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春芳 張艷紅 鄧蘭珍
【摘要】 目的:分析連續(xù)性護理模式對孕婦自我管理、分娩結局及母乳喂養(yǎng)的影響。方法: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進行定期檢查并分娩的286例孕婦,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143例。觀察組實行連續(xù)性護理,對照組實行常規(guī)指導。對比兩組產婦自我管理能力、分娩結局及母乳喂養(yǎng)情況。結果:觀察組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剖宮產、產后出血、巨大兒等不良分娩結局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母乳喂養(yǎng)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連續(xù)性護理模式能有效地改善孕婦的自我管理能力,并降低不良分娩結局及提高母乳喂養(yǎng)率。
【關鍵詞】 連續(xù)性護理模式; 孕婦; 自我管理; 分娩結局; 母乳喂養(yǎng)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continuous nursing on the self-management,delivery outcomes and breastfeeding of pregnant women.Method:A total of 286 pregnant women who undergone regular examination and delivery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18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143 cases in each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ontinuous care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guidance.The maternal self-management ability,delivery outcomes,and breastfeeding statu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The self-management abilit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outcome of the poor delivery of the cesarean section,postpartum hemorrhage and macrosomi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breastfeeding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continuous nursing model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pregnant womens self-management ability,reduce the outcome of poor delivery and increase the breastfeeding rate.
【Key words】 Continuous care model; Pregnant women; Self-management; Childbirth endings; Breastfeeding
First-authors address:Xinzao Hospital in Panyu District of Guangzhou,Guangzhou 511436,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8.18.023
妊娠是一特殊階段,孕婦生理及心理均會發(fā)生較大改變[1-2],部分孕婦因相關知識的缺乏,難以較好地進行應對,容易出現(xiàn)各種負性情緒及意外狀況,影響到對分娩的信心和結局。采用有效方式提升孕婦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妊娠結局,提高母嬰安全也成為產科護理工作的重點內容[3-4]。相關報道顯示,孕婦從懷孕到分娩全過程均需要護理人員提供連續(xù)性的護理服務[5]。本研究通過對孕婦實行連續(xù)性護理服務,以探討對其自我管理能力、分娩解決及母乳喂養(yǎng)情況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間在本院進行定期檢查并分娩的286例孕婦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143例。納入標準:(1)在本院定期產檢并分娩及具備產后隨訪條件者;(2)已婚,有配偶者;(3)具有溝通和理解能力者。排除標準:(1)孕前合并其他器質性疾?。唬?)妊娠期合并癥;(3)精神類疾?。唬?)惡性腫瘤;(5)溝通和理解能力異常;(6)日常生活不能自理;(7)正在參加其他研究者及不具備隨訪條件者。所有家屬及孕婦對本研究方案均清楚知曉,均屬自愿加入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方案經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后再予以實施。
