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六年級對小學生來說至關重要,因為它是學生從小學升入初中的過渡階段,具有一定的承接作用,所以,老師在小學六年級整個學年的數學教學活動中,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為學生的數學學習夯實基礎,持續(xù)完善小學生的數學知識結構,為更好地適應初中數學課程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老師要注重選擇多樣的課堂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出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本文對提升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質量的方法進行初步探討,僅筆者愚見,望廣大讀者指正。
關鍵詞:數學教學;小學數學;六年級;教學質量
一、 引言
六年級,作為小學學習的最后沖刺階段,我們單就學生的數學成績來說,它一方面是對學生小學階段學習成績的考量,另一方面,也是對校方數學教學質量的考量,是學生在小學階段對數學知識掌握程度的集中體現(xiàn)。筆者根據多年一線教師的從業(yè)經驗,就對如何提升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質量的問題展開分析,總結了如下幾個方面的解決對策,望對提升數學教學質量做出微薄貢獻。
二、 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學生有了對數學學習的興趣,無論多少教學問題都能夠迎刃而解,并且還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奇心強,老師要充分利用這一特征,把數學教學與之有機結合起來,第一步就是要讓學生做數學學習的主人,從要學變成想學,充分調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感受到創(chuàng)新和探索的快樂,促使他們喜愛并享受解題過程,繼而達到他們想要學習更多、更深刻的數學知識的目的。老師一定要注意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從多角度、多途徑出發(fā),促使他們能夠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不斷改善教學環(huán)境,提升教學效果。
三、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數學是一門基礎的必修課程,實踐性和邏輯性都很強,老師不僅要承擔起教會學生數學知識的重任,還要致力于對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至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習慣的方式,我們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贅述:第一,課前階段。課前階段的預習工作非常重要,老師要給學生布置課前預習的任務,這樣學生就可以帶著問題去聽課,使得學習過程變得更加有目的性、有針對性,對提升學習效果大有裨益;第二,上課學習階段。截止到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qū)仍然在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即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寫學生抄,珍貴的課堂時間基本上都是老師在占用,這種做法是不合理的,我們要積極響應新課標的要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老師的主導地位,鼓勵學生主動學習,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請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學生之間可以互相討論,合作學習,老師從旁糾正引導,最終獲得更加適合學生的解題思路和學習方法,這樣一方面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改變數學在學生心目中枯燥乏味的印象,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還能有效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第三,課后及時復習。在課后對所學知識及時復習必不可少,所謂打鐵要趁熱,對新知識及時鞏固和運用,有助于提升數學學習質量,也可以讓學生結成小組進行學習,這樣那些在課堂上羞于表達的學生也可以得到發(fā)揮和表現(xiàn),學生們在討論學習中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四、 編制合理的教學計劃
(一) 借助串聯(lián)的方式摸清學生的學習情況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數學老師可以用串聯(lián)的方式加以輔助,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老師把各知識點有機地串聯(lián)起來,用課堂提問的方式引入知識點名稱,由學生回答并說出應該注意的問題,在展開提問的過程中,尤其需要老師注意的是,要注意各知識點之間的連續(xù)性,刻意類比容易混淆的知識,幫助學生區(qū)分概念,加深記憶,以防止出現(xiàn)邏輯思維混亂的現(xiàn)象。與此同時,老師應該留心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對難以理解的知識進行反復講解,還可以請學生進行分析,因為同齡人之間的語言更容易理解,使講解知識點的同學本身以及其他同學都能意識到協(xié)作學習的重要性。
(二) 借助隨堂測試掌握學生的知識積累狀況
小學六年級的數學知識點多且雜,前后聯(lián)系程度較為緊密,針對這一特點,老師可以通過隨堂測試來探查具體情況,對學生容易出現(xiàn)錯誤的知識進行反復測試,老師還要了解學生出現(xiàn)錯誤的原因,并與其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盡快解決相關問題,值得注意的是,隨堂測試占用時間不宜過長,否則就會消耗掉學生進行溝通交流的學習時間,老師應該合理分配教學、討論、答疑、測試的時間,不要顧此失彼,舍小求大。
五、 注重學困生的輔導與補習
找到對學生學習數學產生障礙的原因至關重要,只有明確病因,才好對癥下藥,快速提升教學質量,只有學生能夠聽得懂,才能進行更好的內化、運用。在實際授課過程中,會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學困生,老師要對學困生給予充足的耐心,進行悉心引導,對數學知識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只有幫助學困生擺脫學習困境,后期的教學任務才能順利完成。另外,對學困生的數學學習幫助只靠老師是難以實現(xiàn)的,還要鼓勵學生自身進行自主學習,注重對其進行必要的思想教育,把業(yè)余時間充分利用起來。
六、 把數學教學和實際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
數學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抽象性,所以,數學老師要善于利用實際生活中的實物拉近學生與數學的距離,優(yōu)化數學教學效果。老師可以以小學六年級教學內容和教學大綱為依托,在學習過程中融入生活中的實例,通過這種貼近生活的數學例子促進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比如在學習圓這一章節(jié)內容時,老師可以把一些圓形的東西帶上課堂,比如車輪、硬幣、瓶蓋、光盤等,用這些實物引出圓心、半徑、直徑、圓周等概念,進一步加強知識在學生腦海中的記憶,并且,生活中實例的應用,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活躍學習氛圍,提升學生的學習欲望,保持對數學的學習熱情。
參考文獻:
[1]石文炯.淺談小學六年級數學復習課有效教學之策略[J].北極光,2016(8).
[2]黃朝鳳.淺談如何提高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質量[J].中華少年,2015(16):86.
作者簡介:
崔國琨,甘肅省武威市,甘肅省古浪縣七墩臺完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