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阿敏 龔孟偉
【摘要】揚長教育是指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長,并對其進行鼓勵和培養(yǎng),使學生在肯定自我的基礎上主動開發(fā)自己的優(yōu)勢資
源,最終形成個體獨有的天賦技能的教育思想。揚長教育在革新教學理念、倡導揚長式語文教學、推動新型的語文教學評價等方面對語文教學方式產(chǎn)生影響。本文從充分調(diào)研、以長促優(yōu)、以長促長等方面闡釋揚長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揚長教育;語文教學方式;影響;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隨著社會發(fā)展進程的加快,各行各業(yè)對于個性化、多樣化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高,各種教育教學思想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xiàn)。在這種大背景下,揚長教育思想立足于學生的個性和特長,力圖引導學生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不斷擴充和提升,最終實現(xiàn)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這對語文學科的教學方式也產(chǎn)生了價值。
一、揚長教育的內(nèi)涵與特征
揚長教育需要張揚學生的長處,它是指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長,并對其進行鼓勵和培養(yǎng),使學生在肯定自我的基礎上主動開發(fā)自己的優(yōu)勢資源,最終形成個體獨有的天賦技能的教育思想。揚長教育承認學生個體的差異性,這種差異有大有小,可以是智力、品質(zhì)、年齡等。根據(jù)這種差異,揚長教育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比如目標、策略、組織方式等。揚長教育針對的對象也不盡相同,可以是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甚至高等教育。但是無論如何,揚長教育研究的是整個人類社會范疇的最廣泛意義上的教育,涉及教育的縱向或橫向的方方面面。由此可以歸納出揚長教育的特征:
(一)差異性
揚長教育以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為理論基礎,這種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每個人身上都具有多種智能,這些智能在人體上的不同組合使每個人的智能類型和智能結構都有所差異,從而導致了他們學習和發(fā)展水平的差異,因此揚長教育的出發(fā)點就落在學生與生俱來的差異性上。揚長教育承認學生個體的差異性,但有差異的同時就代表每個學生有不同的發(fā)展?jié)撃?,揚長教育恰恰就將這種潛能最大限度開發(fā)出來,使之成為學生獨有的、區(qū)別于他人的優(yōu)勢技能。
(二)主體性
揚長教育的對象是社會中的具有獨立個性的人,因此揚長的“長”需要學生自己去挖掘、去深入,需要學生用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知識結構、情感態(tài)度去鉆研。揚長教育就是基于此,積極推動學生找到自己的優(yōu)勢和特長,促使學生成為認識的主體,從而主動、積極地去學習。這一學習過程中,學生明顯處于主體地位,這就鮮明地體現(xiàn)出了揚長教育的主體性。
(三)人文性
揚長教育堅持開發(fā)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長,力圖使學生在肯定自我的基礎上主動開發(fā)自己的優(yōu)勢資源,即“在工具理性盛行的當下,復歸教育的人文關懷。這種人文關懷,當然既包含了教育主體的人文性,又包含了教育內(nèi)容的人文性,更包含了教育方法和教育情境的人文性”。因此揚長教育的人文性是毋庸置疑的。
二、揚長教育對語文教學方式變革的影響
(一)革新了教學理念,為語文教學方式的轉(zhuǎn)變奠定基礎
語文作為基礎性學科,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復雜性,“語文課程既是一門工具課程,又是一門人文課程;語文課程既是教學語言形式的課程,又是教學語言內(nèi)容的課程”。所以傳統(tǒng)語文教學為了達到應試教育的要求,自上而下的灌輸法是大部分教師所選擇的一種手段。而揚長教育卻摒棄了這種枯燥、機械的方式,以“揚長”作為教學理念,換之以心靈和智慧的啟迪,將選擇權還給學生。雖然施教過程中也存在知識的灌輸,但更重要的是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興趣特長予以適當?shù)囊龑Ш蛦⒌希寣W生根據(jù)自己的閃光點去自主學習、自我完善,教師從知識的灌輸者轉(zhuǎn)變成了學習的導航者。因此,將揚長教育引入語文教學,革新了語文教學理念,突出“揚長”,使得教師針對學生特點進行激勵和指導,為語文教學方式的進一步轉(zhuǎn)變奠定了強有力的基礎。
(二)倡導揚長式語文教學,促進學生多元發(fā)展
“未來社會的發(fā)展不僅需要掌握尖端科技的高級人才,同時也需要大批素質(zhì)優(yōu)良的多種規(guī)格、多種層次的各級各類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揚長教育倡導的揚長式語文教學方式是適應社會需要而產(chǎn)生的,所以將其應用于語文教學,首先需要把握住學生的方方面面。這些方方面面包括言語交際、閱讀理解、寫作能力等各種方面。然后在了解學生長短處的基礎上,針對每一位學生制定一份精確的行為日志和詳細的發(fā)展計劃表等,表中包括張揚學生長處的具體操作方法、學生短期的發(fā)展進程、長期實施效果和改進措施等。揚長式語文教學,不單憑一張語文試卷就決定學生的好壞。如果一個學生“聽”的能力不強,不妨看看其“說”的能力、“讀”的能力、“寫”的能力……教師就其“長”在課堂和課后教學過程中進行有效干預和精心指導,培養(yǎng)出來的是對語文不同方面有興趣特長的學生,極大地促進了學生多元發(fā)展。
