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采用GC—FID分析脂肪酸組分鑒別茶籽油質(zhì)量

      2018-09-10 12:36:48王興進(jìn)
      福建農(nóng)業(yè)科技 2018年5期
      關(guān)鍵詞:茶籽油玉米油菜籽油

      王興進(jìn)

      摘 要:茶籽油具有很高的經(jīng)濟(jì)價值,廣泛應(yīng)用于食品、醫(yī)藥、化妝品等行業(yè),因而茶籽油摻假鑒別與食品質(zhì)量安全息息相關(guān)。采用氣相色譜法結(jié)合氫火焰離子檢測器(GCFID)分析比較了茶籽油及其他10種食用油中的脂肪酸相對含量。試驗結(jié)果表明:茶籽油中主要含有油酸、亞油酸、亞麻酸、硬脂酸、棕櫚酸。其中油酸含量最大,達(dá)到79.97%,與其他低價植物油的油酸含量有顯著區(qū)別,該方法可以作為茶籽油摻假鑒別的依據(jù)。

      關(guān)鍵字:脂肪酸;組成;茶籽油;氣相色譜法

      DOI: 10.13651/j.cnki.fjnykj.2018.05.010

      Abstract: Tea seed oil is with high economic value and is widely used in food, medicine, cosmetics and other industries. Therefore, the adulteration identification of tea seed oil is closely related to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The relative contents of fatty acids in tea seed oil and other 10 edible oils were comparatively analyzed by GC-FI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ea seed oil mainly contained oleic acid, linoleic acid, linolenic acid, stearic acid and palmitic acid. The content of oleic acid, 79.97%, was the larges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other cheap vegetable oils, indicating that the oleic acid can be used as an indicator for adulteration identification of tea seed oil.

      Key words: fatty acid; composition; tea seed oil; gas chromatography

      茶籽油具有很高的經(jīng)濟(jì)價值,在日本、中國及一些歐美地區(qū),茶籽油廣泛用于食品、化妝品和醫(yī)藥行業(yè)。經(jīng)研究,茶籽油內(nèi)含多種低不飽和脂肪酸以及許多生物活性成分,因而具有抗氧化、抗癌、消炎、治療心血管疾病等諸多功能[1]。茶籽油與橄欖油具有相同的活性功能,被譽(yù)為“東方橄欖油”。市場上茶籽油、橄欖油都屬于價格高昂的植物油。在國內(nèi),許多不法商販為了提高經(jīng)濟(jì)利潤,常用低價油,如大豆油、玉米油、調(diào)和油等摻雜到茶籽油中。茶籽油摻假現(xiàn)象不僅引起專家學(xué)者的廣泛研究,同時也是食品執(zhí)法監(jiān)督部門普遍關(guān)注的問題。

      植物油的主要成分包括脂肪酸以及一些脂溶性維生素、植物性甾醇、生育酚、酚類物質(zhì)等[2-3]。茶籽油中的脂肪酸包括油酸、亞油酸、硬脂酸、棕櫚酸、棕櫚油酸、亞麻酸等。植物油中脂肪酸的組成分析主要是采用氣相色譜法或氣相色譜串聯(lián)質(zhì)譜法[4-6]。本研究采用氣相色譜法結(jié)合氫火焰離子檢測器(GCFID)對茶籽油及其他10種植物油的脂肪酸組成進(jìn)行比較分析。通過比較不同植物油中脂肪酸的相對含量,從而發(fā)現(xiàn)茶籽油和大豆油、玉米油等低價植物油的脂肪酸組成差異,可作為茶籽油摻假鑒別的參考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與試劑

      茶籽油和其他植物油(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葡萄籽油、葵花籽油、菜籽油、芝麻油、橄欖油、米糠油)樣品分別采自幾家大型超市。每種分別選擇4個批次的樣品。

      37種脂肪酸甲酯標(biāo)準(zhǔn)品,購自上海安普公司。

      1.2 試驗方法

      1.2.1 脂肪酸甲酯化 準(zhǔn)確稱取植物油50 mg于帶塞離心管,加入4 mL體積比2%的濃硫酸甲醇;80℃水浴2 h,冷卻后分別加入2 mL蒸餾水和正己烷;旋渦振蕩2 min,棄掉上層正己烷,并加入無水硫酸鈉除水。得到的脂肪酸甲酯樣品液利用氣相色譜分析。

      1.2.2 氣相色譜(GC)分析 氣相色譜儀Agilent 7890B 配有氫火焰離子檢測器(FID);進(jìn)樣口和檢測器的溫度分別為250℃和300℃。毛細(xì)管柱型號CD2560,規(guī)格100 m×0.25 mm, 粒徑0.20 μm(安普公司);載氣為氦氣,純度99.999%,流速為0.5 mL·min-1;分流比1∶60,進(jìn)樣體積1 μL。

