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紅
摘要:對教師來說,其工作思路和謀略就應該是以學生為本,讓學生健康發(fā)展,科學發(fā)展,成為有用之才。為了更好地與學生溝通,真正走進學生心里,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一是適時放權(quán),獲得認同;二是以身試教,引起共鳴;三是鼓勵為主,加強溝通。
關鍵詞:溝通 認同 共鳴 鼓勵
我從擔任班主任的第一天起,就暗暗下了決心,一定要盡心盡力做好班主任工作,把教好學生作為我永恒的追求。從教20多年,我的體會是,表面看來班主任工作復雜又瑣碎、勞神又費力,很多時候還勞而無功。但若是你能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贏得學生的信賴,則往往事半功倍,效果顯著。在從事班主任的工作中,我深深地體會到,溝通就像是一把金鑰匙,它能夠幫助你打開學生的心門,讓你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我覺得一個班級在很多時候就像一把琴,學生是弦,班主任是彈奏人。彈奏入花在琴弦上的功夫越多越深,彈奏出的音符才會越準越美。一個學期的工作計劃,也很像一首曲子,彈奏人心明眼亮,胸有成竹,奏出的曲子才會和諧、優(yōu)美、動聽。我們該彈奏怎樣的曲調(diào)呢?如果說,曲子是給人聽的,那么,奏曲就是調(diào)琴弄弦——就是塑造人。人們常說,最美的曲子就是弦的本身,只有用心彈奏,才能覓得知音。對我們教師來說,其工作思路和謀略就應該是以學生為本,讓學生健康發(fā)展,科學發(fā)展,成為國家有用之才。對于如何與學生順暢溝通,真正走進學生心里,我有如下體會。
一、適時放權(quán),獲得認同
我曾經(jīng)接手一個新班,經(jīng)過幾天接觸,通過正面、側(cè)面的了解,掌握了班級的基本情況,正式上課后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同時,學生中一些不好的習慣,在生活和學習中也漸漸顯現(xiàn)。最突出的是,有幾名學生總是違反紀律,其中晚自習紀律最差。班干部經(jīng)常找我訴苦:“老師,某某同學沒掃地就跑了,而且不交作業(yè);晚自習很吵,上一些科任課更是變本加厲。”開始時,我總是自己出面解決,紀律有了一些改觀。但是過了不久,班級里又出現(xiàn)同類的問題。這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最難管理的晚自習紀律,天天管天天說,怎么還是靜不下來?怎樣徹底地杜絕這些問題的發(fā)生呢?經(jīng)過認真思考,我認為,學生的自覺性形成不是靠學生自身,靠的是班主任的方法策略,靠的是管理。先發(fā)制人,后發(fā)制于人,班主任做事情想問題必須搶在學生的前面,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防微杜漸,學生自然就會自覺。于是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我天天強調(diào)晚自習的認真學習對于學生的重要性,是學生出成績,爭榮譽的基礎。與此同時,我決定探索新的管理模式——讓學生管理學生。很快,我進行這方面的探索與實踐。在課余時間里,我將幾個班干部叫到辦公室,說了自己的思路和想法。班干部對這種管理方法表示認可和支持。幾天后的班會課上,學生對制定班規(guī)反應熱烈,大家積極參與班規(guī)的制定,整個過程進行得非常成功。并且,一些我沒想到的建議也被提出來了:讓守紀律的人受到表揚;對不守紀律的人要提醒;讓不守紀律的小部分人相互制約;對不守紀律的小群體要堅決懲罰;試想,如果各個小組只有個別同學違反紀律,小小的插曲是不會影響主旋律的。果然,整個學期下來,晚自習的紀律不像原來那么讓人操心了,基本上能保持安靜,沒有了屢教不改的現(xiàn)象發(fā)生。全體學生基本都能嚴格按照規(guī)定執(zhí)行,學生違反紀律現(xiàn)象減少了,即使有,也不用每次都來找我,班干部會按照條例進行處理。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了提高,我也從日常事務管理中解放出來,可以說一舉兩得。
