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洋
摘 要:《探戈歷史》這部作品最早是為長笛與吉他所創(chuàng)作的一首二重奏作品,這部作品標志了皮亞佐拉新探戈風格的誕生,同時也標志著探戈音樂達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皮亞佐拉在這部作品中將強拍弱化、弱拍強化,并且使用了大量的重音倒置的手法來豐富音響效果,更加突出了探戈音樂的音樂主題色彩。整部作品分為四個樂章,表現(xiàn)了探戈音樂的發(fā)展歷程。第一與第二樂章表現(xiàn)了探戈音樂的獨特風采,后兩個樂章,尤其是第四樂章,則是皮亞佐拉新探戈風格的濃縮展示,向人們宣布了探戈新風格的開始。
關鍵詞:《探戈歷史》 皮亞佐拉 演奏技巧 薩克斯
《探戈歷史》是皮亞佐拉最具有代表性的組曲之一,這部作品描述了貫穿20世紀的探戈的演變過程。作品的開始是在妓院,在這里探戈有著非常可愛、幽默的節(jié)奏和頑皮的精神。第二部分是在咖啡館,探戈的節(jié)奏變得更慢,設定的氣氛更為灰暗一些。到了第三部分是在夜總會,描述了舞廳里的探戈。第四部分標題是今天的探戈,作為整個套曲的最后一個樂章,皮亞佐拉并沒有延續(xù)前面三個樂章的標題形式,沒有給出明確的地點和年代,表現(xiàn)的是在一個相對寬泛的時間范圍內的場景,這個時期皮亞佐拉將探戈的藝術性提升到更高的層次。
全曲的創(chuàng)作靈感以探戈的音樂風格為主體,不規(guī)則的節(jié)奏處理方式形成了這種風格的主要要素。弱拍強化、強拍弱化在聽覺上形成了新的音響效果。他將古典音樂與爵士音樂進行了完美融合,將探戈音樂從最初通俗流行的舞蹈伴奏音樂提升為可以表達音樂深層內容的音樂形式。在阿根廷,皮亞佐拉被世人尊稱為“了不起的皮亞佐拉”。
第一樂章 青樓
這一樂章所表現(xiàn)的是在一個妓院內,各個階層的小人物聚集于此,人們內心充滿苦悶,有著各自的煩惱,還有警察去抓捕小偷的混亂場面。本是悲傷的故事,皮亞佐拉卻選擇用輕松歡快的音樂氣氛來詮釋這一樂章。人們即便生活苦悶,卻仍然在一起歡歌歡舞。輕巧歡快的吐音,描寫了人們舞蹈時輕快的腳步。皮亞佐拉選擇用一種比較輕松和俏皮的手法來描寫場景,整個樂章體現(xiàn)了幽默、詼諧的感覺。在樂章開始用了跳音的技巧,并運用了一定的重音后置的節(jié)奏變化,由弱到極強的變化更為明顯。在樂章中的第35小節(jié)和第39小節(jié)都運用了滑音技巧來描寫妓女曼妙的身姿,以此來表現(xiàn)她們的嫵媚。第70小節(jié)大量運用重音,并且使用了重音倒置來突出探戈的主題旋律,以此表示樂章即將結束。在樂章結尾處使用超高音來模仿吉他的撥弦技巧。
第二樂章 咖啡館
與第一樂章相比,這一樂章更像一首冥思曲,營造著一種靜謐感。這個樂章在速度上是很明顯的慢板,盡管未在樂章上明確地標示出來,但是在聽覺上給人一種浪漫的感覺,同時也更加富有藝術性。在咖啡館中,人們可以聽到不同樂隊的表演,他們可以花少量的金錢就在那里享受音樂,大家將自己希望聽到的探戈音樂寫在紙條上,再由服務人員傳遞給樂手,公共的咖啡館成為了熱愛探戈音樂的藝術家與愛好者的聚集地。樂隊中一般有兩個小提琴、兩個班多鈕手風琴、一架鋼琴、一個低音貝斯,偶爾會加上歌唱者。在這個時期,探戈音樂進入了一個低迷的階段,因此這個樂章以一種低沉和懶散的音樂風格開始,整體偏憂郁的色彩,速度上經常會有一定的變化,強弱對比非常明顯,音樂表現(xiàn)非常豐富。從第52小節(jié)開始,憂郁的小調轉為明朗的大調,預示著探戈音樂的新篇章即將開始。在此樂章的演奏中要注意力度的掌握,不可太重。
