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克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是一門抽象性、科學性和思維性都較強的學科。如果課堂教學缺乏活力,那么該課程就不可避免的帶有枯燥性。因而教師想要擁有高效融洽的課堂,需要適當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活躍性,同時教師運用多種方法激發(fā)課堂氛圍以達到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目的。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 高效教學 提高質(zhì)量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9.125
高中思想政治因它自身抽象性、科學性和思維性的特點使得本學科的教學存在一定的困難,很多教師教學課堂沉悶,學生學習乏力,進展性不大。因而如何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質(zhì)量問題便成為了教師一直關心且試圖解決的重大問題。
一、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質(zhì)量的意義
(一)有利于提高教師教學技能
高中思想政治本身極具抽象性與科學性的特點,這對教師而言是一個極大的挑戰(zhàn)。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若只注重與教材聯(lián)系,將教學重點放于教材講解之中,那課堂不可避免的將會沉悶枯燥乏味,學生學習進展也將極其緩慢。而教師只以經(jīng)驗教學,簡單著眼于教材,則對其教學技能提升的作用微乎其微。此門課程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也將陷入舉步維艱、寸步難行的艱難境界。然如若教師結合此門學科特點靈活教學,多方法教學,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那么學生學習將平步青云,同時教師的教學技能更將得到質(zhì)的提升。
(二)有利于減輕學生學習壓力
高中學習本就極具壓力,課程多,學習時間長,學生競爭壓力大。學生如果不能高效率的學習,那么對學生的沖擊是難以想象的,壓力過大會導致學生負面情緒增多。而教師如果能根據(jù)學生此階段的心理特征,制定適合學生學習特點的教學方法,采用學生樂于接受的教學方法,那么學生學習壓力自然而然就會減弱。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培養(yǎng),其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被激發(fā),成為學習的主體。那么課堂氛圍,師生關系自然就融洽了。學生成為學習主體,主動接受學習,學習的效率自然提高,學習壓力自然減少。
(三)有利于增強學校的學科優(yōu)勢
一個學校意欲長足發(fā)展,那么教學成績、教學質(zhì)量、升學率、口碑等都須得被學生家長等認同并贊賞。那么這些贊賞的得來須得從多方面來實現(xiàn):學校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勤快學習,教師兢兢業(yè)業(yè),教學優(yōu)勢明顯。而學校某一學科的教學質(zhì)量擁有明顯優(yōu)勢,那么學校的學科優(yōu)勢也會得到增強。政治學科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對于學生學習壓力的減少是明顯的,同時對于學校學科優(yōu)勢建設的作用也是難以忽視的。
二、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質(zhì)量的有效措施
(一)堅持引導學生成為學習主體
在現(xiàn)階段教育制度的影響下,教師習慣代替學生成為主體,對學生進行灌輸性教學,而學生缺乏學習主動性,成為被動學習者,被動的學習。因為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并不深,能夠掌握的大多是教師灌輸?shù)闹R點。而學生的學習應是重視深度,主動接受,主動學習。只有如此,學生才可以適合自身的方法熟練且記憶深刻的掌握知識點,并且結合實際多加練習。那么在以后的學習中,學生自然可以結合實際舉一反三,以達到活學活用的效果。
學生被動學習的現(xiàn)象是教育制度所造成的一種敗相。但是教師在新課標標準的要求下,應改變教學觀念,引導學生成為學習主體。教師教學方法改變,課堂氛圍自由融洽,在這種現(xiàn)象下,學生學習壓力將會減小,學習動力相應增強。如若這些改變是長久的,那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然而然就會增強,對于政治課程學習的喜愛程度也會加深。長此以往,學生在有趣課堂的調(diào)動下,主動學習,積極探索,學生自然成為學習主體。
(二)注重提高教學技能與改革教學方法并舉
高中思想政治教師的教學方式多年來未曾有過大刀闊斧的改革,教師向來以教材為主,灌輸式教學方式為重要方法。課堂中教師是主體,學生被動接受學習。教師的教學缺少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與此同時,教師沒有與時俱進更新思想政治課程教學觀念。從《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要求和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制定的新課程標準出發(fā),思想政治學科教學的目的就是從適應社會發(fā)展和學生成長需要出發(fā),承視和加強思想品德教育,使之成為一個適合社會的獨立個體。教師需要改變自身教學思維,優(yōu)化教學方法,讓課堂更適合學生主動學習。
首先,教師要有與時俱進的教學觀念,不斷完善自身,拒絕一成不變的教學。在新的時代,新的教學要求下,教育更加注重學生思維,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同時教師讓位,讓學生成為學習主體。因而教師必須大膽進行教學改革,要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到政治課程的學習是有趣的,有活力的,而不是枯燥乏味無意義的。讓學生在快樂積極學習政治的過程中成績得到提高。其次,教師應采用靈活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在主動探索中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多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疑問并且自己解決問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同時教師應采用生動、直觀、有趣的教學方法,讓政治課堂生動有趣,引導學生創(chuàng)設情景,主動學習。最后,教師可以建立輕松自由的課堂環(huán)境,讓學生積極活躍發(fā)言,同時引導學生抒發(fā)不同的觀點以加深對知識點的印象。
(三)注重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發(fā)揮家庭教育的輔助作用
學校根據(jù)新課程標準進行改革,以求適應現(xiàn)代化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但是目前很多家長思維仍舊難以適應新教育需求。家長仍舊以舊傳統(tǒng)觀念看待教育,看待學校。學生須得老老實實學習,教師仍舊得一板一眼教學,教學風氣不得改變。很多家長在看到學校新課標改革的教學模式時,都態(tài)度堅決的抵制。他們認為新課標放松了學生成績的看管,課堂氛圍不適合學習。
家長思維大都停留在以前的老式教育方式時期,一時難以接受改革后的教育方式。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多注意同家長聯(lián)系,溝通,家長有何不清楚之處,教師要積極耐心的為家長解惑。并且多向家長交流學生每個階段的學習情況,心理狀況,讓家長對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有了解。從而達到家校共育的目的,讓學生、家長、學校三方面都彼此有了解。如此家長對于新課標改革的抵制情緒將會降低,教師課堂改革的進度也將增快,此舉有利于教師教學,學生學習,家長支持。
三、結束語
高中階段的政治是一個極具挑戰(zhàn)的科目,因其學科自身所帶有的科學性、抽象性與思維性等特點,這讓教師教學有壓力,同時學生學習也力不從心。為了給學生的學習減少壓力,教師應從多方面提高教學質(zhì)量,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成為學習主體,從而為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