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應興
【摘 要】賞識教育在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的順利實施,有利于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價值,對自己有不斷的新的認識,從而不斷的完善自我,最終成就真正的自己。
【關鍵詞】小學語文 賞識教育 作用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9.100
語言教育初級階段,不僅要注重學生的語言知識能力,還要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引導學生對語文的興趣,激發(fā)他們學習語文的動力。所以,我們把賞識教育引入了課堂教學中。賞識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對學生的學習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賞識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從而使學生能夠愛好學習。
一、賞識教育對小學語文教學的作用
(一)賞識教育能夠激發(fā)小學生的潛能
相較于中學生、大學生來說,小學生無疑具有無限的潛能可以開發(fā),而對于小學語文教育來講,開發(fā)小學生潛能也是其教育的主要目標之一。但是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中,教師只能夠通過故事、課文等內容來一點點的激發(fā)小學生的潛能,但是通過賞識教育,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進行鼓勵、夸獎,然后讓小學生自己來挖掘自己內在的潛能,這是賞識教育的重要價值之一。除此之外,對于小學語文教育來講,其還要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塑造學生的思維能力。而即便是小學生擁有非常良好的可塑性,這些內容如果說單靠教師來塑造的話也是非常困難的。但是賞識教育卻能夠有效的推動學生進行自我創(chuàng)造、自我思考。譬如說在進行醫(yī)生類課文講解的時候,教師應該積極的鼓勵學生去對一些關于醫(yī)學領域的常識進行了解,特別是在互聯(lián)網(wǎng)如此發(fā)達的情況下,應該鼓勵學生學會采用一切方式來獲得自己想要信息,然后在學生通過自己的了解掌握一些內容之后,教師再進行補充,并肯定學生之前在收集資料過程中的努力,鼓勵學生對相關的問題提出見解,無論對錯,這樣學生不僅能夠學會如何去達到自己的目的,同時也會在未來的學習過程中更加積極努力。
(二)營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
其實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教學環(huán)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一般來講,中學教育大多都是應試教育,在這個時期,學生都在為了升學而奮斗,所以對于教學環(huán)境的需求并不高。而大學時期,學生在自主性偏高,學生在大學中更多的是學會如何與社會接觸,如何與人交流,所以對于教學環(huán)境的需求相對更低。但是小學教育不同,它需要學生與教師之間存在親密的關系,這樣小學生才能夠與教師之間進行課堂的互動,才能夠更好的激發(fā)小學生的各種能力,挖掘小學生的潛力。尤其是語文這種相對來說主觀性比較強的科目,每一個小學生的視角不同所展現(xiàn)出來的語文教育的效果也不盡相同,但是教師通過賞識學生的各種想法,能夠更好的推動所有的小學生都能夠認真的、積極的學習,并且樹立良好的思維模式和自信,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和諧互動,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這是賞識教育對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作用之一。
二、賞識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
1.教學觀念上的轉變。中國自古以來的傳統(tǒng)教育方式都遵從“師道尊嚴”,這種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使得學生對教師與生俱來就有一種敬畏感,而且,這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也起到了嚴重的限制作用。因此,教師應該改變自己在學生中威嚴的形象,要以真誠的微笑來面對小學生,以滿腔的熱情來感染小學生,消除小學生心中對老師的畏懼。課堂上,教師要以欣賞的眼光來打破小學生的羞澀,讓小學生自信心增強。曾經(jīng)有位詩人對賞識教育做出了最好的詮釋:“如果一朵花不美,就請欣賞它的葉子;如果葉子不美,就請贊美它的枝干;如果枝干不美,就請贊嘆它的根基;如果根基也不能使你產(chǎn)生情感的沖動,那么你總該為它是一株蓬勃的生命而謳歌。”
2.教師應該利用賞識教育來激活課堂教學。課堂為學生和教師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是賞識學生的一個主要場所,有助于小學生自信心的培養(yǎng)。課堂可以體現(xiàn)教師和小學生的生命力,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引導:教師要賞識性地批閱小學生的習作,堅持賞識教育理念。教師要尊重小學生的成果,小學生習作是一項比較有難度的作業(yè),教師不要挫傷小學生的自尊心。所以,教師要充分肯定小學生的作文,即便是再差的作文,也要“從沙里找出金子”。教師要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小學生的作文,找到其閃光點,進行評價欣賞。教師要引導學生用賞識的心態(tài)去看待身邊的事物。寫作就要求學生用細致的眼光去觀察生活,去發(fā)現(xiàn)環(huán)境的優(yōu)美,然后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記錄下來,進而對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是很大的提高。賞識就像心中的陽光,這縷陽光會照亮心里的每個角落,亮化人生。
三、賞識教育的原則
(一)精當?shù)闹笇?/p>
賞識一定要防止過于籠統(tǒng)模糊的傾向,不能盲目、隨意。對于學生反饋的信息,教師要善于扮演“公正法官”的角色,及時“評判”,從而使學生能對自己的學習效果和能力有一個科學的估計,進而明確努力的方向。我們常聽教師說“你很可愛”、“我很喜歡你”,諸如此類的“賞識”語句沒有明確的指向性,沒有讓學生明白“你什么地方做得好,讓人感覺很可愛,值得我喜歡”,學生也許會感到高興,但絕對盲然。因此,這種賞識也就失去了它應有的效力。有位教師讓學生朗讀課文,完了只是“讀得很好,再接著讀下一段”,如能換成“你讀得響亮流利,很好。如果能放慢語速,尤其是讀第二句話時語氣舒緩一些,就更好了?!边@種評價,一分為二,針對性強,不僅會使學生了解自己朗讀的優(yōu)點和不足,還會讓他們感到一種受關懷后的溫暖。
(二)強烈的啟迪性
賞識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手段,它可以放飛學生的思維,開發(fā)他們的智力,挖掘他們的心理潛力。賞識不僅應該讓學生感到興奮,更應該給他們以啟迪。一位學生作文中用水晶比喻小弟弟的眼睛,教師給予很高的評價“比喻恰當貼切”,問“為什么”,學生回答:“透明嘛,說明小弟弟的眼睛亮。”這固然不錯,但不夠全面,這位老師沒有忙于作評價,而是又問:“那為什么不用玻璃呢,它不也透明嗎?”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從而悟出這個比喻形象地表現(xiàn)了孩子心靈的純潔與可貴。
總之,從某種角度來說,賞識教育是一種找感覺的教育,就是說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尋找到對自我的一種肯定,是一種心理上的體驗。教師在教學中要用愛去感染、去贊美、去肯定小學生。在人的成長過程中,需要被別人肯定和贊美,從而來戰(zhàn)勝自己心里的那份恐懼,獲得一種安全的感覺。賞識教育就是一種培養(yǎng)自信心極為有效的辦法。
參考文獻
[1]姜建輝.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賞識教育[J].新課程:下,2014.
[2]鄭少華.賞識教育在小學語言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教育出版教育研究中心,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