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艾婧 徐斯茵 胡琳珊 王樂韻
摘 要:網絡的過度使用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尤其對青少年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心理影響更甚。本文通過問卷調查形式研究上海市青少年上網的狀況,從社會-家庭-心理因素分析網癮的危害和影響因素,從而為網癮者提供可能的干預措施。
關鍵詞:青少年;網癮;危害;問卷調查
一、什么是網癮
目前的社會層面上,對于網癮的概念和認知以及對網癮的干預和處理等方面比較模糊,概念不統(tǒng)一。準確來說,網癮應該稱之為“網絡的過度使用”,或者稱為“網絡濫用”,也有學者稱之為“網絡的病理性使用”。
就像飲酒、看小說、打游戲一樣,有時候會過度的使用和依賴,如酒精依賴、病理性的賭博、習慣性消費購物,這些都跟網絡成癮有很多類似的基礎和過程。
當今社會網絡使用非常普遍,網絡已經成為工作、學習和生活的一部分,真正的成癮的網絡濫用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當然并不是一上網就會成癮,一上網就是過度使用。我們不必過度宣傳網絡的危害,而是要鼓勵正常和健康的去使用網絡。
二、為什么要研究網癮
隨著世界科技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網絡,因而網癮已經成為現(xiàn)代生活當中經常碰到的一種現(xiàn)象。尤其對于青少年中小學生來說,他們年齡較小,缺乏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往往沉迷于網絡上的虛擬世界而不能自拔。目前,從新聞、日常生活及其他渠道獲得的消息中可以了解到,網癮已對部分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心理造成了重大的負面影響,在我們身邊就有很多活生生的例子,當學生已經網絡依賴后,即使家長和老師在后來極力防范和制止,很多學生們我行我素,對師長的教育不管不管,不能從根本上戒除網絡的過度使用?;诖?,為了給學生和家長帶來一些理念上的認識,我們決定逐步系統(tǒng)探究,從現(xiàn)象入手,揭示網癮的危害和原因,希望能幫助同學們和家長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研究網癮危害的意義
網癮的危害影響大范圍廣,幫助網癮者戒除網癮癥狀非常重要。以前醫(yī)學上曾用腦功能區(qū)毀損方法治療網癮者,由于效果不佳,并發(fā)癥較大,目前已經棄用;也曾出現(xiàn)成立一些所謂的網戒中心,如過去有報道楊永信事件中的“電擊療法”,最終不僅未能幫助患者戒除網癮,還造成其它嚴重的身心損害。由于很多家長不清楚正確的網絡戒癮方式,致使青少年學生遭受的嚴重影響。因此我們通過研究網癮對青少年中小學生帶來的危害,希望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一社會問題提供幫助。
四、研究過程
1、首先收集關于網癮背景知識的資料,了解網癮的準確定義,以便對網癮有較準確的理解。
2、我們查看了有關網癮的一些社會新聞和專業(yè)性的文章,閱讀了相關參考文獻:。
3、我們課題組制作了一份調查問卷,在上海市青少年人群當中隨機網絡問卷調查,并統(tǒng)計整理相關數(shù)據(jù)。
4、我們通過對數(shù)據(jù)的分析并向心理/醫(yī)學方面的專業(yè)人士的咨詢和指導,得出最終結論并進行分析討論,為以后的干預打下基礎。
五、研究報告結果
本次調查,收到有效問卷104份,其中,女性占68%,男性占32%。工作日每天上網時長調查結果顯示,9.62%不上網,16.35%上網時間小于1小時,上網1-2小時者占18.27%,上網2-3小時者占21.15%,上網3小時以上者占34.62%。上網目的中,61.39%與學習有關,看影視劇占70.3%,打游戲為55.45%,看小說占35.64%,社交74.26%。問卷調查學校組成:知名市重點中學占19.8%,一般市重點中學22.77%,區(qū)重點中學31.68%,普通中學8.91%,其它占16.83%。上網地址中,在家上網比例最高,達到87.13%,其次是在學校上網,占45.54%,在路上、隨時上網及網吧分別占40.59%、37.62%和7.92%,說明大多數(shù)人都會在家上網。家庭是否獨生子女中,67.33%為獨生子女,13.86%為僅和父母一方生活。對網絡過度使用不利影響問卷結果,認為影響學習成績者占44.55%,影響生活習慣占38.61%,影響身體狀況占33.6%,影響家庭關系占19.8%,14.85%認為影響社交生活和性格,其他占24.75%。
