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菁
電視人物專訪是一項以心理活動為基礎的公共談話類節(jié)目。訪談中采訪者與嘉賓之間是否能夠形成有效的“心理互動”是決定節(jié)目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采訪者應當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引導雙方在良好的氛圍中完成節(jié)目的訪談任務,提高節(jié)目的質量。
進入21世紀以來,電視業(yè)迅猛發(fā)展,電視新聞人物專訪一類的節(jié)目日益發(fā)展壯大。如何能使電視新聞人物專訪中采訪者與采訪對象雙方達到高層次的交流成為當今電視界討論的熱門話題。
電視新聞人物專訪的含義
電視新聞人物專訪是指運用電視這種傳播媒介,對在某個特定時期內具有一定新聞性的人物進行的專訪。以央視為例,其電視新聞人物專訪節(jié)目有《藝術人生》《高端訪問》《對話》《大家》《人物》等。電視新聞人物不但要具新聞性、政治性,又要有可視性。采訪的成功與否,采訪者與被采訪者的交流溝通和心理互動是關鍵的因素之一。
怎樣達到電視新聞人物專訪中的心理互動
1.做好采訪的心理準備
有時候,采訪者采訪前在物質上準備充足,卻忽視了心理準備,結果造成了訪問中的交流不暢、互動障礙。在進行人物專訪之前,多想想被采訪對象與采訪者可能合作到怎樣的程度,采訪中可能會遇到什么樣的影響雙方心理互動的障礙等問題。
2.把握好采訪情境和采訪對象的心境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辈稍L活動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進行的,新聞人物專訪也不例外。采訪者作為采訪活動的發(fā)動者和談話的駕馭者,處于采訪中的主導地位,因此,采訪者自身不但應當主動適應特定時空中的采訪情境,而且還要學會把握和控制采訪情境以及被采訪對象的談話心境。
3.處理好與采訪對象交往不同階段的關系
人與人的交往中依照關系的不同可分為不同的階段,而這中間以初識階段、測度階段、升溫階段、鼎盛階段、分歧階段等最為關鍵。
在電視新聞人物專訪中,處理好這幾個交流的重要階段,在適當的階段提出適當類型的問題對成功的雙方心理互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初識階段和測度階段應以親切的話題為主,盡量避免一開始就問太過尖銳的問題,在關系的升溫階段和鼎盛階段把握機會,適時提出涉及重點的關鍵性問題,在相互關系趨于分歧階段的時候則應當恢復到平和的問題,避免導致雙方談話關系的破裂。
4.語言要適應不同的語境
新聞人物專訪這一特定領域決定了采訪者在采訪中要面對不同的對象,跟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況下進行語言交流。這就更加要求采訪者在新聞訪問中適應對象、因時制宜,因人設辭,語言表達不僅要適應對方的背景知識、文化修養(yǎng),而且要適應對方的思想狀況、心理特點,尋找共同的語言點,達到更好的互動效果。
5.適當運用非語言符號
“非語言符號,是指語言、文字、圖畫以外的可以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嗅覺感覺到的姿勢、音容、笑貌、氣味、顏色等概念的總稱。這是美國傳播學家施拉姆對非語言符號的界定。”在電視新聞人物專訪中,記者巧妙地運用眼神、表情、手勢等非語言符號,可以比較含蓄地表達情感,拉近彼此的心理距離,傳達出比有聲語言更加豐富的信息。
總之,采訪者作為采訪活動的主動者,應盡可能準確地捕捉受訪者最真實的情感和深層心理活動內容,使人物專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