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能力是區(qū)分英語水平的最重要指標之一。對于英語專業(yè)學生而言,提高閱讀能力并非易事。在TEM-4中,閱讀題占有很大比重并且地位不可小覷。本文旨在通過對改革后的專業(yè)四級閱讀題型分析,找出學生普遍出現的問題,并給予解決策略。
【關鍵詞】TEM-4改革;閱讀常見問題;應對策略
【作者簡介】趙?。?997.4- ),女,吉林長春人,吉林師范大學,本科。
引言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國家對英語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一點也體現在TEM-4的改革上。TEM-4的每個題型都做了些許改動。其中,讓學生感受到挑戰(zhàn)較大、難度較高的便是閱讀了。無論是從考試時間分配的狀況,還是從分值來看,得閱讀者得天下。
一、英語專業(yè)四級閱讀改革概述
在最新的改革中,根據《高等學校英語專業(yè)教學大綱》說明,閱讀量、測試目的、及題材的選擇上沒有太大的變化;變動較大的即為題型,選擇題減去一半,由20題減為10題,并新增了問答部分??陀^題的減少,主觀題的增加無疑給學生增加了難度,更多的是心理壓力;但同時這也是學生閱讀水平的體現:僅僅用10個詞進行提煉概括并加工組織才能得出最后的答案。所以,閱讀理解題型的變動對于學生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zhàn)。
二、閱讀常見問題
閱讀詞匯量匱乏。學生不論處于何種階段,詞匯一直是難以攻克的問題。Grabe(1998:63)指出“大量的學生認為詞匯是學習閱讀的主要障礙”。詞匯問題由來已久,部分學生抱怨自己努力背誦單詞卻罕見成效,部分學生認為背下來并不能夠長時間儲存在大腦里,只是短時記憶,所以甘愿放棄。這是我們常見的幾種現象,而這也就直接導致了學生對記憶詞匯失去興趣,間接導致了對閱讀失去興趣。
閱讀速度慢。除了詞匯這一影響因素,還有學生的閱讀習慣:有些學生習慣于邊讀邊做題;而有些則習慣于仔細認真得通讀全篇再做題,那么這就導致了閱讀速度的快慢和閱讀效率的高低。那么如果要在規(guī)定的35分鐘內完成選擇和簡答題,就需要適時改變閱讀策略,對于詞匯的處理、對于閱讀習慣的改變、對于文章的整體把握等都需要學生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和文章篇幅及難度進行調節(jié),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點蓋面,以偏概全。很多學生可能由于文章的最后一段或某一段的闡述使對文章整體的主旨理解出現偏差;還有就是對作者態(tài)度的把控上,此類題也是學生失分較多的一類題型:往往學生會因為一句話而誤解了作者想要傳達的整體感情基調,較多的是將pessimistic和neutral,optimistic和neutral的態(tài)度混淆;以點蓋面,以偏概全,導致選擇錯誤。
對語法知識的了解不夠透徹。語法也是學生難以克服的障礙。不論是指代題,還是關于主題思想的題,如涉及到主題句為復雜的定語從句,就會使學生理解易出現偏差。其次,這也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在改革后的試題中,簡答題暴露了學生這一弱點。此題的要求是每題應使用不超過10個詞來回答,這就對學生能否及時準確地提取信息及總結概括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提取到關鍵信息是一部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更為重要。這其中語法占了很大比重,很多學生在這10個詞中,出現了如時態(tài)、語態(tài)、動詞單復數不規(guī)范等錯誤,且對其并無意識,這也是學生不能用合適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的原因之一,出現了自己想說卻說不出來的現象,導致表達能力的匱乏。所以,語法知識是簡答題得分的關鍵。
人文底蘊不豐厚。人文知識的積累在閱讀試題中可謂體現的淋漓盡致。例如,在2017年的第二篇閱讀中,該選段出自D.H.Lawrence的Sons and Lovers。如果學生此前對該小說有總體的了解,就會明確中心思想而不會出現理解偏差。除此之外,學生平時對地理、科技等方面了解較少,沒有興趣,導致此類文章失分過多。知識的積累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完成的工作,同樣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也需要長時間的積累。
三、應對策略
擴充詞匯量。Day和Bamford(1998)指出,有效閱讀從對單詞的自動識別開始。也就是說對單詞的自動識別是培養(yǎng)其他閱讀技巧的基礎,由此可見詞匯在閱讀中的地位。要想自動識別,最好的辦法就是進行大量閱讀。在處理詞匯時,可以根據構詞法、同義詞、反義詞、上下義等方法來幫助理解生詞。比如,“educational”的詞根是“education”,而“al”又是形容詞后綴,那么我們也就不難猜出它的意思了。此外,老師還要教授詞匯記憶的策略,大部分學生都盲目地記憶,導致學習效果不佳。常見的方法有語境中記憶、聯想記憶、詞典輔助記憶。老師還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如讓學生準備詞匯筆記本等。
掌握閱讀技巧及答題策略。排除詞匯的因素,學生不了解閱讀技巧且不會應用導致了閱讀速度過慢。所以閱讀技巧是關鍵。讀前,學生可以通過標題,或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來預測文章的主旨;讀中,通過略讀和尋讀確定文章主旨大意,并定位題目中的相關信息;細讀時要抓關鍵詞,不要字字都看,遇到生詞難以理解可以越過,通讀整篇文章后再回來看即可。對于答題策略,要明確題型,閱讀中涉及到的有主旨題,細節(jié)題,推斷題,猜詞題,作者的態(tài)度題。那么對于每類題應如何做既需要老師的講解,也需要學生自己的探索,比如,可以從小標題、每段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中提取主要信息。
提高總結概括及表達能力。學生自己在做閱讀訓練時要有意識地歸納總結文章的主旨,及每段的大意;老師在精讀課和泛讀課上也要進行針對性訓練,針對主旨進行小組討論,讓每個學生都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最后進行深入探究,要求學生用簡練的語言概括自己的中心思想,這也是為簡答題做準備。
重視語法知識的掌握及應用。學生自己要有語法知識的整體框架,進而填充具體內容,切不可盲目記憶某個語法點。老師可根據學生情況做相應補充,進行語法訓練,尤其是針對從句的分析。
重視對人文知識的積累。學生不僅要廣泛閱讀,教師還要隨時滲透一些時事政治,奇聞軼事等,布置作業(yè),讓學生去搜羅相關資料,最后全班交流,使學生對此方面感興趣。
四、結語
閱讀在TEM-4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后的閱讀試題更能考查學生的閱讀水平。提高閱讀能力絕非一朝一夕之事,這需要漫長的積累過程,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所以,學生需要從詞匯,語法,閱讀策略及應試技巧來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更需要為學生提供資源,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高等學校外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英語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yè)英語教學大綱[Z]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4.
[2]Grabe,W.&Stoller;,F.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Reading.Harlow, Essex:Pearson Education(2002).
[3]Day,R.R.&Bamford;,J.Extensive Reading in the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