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愛云
摘 要: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知識,學會學習的方法。新課改推行了,對學生的學習壓力要求減輕負擔,對教學的效果要求更高了,用一個不恰當?shù)谋扔鳌扒蓩D要為少米之炊”,在這種教學形勢下,如何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所有語文老師必須解決的課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對象是小學生,語文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漢語是我們的母語,語文學習的就是漢語,每個學生都是有一定基礎的,在一張白紙上畫圓,很簡單,如何在一張非白紙上畫圓,則是需要我們進行深思和探索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時間短,但是學習的知識量還是很豐富的,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把所有知識教學完成,促進學生了解掌握,要求我們必須大力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小學語文課堂的特征
小學語文課堂,由于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個人沒有形成自己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習的過程中也缺乏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對于學習的概念還比較模糊。一是心理落差?,F(xiàn)代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家中都是由專人帶養(yǎng),有的家庭甚至是全家圍繞著他一個人轉(zhuǎn),孩子在家庭中所受關注極高,但是在學校,進入了集體生活,表現(xiàn)不是很突出的學生,個人所受關注度比較低,部分孩子心理有落差,對于學習有抵抗心理。二是知識基礎差。現(xiàn)在的孩子說他基礎差,可能真的不對,對于現(xiàn)代科技產(chǎn)品,現(xiàn)在孩子玩的是相當?shù)氖炀?,一部手機拿在手里,一會就玩得很熟練。這個知識基礎,指的是自我學習的知識基礎,教學不同于娛樂,沒有游戲那么吸引人,甚至有些時候有些枯燥,學生不懂學習,容易產(chǎn)生畏難情緒。三是教學形式僵化。新課改在推行,但是在具體實施中,部分教師的觀念并沒有完全轉(zhuǎn)變,尤其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部分教師對新事物的運用不熟練,不能充分發(fā)揮它的功能,教學形式上,還是走的老路子,對學生的吸引力不夠。
二、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途徑
小學語文課堂,是學習打基礎的階段,如何在新課改新要求的環(huán)境下,高效地開展教學,是很多語文教師探討的課題。
(一)豐富教學內(nèi)容。新課改以來,小學語文教材內(nèi)容涉及面很廣,但是在文章的截取上,都是截取了文章的精華部分,內(nèi)容的完整性不夠,學生在學習的時候,雖然能夠?qū)W習到一些精華的知識,但是這些知識是片面的,沒有完整性。文章的精華也是需要放到整篇文章,通過內(nèi)容的比較,才能體現(xiàn)出精華的奧妙來。語文教材的容量有限,不可能把全部的內(nèi)容都選錄進去,只能錄入精華部分,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要想更好地理解教材內(nèi)容,就需要對文章有全面了解,這個就需要教師在備課的時候,把教材之外的內(nèi)容補充完整,填充到教學內(nèi)容中去,通過全面豐富的內(nèi)容,讓學生更加全面地認識教材,深入對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消化,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二)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小學課堂氣氛相對是比較活躍的,教師進行提問,學生的反應是很強烈的,回答問題也是積極主動的。但是,教師在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增強教學互動性的時候,要注重教學形式的組織方式,一定要緊密結合教學內(nèi)容,切勿只是為了增強教學氛圍,而忽視教學內(nèi)容的融入,造成學生上課熱鬧,考試迷茫的尷尬局面。在小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備課期間,要充分熟讀教材,深入掌握教學內(nèi)容,對教學內(nèi)容要能融會貫通地使用,在授課過程中,根據(jù)不同的教學組織形式,恰如其分地把教學內(nèi)容融入進去,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中,跟隨教師的思路,學會新的知識,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三)提升自主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就會有自主學習的內(nèi)在動力,驅(qū)使他們?nèi)プ非蟾嗟闹R,課堂教學上的內(nèi)容再豐富,也只有40分鐘的時間,不可能滿足學生那旺盛的求知欲望。為了獲取更多的知識,學生就會自己積極主動地去學,去探索語文世界的奧秘。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對學生的興趣引導,通過講述語文的趣聞軼事,歷史名人的故事典故,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喜歡上語文,熱愛上語文,有了對語文的熱愛,就會主動去學習、去研究、去探索。
三、教師要注重個人素質(zhì)提升
教師,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實施者,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起到主導性的作用。教師素質(zhì)能力的高低和全面性,直接影響教學效果所能達到的層次。新時代的教學要求,給教師的能力素質(zhì)也提出了新標準新要求,作為小學語文教師,不但要會教學,還要懂教學,對于現(xiàn)代教學技術手段必須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在教學方式方法上,要思路清晰,運用嫻熟,能夠駕輕就熟地駕馭課堂教學。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緊跟課改的步伐,立足本質(zhì)教育崗位,深化教育思想,內(nèi)化為自身前進的思想引導,不斷地去自我革新,自我提升,全面增強個人素質(zhì),以更加優(yōu)秀的素質(zhì)來完成教學工作。
小學語文是語文學習的一個起步階段,是引領學生走進語文學習的必經(jīng)之路,作為小學語文老師,要以時不我待的精神,積極探索科學的教學方法,努力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王淑梅.小學語文有效性教學現(xiàn)狀及解決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1):145.
[2]趙英梅,許先花.基于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小學語文有效性教學[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19):42-43.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