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瑤
摘要: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征,這種個體差異會為教學工作帶來困難,但也為教學工作提供了更多的選擇,能使課堂教學增添更多的趣味。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針對性的選擇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充分調動主觀能動性,有效開展自主教學。本文對體育課程當中學生的個體差異與自主教學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學生個體;差異;體育課;自主教學
體育教學中要正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很多學生在某一個項目上表現(xiàn)出來弱勢,但是在其他體育項目當中這種弱勢便會明顯的減少。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開展自主學習,以自己的興趣和實際身體情況,選擇最為適合自己的體育活動,從而在積極主動的參與過程中,提高自身體育能力。
一、開展個體差異與體育課自主教學的意義
傳統(tǒng)體育教學具有高度的計劃性與組織性。例如,田徑教學中教師開展技能教學時,需按照教學的要點和推進流程設計整個教學過程,這就能在教學計劃實施的過程中,實現(xiàn)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在進行示范講解的時候,學生只能做機械模仿,但是師生之間的交流較少,所以整個教學情況把控不足,只有簡單的信息傳遞,學生沒有更多獨立學習的時間,使教學的實施目標不清晰。但是在教學的時候按照統(tǒng)一的教學步驟實施教學活動,會有部分學生不能緊跟教學進度,導致教學信心缺失。體育新課程能對競技化的教學體系進行改變,也能強化教學的內容與學生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在關注學生興趣與經驗的同時,能讓學生養(yǎng)成終身進行體育學習的良好習慣,以改變學習內容與學生現(xiàn)實生活脫節(jié)的情況。教學活動期間致力于提升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也要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其實對于青少年而言,體育興趣是他們體育學習積極性的重要表現(xiàn),在素質教育活動全面實施的今天,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意識十分必要,讓學生具有主動參與體育鍛煉的良好意識,對學生今后的身心健康發(fā)展而言意義重大[1]。
二、探究學生個體差異與體育課的自主教學實行的有效方法
1.激發(fā)學習動力
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開展自主探究。首先,教師要在課堂教學當中,結合教學目標對學生提出活動要求,學生開展自主思考,尋找有效開展活動的方式,從而通過學生自主完成活動的過程,提高學生的能力,以活動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知識學習的動力。其次,當課堂活動結束之后,教師要對學生的活動成果進行總結,讓學生能夠對活動過程中有不足進行清晰的了解,并對活動當中所展現(xiàn)出來的創(chuàng)新能力有深入理解,在以后的學習當中不斷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例如,在進行耐力跑訓練時,女生普遍對于這一項目非常反感,因此教師需要加以積極引導。首先提出目標任務,讓每一個學生都按照自己所能夠承受的身體強度完成1000米跑,不進行時間要求。其次,教師要向學生表明這項活動的教學目標不僅是要鍛煉學生的耐力,同時也是讓學生提高自身吃苦耐勞的精神,讓學生能夠提高自身意志力。教師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討論,找出如何完成這項活動方法。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出自己的意見,例如采用越野跑或者變速跑等等。為了提高學生的參與性,讓學生得到足夠的動力,教師可以在校園內設置一些標志,讓學生在校園當中進行尋找圖標的比賽?;顒娱_始時,教師要讓學生自由尋找,以學生尋找到的圖標的實際數(shù)量決定是否將其余圖標的大概方位提示給學生,讓學生在這種游戲的模式下得到足夠的學習動力[2]。
2.主動探究
教師在教學指導下開展教學活動,需要在教學目標的確立下,指導教師進行思考討論練習,然后在教學啟發(fā)完成后,在進行練習,以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籃球課練習中,若單獨的進行傳球和接球是非常枯燥的,所以教師可以開展有趣的趣味籃球活動,讓學生在活動自己找尋籃球接球和傳球的技巧,并自己思考如何能將這種技術融入到籃球練習中。學生在進行籃球了活動的時候,自己開展“Z”字的傳球路線和聽球反應傳接球的方式,通過分組練習中,每組都總結一定的方法,然后各個小組之間開展競技賽,以更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學生明確自己的能力水平。在此階段中,為讓練習更符合實際需求,就要讓學生的個性化能力得到發(fā)展,從而以提升學生的體育創(chuàng)新能力。
3.主動學習
教師可以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開展自由鍛煉。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造成自己最為感興趣的體育活動,確立學生的學習目標。之后,教師要組織學生,讓學生以興趣小組的形式研究如何開展練習。在學生自主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活動方式,以及技巧使用規(guī)范等進行指導人,讓學生能夠高質量地完成練習。例如,教師可以將提高敏捷性和反應能力做為教學目標,讓學生自由設計練習方式。男生群體普遍會以足球、籃球比賽的活動為主,女生群體當中則會以乒乓球之類的活動為主。這些活動都是學生在思考之后根據(jù)自身興趣所選擇的,因此當活動確定之后,開展的過程中便會非常的順利,學生將會非常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當中。這種教學形式能夠將興趣教學、自主探究等等有效教學模式相結合,讓學生充分調動自身積極性,在體育活動當中更好地將自身潛能調動起來,在積極參加的過程中得到更好地鍛煉自身體育技巧,讓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提高,讓學生的體育能力得到提高。學生在體育活動當中得到了快樂,便會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體育鍛煉當中,形成終身體育意識[3]。
結束語:體育教學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具有終身進行體育鍛煉的意識,所以體育課程教學中學生需要具有自我鍛煉的能力,更要具有自主學習的素養(yǎng)。新的課程標準下,要求教學不能僅停留在表面,更要在教學方法上給予適度的指導,爭取給學生一定的學習自由度,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發(fā)現(xiàn)、探索,從而能突出學生的主體性,也能發(fā)展學生的個性,進而讓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不斷地深化。
參考文獻:
[1]房春華.差異化游戲活動在初中體育與健康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4(23):45-47
[2]朱燕紅.如何在體育教學中關注學生的個性發(fā)展[J].好家長.2015(30):78-79
[3]陳恩來.關注個體差異,促進學生發(fā)展——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體育差異性教學初探[J].新課程(中).2015(30):78-79
(作者單位:江西省撫州市黎川縣黎川一中34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