六、對于研究報告的分析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青少年學生網絡過度使用者中,收到影響最大的選項是學習成績,接近半數(shù)學習受到一定程度影響,上網者中男生主要沉迷于打網絡游戲、聊天等,而女生多數(shù)看網絡小說、娛樂節(jié)目和影視劇,不僅在家占據(jù)了大量學習時間,而且也影響在學校的聽課效率,思想不易集中,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下降,即使在課堂上,興趣點也仍聚焦在網絡世界中。同時,網絡過度使用也會打亂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節(jié)奏,尤其是上網3小時以上者,相關的腦中樞系統(tǒng)受到抑制,引起食欲下降,消化功能減弱,睡眠質量差,部分青少年晚上易做夢、夜間易驚醒;體育運動意向明顯減弱,不愿意活動或外出交往,長時間后會導致較差的身體狀況和心理疾病。然而,只有19.8%被調查者認為長時間上網會影響家庭關系,說明現(xiàn)在的青少年普遍對家庭關系比較滿意,從另一方面來說,也可能說明家長在控制網絡過度使用方面有失控的傾向,對于控制網癮,除了青少年學生本身需要加強自我控制外,家長應該多加教育、承擔責任和監(jiān)督。
從問卷調查結果了解到青少年學生除了在家上網,排第二位的上網點是在學校,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學校網絡開放程度影響青少年上網時長的主要因素之一,開放程度高的學校,學生上網時間必然延長,增加了不健康上網的機會和風險,對網絡過度使用者的干預起著負面影響,甚至困難引起部分網癮者無法戒除或者再次過度使用,所以學校應該嚴格控制公共網絡開放,大大減少在校上網機會,對青少年學生們的學習和生活起到積極的作用。
有研究認為,網絡過度使用者可能還與周圍環(huán)境有關,如青少年學習成績不佳,沒有得到家長和老師的及時正確積極引導,學生不能掌握提高成績方法,就可能會從網絡內尋找內心安慰和平衡,進入虛擬世界后,會過度長時間使用網絡而不能自拔;當然,從心理學角度發(fā)現(xiàn),個人心理因素也會影響網絡使用時間,尤其對內向、不善交往的同學,可能不愿意與同學和朋友交流,同時家庭和親友關心不夠,也會增加網絡使用時間。我們對這類青少年需要從心理和社會多角度和多維度關注和關心,讓他們感受現(xiàn)實社會和生活的美好,會有助于他們早日解除網絡過度使用。
總之,通過本研究,我們初步了解對于網絡使用時長,既有個人的因素,也有家庭、社會和心理層面的原因,綜合分析影響因素,對于該類青少年的干預,必將有重要作用。
七、研究缺陷與后續(xù)改進設想
由于研究時間較短,本課題的問卷樣本量較小,不能分層分析網絡使用者時長與各因素之間關系;另外本問卷設計問題較少,僅包含12個變量,沒有對網絡使用者的家庭-社會-心理模式全面系統(tǒng)分析,部分研究結果可能存在偏倚。后續(xù)研究我們準備增加被試者數(shù)量到500-1000人,對網絡使用者采用家庭-社會-心理模式進行全面系統(tǒng)研究,得出更加準確全面的研究報告。(指導老師:蘇亮)
參考文獻:
[1]徐化強, 沈莉, 王道春, 等. 長時問上網對青少年腦電波的影響. 中國保健營養(yǎng), 2014,2:792.
[2]李華衛(wèi). 關于青少年上網情況的調查與思考. 跨世紀,2008,16(6):29-30.
[3]盧光莉.青少年上網行為與自我控制的關系研究. 經濟研究導刊, 2011,131(21):248-250.
[4]史海英,宋志剛,華方庫. 淺談如何引導青少年健康上網. 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4,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