(三)推動了新型的語文教學評價方式的形成
當前基礎教育中評價一個學生的語文能力的主要方法就是統(tǒng)一測試,忽視了學生的特長和差異,使得語文成績不好的學生懷疑害怕語文、逃避語文。但是揚長教育卻堅持一種新型的教學效果評價方式,即透析學生整體的語文能力,關注那些在教學評價中不易量化的特長,如字跡工整、手工精巧、閱讀習慣、思維模式等。只要學生有值得發(fā)光的地方,教師就有針對性地將其放大,并在語文教學評價中綜合考慮,不以分數(shù)決定語文能力的高低。這樣的語文教學評價方式就解救了以往在語文學習中得不到反饋、感覺自己對于語文一無所長、越學越失敗最終陷入惡性循環(huán)的學生。揚長教育就是要“反對‘樣樣通,無一通”,這是對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一次沖擊。
三、揚長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充分調(diào)研,了解學生的長處和短處
揚長教育是差異性教學,因此將揚長教育應用于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必須深入調(diào)研每一個學生,對每個學生的優(yōu)劣、差異、進度、難點等都了如指掌。教師調(diào)研的方向是學生關于語文的方方面面,不僅包括考試需要考的語文知識,還包括那些不易量化的行為表現(xiàn),如字跡工整、手工精巧、閱讀習慣、思維模式等。在調(diào)研時,教師觀察學生要經(jīng)?;⒐交?、綜合化,為了追求精確,教師也要向?qū)W生發(fā)放問卷或者有針對性地單獨交流,然后在此基礎上記錄成行為日志分析每一位學生的長短處,并針對每一位學生的不同特點制定不同的發(fā)展計劃表。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就可以使用這份計劃表,并根據(jù)實際實施情況不斷調(diào)整。計劃表不斷調(diào)整和改進的過程,不僅是教師不斷了解學生、分析學生的過程,更是學生不斷進步和成長的過程。
(二)以長促優(yōu)
在充分了解學生的長短處的基礎上,語文教師要精心設計具有個性的語文課堂結構,包括基礎類知識、拓展類知識等不同模塊,爭取讓擅長語文不同方面的學生都找到表現(xiàn)的機會。比如口才卓越類學生,可以在語文實踐活動課上大放光彩;而知識豐富型學生,可以在語文知識競賽課上發(fā)光發(fā)熱。這些學生擅長語文不同方面,而教師必須讓這種“長”繼續(xù)深入下去,使學生在肯定自我的基礎上主動開發(fā)自己的“長”,最終形成個體獨有的天賦技能,即讓“長”成為“優(yōu)”。在“以長促優(yōu)”的過程中,教師的指引和肯定是相當重要的,因為學生渴望得到肯定,它表現(xiàn)為心理上的期待,“當這種期待,被冠之以一定意義上的肯定時,作為個體的人就會去悅納自己?!焙唵蝸碚f就是學習語文的信心和熱情,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思維碰撞中產(chǎn)生火花,“以長促優(yōu)”才會成為可能。
(三)以長促長
學習遷移理論表明,人類的知識和技能是會遷移的,即“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語文教師以揚長教育思想作為指導,在學生以長促優(yōu)的同時,可以將這種“長”遷移到另外一種“長”上,達到“以長促長”。比如說,一位學生擅長作文,語文教師通過揚長理念在語文教學中重點提高他的作文水平,那么作文就成了這位學生的優(yōu)勢技能,這種優(yōu)勢技能會對學生以后雜文、隨筆、游記等寫作都有巨大的影響,長此以往這位同學高超的寫作能力很有可能會把他推向作家的道路,這樣作文的“長”便遷移到了以后寫作的各種“長”上,這就達到了“以長促長”的效果。從這個層面上來講,通過“以長促長”,更有利于培養(yǎng)多元的、優(yōu)勢鮮明的完整的人。
揚長教育是社會新時期學校培養(yǎng)人才的新型教育思想,對語文學科的教學方式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雖然揚長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方面已引起了廣泛探討,但仍需廣大語文教師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不斷深入和完善。
參考文獻
[1]馬銳雄.“揚長教育”讓每一個學生都體驗成功[J].廣東教育,2012(7—8).
[2]馮榮.揚長教育論[M].北京:知識產(chǎn)權出版社,2017.
[3]徐林祥.中學語文課程標準與教材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4]蔡國成.實施“揚長教育”造就跨世紀人才[J].教育導刊, 1995(4).
[5]邵瑞珍.教育心理學(修訂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附 注
本文系2016年度安徽省重大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名稱:師范類應用型本科院校卓越教師專業(yè)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研究;項目編號:2016jyxm0953)。
作者簡介:卜阿敏,女,1995年生,江蘇揚州人,揚州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2017級碩士生,研究方向為語文教學論;龔孟偉,1971年生,安徽省壽縣人,揚州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教授,教育學博士后,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語文教學論、教師教育。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