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藝復興是歐洲歷史上最為有名的思想文化運動之一,其產生的影響深入到了社會的各個領域。從文藝復興的具體發(fā)展來看,其在英國的傳播使英國的藝術發(fā)展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在英國文學和戲劇表現(xiàn)方面,可以稱之為世紀演變。本文就英國文藝復興戲劇的具體變化做分析,旨在探討英國文藝復興戲劇的發(fā)展性和進步性,從而對文藝復興的價值做更深入的了解。
關鍵詞:英國;文藝復興;戲劇
在歐洲發(fā)展史上,文藝復興是最為有名的思想文化運動之一,其對于歐洲的影響深遠且深刻,而且貫穿于各個領域。文藝復興起源于意大利,在不斷的發(fā)展過程中,英國成為文藝復興運動的后來居上者,在各個領域表現(xiàn)出了強勁的實力,涌現(xiàn)出了有名的人物。就戲劇發(fā)展來講,英國戲劇在歐洲戲劇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始于文藝復興,而完成這一改變的便是偉大的劇作家、文學家莎士比亞,其戲劇創(chuàng)作代表了文藝復興英國戲劇的最高水準,也完成了英國戲劇發(fā)展的世紀演變。
一、英國文藝復興戲劇的世紀演變分析
英國文藝復興戲劇的世紀演變主要指的是在文藝復興時期,英國的戲劇中出現(xiàn)了非常明顯的近代化思想,這對于傳統(tǒng)的戲劇創(chuàng)作來講是一種革新和改變。在文藝復興之前,整個歐洲處于黑暗的中世紀,宗教統(tǒng)治異常嚴苛,個人理念和自由思想的發(fā)展受到了嚴重的打壓,可以說,整個中世紀,歐洲處于思想禁錮階段。文藝復興肯定了人的價值和尊嚴,要求突破以神為中心的觀念,使其轉變?yōu)橐匀藶橹行??;谶@樣的思想基礎,英國的戲劇創(chuàng)作理念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在具體的作品中出現(xiàn)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這和中世紀作品中臉譜化的木訥人物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莎士比亞的具體戲劇分析來看,無論是奸商“夏洛克”,還是權力欲望膨脹的“麥克白”,其都是極其強大的自主思想,這是對個人意志的一種充分肯定。簡言之,英國文藝復興時期的戲劇實現(xiàn)了從“神”到“人”的轉變,這就是一種世紀演變。
二、英國文藝復興戲劇的近代化思想表現(xiàn)探討
英國文藝復興戲劇的世紀演變用一句話總結就是作品體現(xiàn)了濃郁的近代化思想,這種思想的體現(xiàn)是從三個方面做表現(xiàn)的:
首先,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將君主制視為最理想的政府組織形式,而且他們還有限制君主權利的普遍訴求?!熬龣嗌袷凇边@種思想在文藝復興時期被全面的打破,君主的權利不在至高無上,其也會受到約束,這體現(xiàn)了一種相對的公平,是近代思想的重要表現(xiàn)。此外,君主作為國家的代表,權利受限,但是其對國家的代表性意味卻十分的濃厚。在戲劇《約翰王》中有這樣的一段描述“我們英格蘭從來不曾,也永遠不會屈服在任何一個征服者的驕傲的足前,除非他先用自己的手把自己傷害?,F(xiàn)在,他的這些兒子們已經回到母國的懷抱里,盡管全世界都是我們的敵人,向我們三面進攻,我們也可以擊退他們?!边@部戲劇體現(xiàn)了濃濃的愛國情懷。莎士比亞將人們的愛國和忠誠巧妙的轉移到了國家的代表——君主身上。透過戲劇,可以看到文藝復興時期,國家已經被英國人視為了不可分割的整體。
其次,文藝復興時期的英國人表現(xiàn)除了強烈政治自由思想,這是英國近代化轉變的重要體現(xiàn)。具體分析文藝復興戲劇以及一些閔韌的作品,其對于個人專制是比較反感的,所以他們更多的希望能夠進行社會治理的群體參與。莎士比亞的作品《裘力斯·凱撒》中有這樣的闡述,“因為凱撒愛我,所以我為他流淚;因為他很幸運,所以我為他高興;因為他很勇敢,所以我尊敬他;但是因為他有野心,所以我殺了他”。從這段話的闡述可知,自由是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著追求的重要內容,阻礙人們追求自由就是人們的敵人,可以將其推翻。
最后,文藝復興時期的英國人,其思想中表現(xiàn)出了明顯的平等觀念,這對于英國的近代化發(fā)展來講是具有重大意義的。平等在封建社會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在近代社會,有了法律的約束和規(guī)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開始得到廣泛的傳播。文藝復興時期的英國戲劇宣揚的平等觀念,對于打破封建社會的束縛,構建自由的社會秩序具有重要的作用。就平等觀念的具體表現(xiàn)來看,莎士比亞在《無事生非》中有具體的闡述。
結束語:
綜上所述,英國文藝復興時期的戲劇表現(xiàn)出了強烈的近代化思想,這種思想是對歐洲中世紀封建社會思想的一種抗擊,具有強烈的進步性和發(fā)展性。英國文藝復興相比歐洲諸國,其發(fā)展較晚但是成果卻非常的顯著,這與戲劇近代思想的體現(xiàn)和戲劇的廣泛傳播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
參考文獻
[1]張俊芳.論英國文藝復興戲劇中的近代觀念——以莎士比亞戲劇為例[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5,33(5):115-118.
[2]段風麗.試析莎士比亞悲劇的文學特色及其對英國戲劇文學的影響[J].戲劇文學,2016(8).
[3]張玉雁.伊麗莎白時代與元明時代戲劇(曲)語言相似原因考[J].焦作大學學報,2016,30(2):32-34.
[4]肖雨.愛爾蘭文藝復興時期戲劇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云南藝術學院,2017.
作者簡介:
石晶(1980.02-),女,漢族,山東青島人,碩士,青島酒店管理職業(yè)技術學院基礎教學部,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學,應用語言學
(作者單位:青島酒店管理職業(yè)技術學院基礎教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