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合作共贏,攜手共建更加緊密的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圓滿落幕。中國與非洲的合作共贏貫穿歷史與現代,受到各國各界民眾的廣泛認可。9月2日,受人民網運營的人民日報海外社交媒體推特賬號團隊委托,環(huán)球輿情調查中心設計與中非合作交流有關的民意調查問卷,對世界范圍內的人民日報英文推特官方賬號關注者發(fā)起了一次快速調查。此次調查開放時段為48個小時,共有4100人次參與,在同類調查中參與度較高。調查共分為“蒙內鐵路”“方孔圓錢”“非洲麒麟”三道題目。題目“蒙內鐵路”的正確率(57%)最高;題目“非洲麒麟”的參與度高達1820人次,排名首位。
具體而言,當問及“肯尼亞百年以來的第一條新鐵路極大地提高了當地的運輸能力和安全,并幫助提振了該國的經濟增長。這條鐵路由中國企業(yè)承建,您知道這條鐵路的名字嗎”的問題時,正確答案“蒙內鐵路”的占比為57%,排名第一并遙遙領先于其他選項;“坦贊鐵路”的占比為19%,排名第二位;“阿布賈—卡杜納鐵路”(14%)與“本格拉鐵路”(10%)兩個選項的排名靠后。由中企承建的“中國標準”國際鐵路——蒙內鐵路2017年5月31日正式通車。該鐵路聯通東非第一大港口蒙巴薩與肯尼亞首都內羅畢。
人民網海外社交媒體編譯中心主任陳一鳴表示,本題近六成受訪者能夠回答正確,正確率在此次調查的三道題中最高,一方面說明我們關于“一帶一路”倡議的國際傳播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國外民眾對“一帶一路”倡議下的重點工程已經耳熟能詳;另一方面也說明,惠及“一帶一路”國家經濟發(fā)展和社會民生的基礎設施建設,給當地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這一點已經深入人心。
當問及“中國與非洲的貿易古已有之??脊艑W家曾在肯尼亞發(fā)現一種中國明代發(fā)行的‘方孔圓錢形狀的錢幣。您知道設計成這種樣式的錢幣從哪個朝代開始在中國流通使用嗎”的問題時,37%的受訪者選擇了正確答案“秦代”。方孔圓錢,又稱“孔方錢”“圓形方孔錢”等,是中國古代錢幣中最常見的一種樣式。據考證,方孔圓錢始鑄于秦惠文王二年(公元前336年),秦統(tǒng)一中國后開始在全國流通。題目中提到的考古學家在肯尼亞發(fā)現的方孔圓錢,是明朝永樂年間使用的“永樂通寶”錢幣。在中國南海及環(huán)印度洋周邊國家和地區(qū),從肯尼亞、坦桑尼亞到阿曼、伊朗,從斯里蘭卡、印度到泰國、馬來西亞,都有出土發(fā)現“永樂通寶”的記錄,這是中國明代通過海上絲綢之路與非洲、西亞、南亞一帶的各國各地區(qū)開展貿易活動的切實證據。
當問及“中非友誼歷久彌堅。15世紀,來自非洲的使者把一種當地的動物送給了中國,這種動物當時被中國人認為是神獸‘麒麟。您知道非洲使者送的‘麒麟實際上是哪種動物嗎”的問題時,四項備選答案及其占比分別為:獅子(32%)、長頸鹿(30%)、羚羊(23%)、斑馬(15%),正確選項“長頸鹿”的占比排在第二位?!镑梓搿笔侵袊湃嘶孟氤鰜淼囊环N象征著祥瑞、太平、趨吉避兇的神獸。
明永樂十二年(公元1414年),鄭和的部下楊敏帶回榜葛剌國(今孟加拉國)新國王賽弗丁進貢的一只長頸鹿,明朝舉國上下為之喧騰。長頸鹿的形態(tài)、習性與中國古籍中描述的麒麟太過吻合,而在進一步了解后,時人發(fā)現長頸鹿的原產地在東非一帶,當地的索馬里語稱之為“基林”(Giri),發(fā)音與麒麟非常相近,使得當時的中國人確信長頸鹿就是麒麟?!?/p>
(白曉楠孫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