二、以身試教,引起共鳴
有一天,一個學生哭著跑來找我,說同學在操場上打了他。我很生氣的去了操場,打人的學生看見我很生氣,乖乖的跟我去了辦公室。開始無論我怎么教育,他都無動于衷,雖然后來他口頭承認了錯誤,但看得出他心里很不服氣。于是我放棄從正面說教,暫時不談他這次犯的錯誤,而是從他家里的情況談起,找到共鳴點。
據(jù)我了解,打人的孩子其父母都在北京打工,他平時跟爺爺住在一起,共同生活。由于爺爺年齡稍大,身體也不是很好,對孩子教育缺乏耐心,時常對他責罵甚至還打他。平時老說他是沒人管的野孩子,是沒用的孩子。所以他跟爺爺之間的關系很僵。我小時候的經(jīng)歷和他差不多,于是我就告訴他:“老師以前也不是在父母身邊長大的,也知道爸爸媽媽不在身邊很辛苦,有了委屈只能獨自忍受,傷心難過時也沒人管,一切都要靠自己。老師以前會經(jīng)常偷偷地哭,覺得爸爸媽媽都不關心自己?!闭f到這,這個在老師眼中什么都無所謂的孩子竟然哭了。我接著說“但是老師很幸運,有一大群的朋友,我傷心難過的時候都會跟他們說。因此,像我們這樣父母不在身邊的孩子更應該和同學好好相處,每個人都需要朋友嘛。爺爺覺得你沒用,你就更應該爭口氣,讓他明白,你是堅強能干的,學習很棒的孩子。這既是為了你自己,也是為了你爸爸媽媽,我們都應該為在乎自己的人爭氣,你一定要好好學習,老師是相信你的,希望你不要讓老師失望哦。老師是女孩子都能做到,你是男孩子一定也能做到,是不是?”。他終于抬起了頭,真誠的和我說:“老師,我錯了,希望你能再給我一次機會,可以嗎?”“那你準備怎么解決這次的事情呢”。“老師,你放心我一定會想辦法讓他原諒我的”。果然,后來這個同學跟被打的學生成為了好朋友,跟班級里的其他學生也相處比較好,同學們也愿意接近他了。
三、鼓勵為主,加強溝通
中學生的心理還是天真可愛的,都有很強的表現(xiàn)欲,都希望獲得同學和老師的關注。老師的適時表揚,往往能成為他們前進的動力。所以我經(jīng)常以表揚的形式來鼓勵孩子的進步。幾年的實踐證明,這種方法比單純說教更加管用,更有成效。
我曾經(jīng)教過一個男生,人很聰明,但是比較懶惰,尤其是做作業(yè)很不認真,馬馬虎虎。我經(jīng)常為了作業(yè)的事情把他叫進辦公室,和他講道理,但我的努力沒有取得預期效果,他依然我行我素。后來我開始嚴厲地責備,但依然沒有明顯效果。突然有一天,我發(fā)現(xiàn)他在上課時表現(xiàn)很積極,而且這兩天的作業(yè)也完成得很好。所以第二天我當著全班的面表揚了他,一個禮拜后,有任課老師跟我反映,這個孩子最近表現(xiàn)不錯。于是,我把他叫進辦公室,告訴他,老師準備讓他當組長,但是組長是需要起帶頭作用的,不知道他有沒有信心做好。起初他有點猶豫,支支吾吾不出聲。我說,“老師覺得你很聰明,但是有點貪玩,如果讓你改掉這個毛病,老師相信你在各方面都會進步。相信小組長的工作你一定可以勝任,而且老師還會幫助你的,你有信心嗎?”這時候他堅定地告訴我,“老師,我一定會努力的。”后來我與各科老師說明了該生的情況,并且他們在上課時多一些關注,多一些鼓勵。通過相互溝通,他變化很大,現(xiàn)在他經(jīng)常成為各科老師表揚的對象。
每個人都需要被關心和愛護,師生間積極的溝通是班主任教育的有效手段。真正的教育就是人和人心靈上的接觸,情感的交融,學校就是人們心靈互相接觸的世界。沒有人天生愿意當壞人,也沒有哪個學生愿意被老師放棄。溝通是一座架在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橋梁。只要我們老師多和學生溝通,多一些愛心和耐心,相信他們,鼓勵他們,每個學生都可以成為好孩子,都會有美好的未來。
(責任編輯: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