:60~74分。⑷不及格:60分以下。2)將見習生對帶教老師的滿意度分為特別滿意、滿意和不滿意三個等級??倽M意率=(特別滿意例數(shù)+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將本次研究的數(shù)據(jù)錄入到SPSS19.0軟件中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參照組的60名見習生中,考核成績?yōu)閮?yōu)秀者有29名,考核成績?yōu)榱己谜哂?0名,考核成績?yōu)榧案裾哂?名,考核成績?yōu)椴患案裾哂?8名,該組見習生考核成績的及格率為70.00%。在觀察組的60名見習生,考核成績?yōu)閮?yōu)秀者有48名,考核成績?yōu)榱己谜哂?名,考核成績?yōu)榧案裾哂?名,考核成績?yōu)椴患案裾哂?名,該組見習生考核成績的及格率為96.67%。與參照組見習生相比,觀察組見習生考核成績的及格率更高(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見習生考核成績的比較
在參照組的60名見習生中,有30名見習生對帶教老師表示特別滿意,有13名見習生對帶教老師表示滿意,有17名見習生對帶教老師表示不滿意,該組見習生對帶教老師的總滿意率為71.67%。在觀察組的60名見習生中,有51名見習生對帶教老師表示特別滿意,有6名見習生對帶教老師表示滿意,有1名見習生對帶教老師表示不滿意,該組見習生對帶教老師的總滿意率為98.33%。與參照組見習生相比,觀察組見習生對帶教老師的總滿意率更高(χ2= 27.8728,P= 0.0000)。
臨床見習階段是醫(yī)學生第一次接觸臨床工作的特殊階段,也是決定其是否能成為合格醫(yī)療工作者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傳統(tǒng)的胸心外科臨床帶教工作中,帶教老師主要以知識講解和技能示范作為主要教學方法,往往忽略了見習生自主學習、參與教學的重要性,并可因教學形式枯燥而使見習生產(chǎn)生厭學的情緒。另外,胸心外科的典型病例較多,在為見習生進行病例講解時需要使用大量的病理切片及實驗教學場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帶教老師教學能力的發(fā)揮,易導致見習生因無法理解帶教老師所講知識而出現(xiàn)學習效果不佳等問題。有研究表明,在進行臨床見習的過程中,見習生若只處于被動接受的位置,不能體驗到醫(yī)療工作的責任及意義,往往會導致其遠離預期的教學目標[2]。PBL教學模式是由美國神經(jīng)學教授巴勞創(chuàng)立的新型教學模式。此教學模式強調(diào)將需要學習的知識設置在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讓學生通過合作來解決相關的問題,進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3]。近年來,PBL教學模式在世界范圍內(nèi)的醫(yī)學教學工作中均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有研究表明,PBL教學模式適用于醫(yī)院中各科室的臨床帶教工作,且應用效果較為理想。PBL教學模式通過將某一病例或疾病的知識點融入到問題情境中進行教學,強調(diào)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占主導地位的情況,可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探索欲望。另外,PBL教學模式還可通過小組討論與帶教老師輔導等環(huán)節(jié),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并可讓其對所學的知識點進行延伸及查漏補缺[4]。多媒體教學是醫(yī)學教學中較為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此教學法主要是使用視頻、動畫、圖片、文字及錄音等多媒體教學資料對學生進行教學,可有效地提高其學習的積極性。胸心外科的臨床帶教工作中往往需要使用大量的病理切片資料、手術操作步驟及案例分析等直觀的教學資料。將多媒體教學模式應用于胸心外科的臨床帶教工作中,不僅有助于增強見習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記憶能力,還可活躍課堂上的氣氛,從而激發(fā)其學習熱情[5]。
綜上所述,與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相比,使用多媒體聯(lián)合PBL教學模式對胸心外科見習生進行帶教的效果更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