      程序性升溫條件:初始以50℃保持10 min,以5℃·min-1逐漸升溫到175℃并保持1 min,以1.8℃·min-1逐漸升溫到210℃并保持8 min,以1.5℃·min-1逐漸升溫到215℃并保持5 min,以1.5℃·min-1逐漸升溫到230℃,保持5 min。

      通過比較37種脂肪酸甲酯標(biāo)準(zhǔn)品的保留時間,定量分析樣品中的脂肪酸含量。

      1.2.3 脂肪酸組分分析 茶籽油和大豆油、玉米油分別按2∶8、5∶5、8∶2比例充分混合,得到6種摻假茶籽油樣品。并利用氣相色譜法對其脂肪酸組成進(jìn)行分析。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不同植物油的脂肪酸組成分析

      采用GCFID測定,峰面積歸一化法定量鑒別茶籽油和其他10種植物油中的每種脂肪酸的相對百分含量。每種植物油分別采用4個批次的樣品進(jìn)行檢測,結(jié)果以平均值±標(biāo)準(zhǔn)偏差表示(表1)。結(jié)果表明,茶籽油中主要含有棕櫚酸(C16:0)、硬脂酸(C18:0)、油酸(C18:1n9c)、亞油酸(C18:2n6c)、亞麻酸(C18:3n3)等。其中,茶籽油和其他植物油中共有的脂肪酸包括棕櫚酸(C16:0)、硬脂酸(C18:0)、油酸(C18:1n9c)、亞油酸(C18:2n6c)。表1顯示,茶籽油和橄欖油的油酸含量顯著高于其他植物油;而茶籽油和橄欖油的亞油酸含量則顯著低于其他植物油。茶籽油和橄欖油的油酸(C18:1n9c)百分含量最高并且數(shù)值相近,分別為79.97%和79.03%;而大豆油、玉米油、葡萄籽油、葵花籽油、調(diào)和油、芝麻油、米糠油、花生油的油酸(C18:1n9c)含量僅有21.86%、26.99%、24.87%、31.90%、30.89%、39.34%、44.65%、47.73%。茶籽油和橄欖油的亞油酸含量相近,分別為7.34%和6.00%;而大豆油、玉米油、米糠油、葡萄籽油、葵花籽油、芝麻油、調(diào)和油的亞油酸高達(dá)51.97%、56.43%、44.65%、60.76%、55.87%、44.76%、45.34%。橄欖油和茶籽油的脂肪酸組成基本相似,二者同屬于高價格植物油,沒有摻假鑒別的必要。茶籽油與大豆油、玉米油、葡萄籽油、葵花籽油、調(diào)和油、芝麻油、米糠油相比,油酸(C18:1n9c)含量和亞油酸含量均有顯著區(qū)別。茶籽油和橄欖油的亞油酸、油酸含量沒有顯著區(qū)別。因此,通過比較油酸(C18:1n9c)的百分含量可以作為茶籽油摻假鑒別的依據(jù)。

      另外,茶籽油和菜籽油的油酸和亞油酸含量差別較小,但差異顯著。茶籽油和菜籽油的油酸含量分別為79.97%和61.32%;亞油酸含量分別為7.34%和18.89%。茶籽油中摻雜少量的菜籽油可能較難鑒別。不過,菜籽油中亞麻酸含量也比茶籽油高,含量差異顯著。因此,亞麻酸(C18:3n3)的含量可以作為輔助鑒別茶籽油中摻雜菜籽油的依據(jù)。

      2.2 模擬摻混茶籽油的脂肪酸組成分析

      市場上茶籽油的價格高昂,大豆油和玉米油價格相對便宜。茶籽油中最有可能摻雜這兩種植物油。為了進(jìn)一步驗證脂肪酸組成分析能夠用于茶籽油摻假的鑒別。本研究將茶籽油和大豆油、茶籽油和玉米油分別按照3個比例進(jìn)行充分混合(茶籽油含量分別為10%、50%、80%)。所得的模擬摻混茶籽油的脂肪酸組成采用氣相色譜分析,結(jié)果如表2所示。茶籽油和大豆油、玉米油的顯著區(qū)別在于,茶籽油中油酸含量高而亞油酸含量低。表2結(jié)果顯示,摻雜大豆油和玉米油后,模擬摻混茶籽油的脂肪酸組成明顯改變,主要表現(xiàn)為油酸含量顯著減小,而亞油酸含量顯著增大;摻雜的大豆油或玉米油越多,油酸含量越低,亞油酸含量則越大。