第三樂章 夜總會
在這一時期,探戈音樂逐漸拉開了新時代的序幕。由于受到不同國家音樂的影響,探戈音樂與各種風格的音樂元素相互撞擊,從而產生了新的音響效果。此時的探戈音樂帶有一些嚴肅性,這是一種全新的探戈形式的音樂,它更注重傾聽,而并非最初的舞蹈伴奏形式的探戈音樂。樂章開端寫明了“deciso”,意思為“堅定的”,因此整個樂章整體感覺非常有力量,并且運用了大量的重音和跳吐,非常具有彈性。樂章以歡快的氣氛開始,從第36小節(jié)開始,從大調轉為了小調,速度由快板變?yōu)榱寺?,通過速度的變化,來體現(xiàn)哀傷的情緒。此樂章運用了變換拍子的方式來體現(xiàn)情緒的變化,并且逐漸把音樂推向高潮。在第121小節(jié)運用了上滑音技巧,將音樂推向高潮并引向尾聲,最后以一種熱烈和輝煌的氣勢來結束這個樂章。
第四樂章 今天的音樂會
第四樂章預示著探戈音樂更美好的未來,探戈音樂將會得到全社會的接納。此樂章結合了很多的音樂元素,如巴托克音樂、爵士音樂以及很多現(xiàn)代音樂元素。在樂章最開始使用了大量的爵士元素,運用重音倒置的方法來體現(xiàn)爵士的搖擺感。在第5小節(jié)可以運用喉震技術,以體現(xiàn)爵士的特色。從第63小節(jié)到第70小節(jié)選擇運用彈舌技術,這樣做可以使現(xiàn)代音樂元素得到更大的發(fā)揮。第91小節(jié)6/8拍與4/4拍頻繁交替使用,突破了傳統(tǒng)音樂的特點,體現(xiàn)出了對現(xiàn)代音樂的大膽嘗試,與之前的風格相比有較大變化。另外,音量上差異非常明顯,層次對比十分強烈,經常由弱到極強再到突強,這種在音響效果上強烈的差異和對比,使聽眾感受到了強大的、從未體驗過的聽覺沖擊。此樂章需要注意加強單吐技術的速度,甚至在速度達到140以上時還要運用到雙吐的技術。
皮亞佐拉可以稱為探戈音樂風格的最優(yōu)秀的魔法師,他勇于突破傳統(tǒng)音樂不斷重復主題和節(jié)奏變化單一的特點,通過滑音、重音倒置、吐音、強弱對比達到更理想的音響效果。他在探戈音樂風格上進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革命,巧妙地將爵士音樂和現(xiàn)代音樂元素與古典音樂結合在一起,碰撞出了新的靈感。他帶來了新探戈音樂的新時代,也為許多作曲家和演奏家打開了另一扇窗,讓人們明白了探戈音樂并非只能是一種舞蹈的伴奏音樂,它可以成為在舞臺上獨立演奏的音樂。
《探戈歷史》是探戈風格音樂有較大影響力的作品之一,為古典薩克斯音樂的發(fā)展提供了一種新的方向,激發(fā)和引導了許多作曲家和演奏家對新探戈音樂的熱情。
參考文獻:
[1]陳軍:《阿斯多爾·皮亞佐拉和他的探戈音樂》[J],《音樂探索》,2007,(02):72~75
[2]袁佳:《阿根廷音樂初探》[J],《音樂探索》,2004,(04):88~94
[3]倪佼:《皮亞佐拉新探戈音樂的創(chuàng)作特征》[J],《大舞臺》,2014,(08):149~150
[4]楊博華:《皮亞佐拉探戈音樂初探》[J],《音樂創(chuàng)作》,2013,(08):171~173
[5]金鑫:《皮亞佐拉的探戈音樂》[J],《大舞臺》,2011,(09):79
[6]常林,朱泓:《皮亞佐拉音樂創(chuàng)作中的探戈元素歷史淵源與風格特點之探》[J],《音樂創(chuàng)作》,2014,(08):172~174
責任編輯 李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