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浩銘
摘 要:塑料是一種成本低、可塑性強的材料,在現(xiàn)代工業(yè)制品中應用極為普遍。其中,塑料注塑是較為常見的造型設計方法,塑料注塑成型往往需要兩個條件:合適的溫度和壓強,最終產(chǎn)品的成型效果與所使用的模具有著密切關系。本文簡要介紹塑料注塑成型的方法、特點以及模具的相關應用。
關鍵詞:塑料注塑;成型;模具;應用
1 塑料注塑成型的工藝性能
塑料注塑成型工藝性是指塑料在注塑成型過程中所體現(xiàn)出的特有性能。具體有以下幾點:
1.1 流動性
塑料熔體在一定溫度與壓力作用下充填模腔的能力稱為流動性。熱塑性塑料的流動性常用熔體流動速率指數(shù),簡稱熔融指數(shù)來表示。熔融指數(shù)越大,塑料熔體的流動性越好??梢酝ㄟ^改變工藝參數(shù)來改變塑料的流動性,如提高成型溫度和壓力,合理設計澆口的位置與尺寸,降低模腔表面粗糙度值等都能大大提高流動性。
1.2 收縮性
塑料在成型及冷卻過程中發(fā)生的體積收縮性質稱為收縮性,塑料在熔融狀態(tài)下的體積總比其固態(tài)下的體積大。影響塑料收縮性的因素有:塑料的組成及結構、成型工藝方法、工藝條件、塑件幾何形狀及金屬鑲件的數(shù)量、模具結構及澆口形狀與尺寸等。收縮性的大小以單位長度塑件收縮量的百分率來表示。
1.3 熱穩(wěn)定性
熱穩(wěn)定性是指塑料在受熱時性能發(fā)生變化的程度。熱穩(wěn)定性差的塑料:硬PVC 、POM等。
1.4 吸濕性
吸濕性是指塑料對水分的親疏的程度。一種是具有吸濕或粘附水分的傾向的塑料PA、PC、 ABS 、PPO 、PSU;另一種是吸濕或粘附水分傾向極小的塑料PE、PP、POM。
1.5 相容性
相容性是指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品種的塑料,在熔融狀態(tài)不產(chǎn)生相互分離的能力。
1.6 水分及揮發(fā)物含量
塑料材料中的水分及揮發(fā)物含量一是來自生產(chǎn)、運輸和儲存,二是來自化學反應。應采取成型前預熱干燥、在模具開設排氣槽、模具表面鍍鉻等措施。
1.7 硬化速度
硬化速度又稱固化速度,是指熱固性塑料在壓制標準試樣時,于模內變成為堅硬而不熔、不溶狀態(tài)的速度。除上述指標外,影響塑料注塑成型的工藝性能的還有顆粒度、比體積、壓片性等。
2 塑件設計基本原則
2.1 塑料制件的尺寸
塑料制件的尺寸一方面包括塑料制件的總體尺寸,另一方面包括塑料制件的尺寸精度。為滿足塑料制件的裝配要求和零件的互換性要求,模具的制造誤差必須保證在一定的范圍內。而且塑料材料的成型收縮率波動要足夠小,從而減少模具在使用過程中的磨損導致的飛邊厚薄的變化。
2.2 塑件的表面質量及表面粗糙度
塑件的表面粗糙度值大小,主要取決于模具型腔(凸凹模)的表面粗糙度。一般模具型腔的表面粗糙度應比塑件的表面粗糙度值小1-2級。從塑件的外觀和塑件的充模流動角度考慮,通常應小于Ra 0.8,有時需小于Ra 0.1。為便于盡可能降低加工成本,對于非透明的塑件,可將外觀要求不高的內側表面粗糙度值取大些。而透明的塑件,內、外側表面粗糙度值應相同。
2.3 塑料制品的形狀
塑件的幾何形狀除應滿足使用要求外,還應盡可能使其所對應的模具結構簡單便于加工,應盡量避免側抽芯機構同時避免瓣合模機構。
2.4 脫模斜度
如圖1所示,塑料在模腔中冷卻收縮,便包緊型芯或型腔中的凸起部分,為了便于脫模和抽拔,避免脫模和抽拔時塑件產(chǎn)生劃痕、拉毛、變形等缺陷,設計塑件時,沿脫模和抽拔方向其內外表面均需有一定的斜度,稱為脫模斜度。一般斜度取30′至1? 30′。設計脫模斜度應遵循:
(1)塑料的收縮率大,壁厚,斜度應取偏大值
(2)塑件結構復雜,斜度應取偏大值
(3)型芯長或深型腔為了便于脫模,在滿足制件的使用和尺寸公差要求的前提下斜度值取大值
(4)一般外表面的斜度小于內表面的
(5)熱固性塑料小于熱塑性塑料
2.5 壁厚
塑件的壁厚應根據(jù)塑件的使用要求來確定。盡量做到壁厚均勻,一般為1-4mm范圍。當壁厚過厚時,材料消耗增大,成型效率降低,使塑件成本提高。而且還容易產(chǎn)生氣泡、縮孔、翹曲等缺陷;當壁厚過薄時,易脫模變形或破裂,不能滿足使用要求,且難以充滿,成型困難。值得注意的是:為了提高塑件的強度和剛度,不能僅僅采用增大壁厚的方法,而常采用改變塑件的結構、增設加強筋的方法來滿足其強度、剛度的要求。
3 注塑模具的應用
3.1 模具加工節(jié)奏快
在現(xiàn)代工業(yè)生產(chǎn)中,模具的加工節(jié)奏隨著模具材料的性能不斷提高逐步加快,對模具加工刀具的要求也相應提高,無論是批量化的生產(chǎn)過程還是定制化的模具設計,常常需要設計者用一些優(yōu)越性能的合金材料和改進刀具的設計來進一步提高加工效率,以適應模具加工快節(jié)奏的要求。
3.2 工藝流程長,制造時間緊
一般而言,注塑模的成型部分是由定模、動模、滑塊等部件構成。而定模、動模又是若干個零件的組合。為了保證相互間的形狀和位置精度,需要采取配制的方法進行加工。工種多、工序多、工藝流程長。由于注塑模是關系到產(chǎn)品的更新?lián)Q代以及推向市場的速度,一般給予模具的制造間比較短。
4 總結
根據(jù)塑料注塑成型的工藝技術及設計原則,選用塑料材料時,塑料的流動性必須與塑件要求、成型工藝及成型條件相適應。模具設計時應根據(jù)流動性來考慮澆注系統(tǒng)、分型面及進料方向等等。另外要綜合考慮到工藝條件對模具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陳連松.塑料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5:98-99.
[2] 胡峰.實用塑料注射模設計與制造[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3: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