      3 小結(jié)與討論

      通過脂肪酸組成分析,比較茶籽油與其他植物油的區(qū)別,可以作為初步鑒別茶籽油摻假的依據(jù)。茶籽油與其他植物油相比,特別是與大豆油、玉米油等植物油相比較而言,油酸含量有顯著區(qū)別。橄欖油與茶籽油的油酸含量相近,但是二者同屬于高價格植物油,基本無需鑒別。而菜籽油的油酸含量也比較高,通過脂肪酸組成分析判別茶籽油中摻雜菜籽油可信度不高。特別是茶籽油中少量摻雜菜籽油時,判斷錯誤的可能性很大。但是有文獻(xiàn)報道,菜籽油中存在一種特有的芥子酸,可以作為進(jìn)一步判別茶籽油中摻雜菜籽油的依據(jù)[7]。此外,還有文獻(xiàn)報道,利用紅外光譜數(shù)據(jù)結(jié)合化學(xué)計量學(xué)手段對茶籽油摻假進(jìn)行鑒別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8-9]。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系統(tǒng)聚類分析法、隨機(jī)森林法等化學(xué)計量統(tǒng)計手段,可以更準(zhǔn)確的區(qū)分茶籽油和其他植物油[10]。而本研究的脂肪酸組成分析可以作為進(jìn)一步化學(xué)計量統(tǒng)計的基礎(chǔ)。

      參考文獻(xiàn):

      [1]蘇會雨,李濤.營養(yǎng)與保健油脂——山茶油[J].現(xiàn)代食品,2016,3(6):34-35.

      [2]沈建福,姜天甲.山茶油的營養(yǎng)價值與保健功能[J].糧食與食品工業(yè),2006,13(6):6-8.

      [3]MA L,CHEN Y. Analyzed Camellia Oil of Function Characteristics [J].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2009,25:82-84.

      [4]嚴(yán)曉麗,徐昕.氣相色譜法鑒別摻假山茶油定性及定量研究[J].食品工程,2011(2):47-49.

      [5]ZHANG L, LI P, SUN X, et al.One class classification based authentication of peanut oils by fatty acid profiles[J].Rsc Advances,2015,5(103):85046-85051.

      [6]彭思敏,吳衛(wèi)國,黃天柱.基于脂肪酸含量變化的茶油摻假判別[J].糧食科技與經(jīng)濟(jì),2013(1):30-32.

      [7]ZHANG L X,LI P W,SUN X M,et al.Classification and Adulteration Detection of Vegetable Oils Based on Fatty Acid Profiles [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14,62:8745-8751.

      [8]孫通,胡田,許文麗,等.基于UVEGA變量優(yōu)選的山茶油可見/近紅外光譜摻假鑒別[J].中國油脂,2013,38(10):75-79.

      [9]褚璇,王偉,趙昕,等.近紅外光譜和特征光譜的山茶油摻假鑒別方法研究[J].光譜學(xué)與光譜分析,2017,37(1):75-79.

      [10]張菊華,朱向榮,李高陽,等.近紅外光譜法結(jié)合化學(xué)計量學(xué)方法用于茶油真?zhèn)舞b別分析[J].分析化學(xué),2011,39(5):748-752.

      (責(zé)任編輯:林玲娜)

      猜你喜歡
      茶籽油玉米油菜籽油
      茶籽油的營養(yǎng)價值與保健功能
      基于電子鼻氣味指紋圖譜快速鑒別茶籽油
      玉米油精煉加工過程中營養(yǎng)及風(fēng)險指標(biāo)的探索
      中國食品(2021年11期)2021-06-23 21:15:50
      纖維素酶水酶法提取茶籽油的條件優(yōu)化及茶籽油成品分析
      基于回歸方程式定量定性分析茶籽油摻偽的研究
      TBHQ對菜籽油熱加工過程中的品質(zhì)影響研究
      中國油脂(2019年3期)2019-04-29 01:28:42
      基于全二維氣相色譜-飛行時間質(zhì)譜法鑒定冷榨菜籽油的揮發(fā)性風(fēng)味成分
      濕法消解-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玉米油中的鉛
      α-及γ-生育酚對玉米油回色的影響
      4
      苍山县| 凤城市| 两当县| 贵溪市| 龙游县| 定安县| 西丰县| 汉中市| 晋宁县| 开远市| 博客| 鹤庆县| 开远市| 台山市| 大新县| 秦皇岛市| 荔波县| 桑日县| 桦甸市| 高唐县| 通州区| 磐安县| 项城市| 云霄县| 交城县| 乌鲁木齐市| 咸宁市| 马边| 南澳县| 清丰县| 鄱阳县| 正宁县| 阿拉善右旗| 太白县| 景德镇市| 上饶市| 洮南市| 崇阳县| 金湖县| 如皋市| 东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