1.2 方法 對照組實行常規(guī)孕期指導,包括告知孕期飲食注意事項、心理支持、監(jiān)測血壓和體重、發(fā)放母乳喂養(yǎng)宣傳資料等。觀察組實行連續(xù)性護理:(1)成立連續(xù)護理小組。選擇4名在產科工作5年以上,且服務態(tài)度好、善于溝通的護理人員共同組成連續(xù)護理小組,由護理部及科室聯(lián)合對小組成員進行連續(xù)性護理有關知識的培訓,包括開展連續(xù)性護理的意義、優(yōu)勢,工作服務指引和工作流程等。(2)孕中期護理。孕婦首次建卡后,由護理人員向其進行連續(xù)性護理運作模式、孕婦學校課程等情況的介紹,提高其的認知;每次孕檢時,護理人員均詢問孕婦主訴,對其飲食、心理等情況進行了解,評估孕婦近期進展;向孕婦講解孕期母體常會出現(xiàn)的生理變化,減少其不必要的緊張感;告知下一次孕檢的時間及相關注意事項;向孕婦說明整個孕期合理休息、適當鍛煉和合理飲食的重要性;教會孕婦正確數(shù)胎動方法及胎兒撫觸方法;說明孕期體重監(jiān)測的方法,告知整個孕期總體重增長范圍及控制方法;教會孕婦掌握呼吸調節(jié)、放松和緩解不良情緒的方法,使其以平穩(wěn)、樂觀、開朗的心態(tài)渡過孕期。(3)孕晚期護理。再次告知孕婦孕產的時間,并強調按時數(shù)胎動和進行胎兒撫觸的重要性;根據(jù)孕婦及胎兒體重的增長情況及時進行膳食方案和運動計劃的調整;向孕婦說明盆底肌功能鍛煉在分娩后的意義;向孕婦介紹臨產先兆、臨產征象、胎膜破裂的常見癥狀及處理方式,對分娩后所需準備的物品進行介紹。(4)分娩期護理。向孕婦講解分娩過程中子宮收縮變化及可能發(fā)生的情況,教會患者調節(jié)呼吸、緩解疼痛的方法;向孕婦及家屬說明順產的優(yōu)勢和剖宮產的適應證、術后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對母親及新生兒的影響,鼓勵孕婦選擇順產;實行一對一責任制助產,全程為產婦播放其喜歡的音樂;構建家庭式產房,鼓勵丈夫或家屬陪伴;根據(jù)產程進展指導產婦進行呼吸分娩鎮(zhèn)痛和正確使用分娩球;實行自由體位分娩及無保護性會陰接產;新生兒娩出后常規(guī)吸痰,注意做好保暖工作。(5)產褥期護理。告知產婦和家屬產褥期相關注意事項,強調預防產褥期并發(fā)癥的重要性;教會產婦一些自我護理方法和新生兒護理方法;向產婦及家屬講解母乳喂養(yǎng)的優(yōu)勢,指導正確的喂養(yǎng)姿勢,教會產婦正確處理母乳喂養(yǎng)期間的常見問題及乳頭護理方法;對產婦進行飲食指導,告知一些利于乳汁分泌的食譜,促進乳汁的分泌;產婦出院后的第7~14天通過電話或上門的方式進行隨訪,了解產婦的恢復情況和情緒變化,再次對產褥期注意事項進行告知。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孕婦自我管理能力、分娩結局及母乳喂養(yǎng)情況。自我管理能力采用李若云等[6]編制的孕婦自我管理量表進行評價,該量表包括自我防護行為、胎兒監(jiān)護行為、遵醫(yī)行為、日常生活行為4個維度共25個項目,該量表重測信度系數(shù)為0.957,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926,內容效度指數(shù)(CVI)為0.907,得分越高代表自我管理能力越強。分娩結局評價指標為剖宮產、產后出血、巨大兒、新生兒窒息等不良結局發(fā)生率。母乳喂養(yǎng)以純母乳喂養(yǎng)率作為評價標準。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觀察組年齡21~35歲,平均(27.69±5.83)歲;初產婦85例,經產婦58例;入組時孕周12~16周,平均(14.08±0.87)周;文化水平:小學17例,初中21例,中專18例,高中38例,大專23例,本科及以上26例;孕前BMI 18~32 kg/m2,平均(24.17±4.63)kg/m2。對照組年齡20~37歲,平均(27.84±5.91)歲;初產婦87例,經產婦56例;入組時孕周12~16周,平均(14.13±0.92)周;文化水平:小學14例,初中22例,中專17例,高中39例,大專24例,本科及以上27例;孕前BMI 17~30 kg/m2,平均(23.86±4.18)kg/m2。兩組年齡、文化水平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兩組自我管理能力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自我管理能力各項得分及總分均明顯更高(P<0.05),見表1。
2.3 兩組分娩結局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剖宮產、產后出血、巨大兒等不良分娩結局發(fā)生率均明顯更低(字2=4.16,P<0.05),見表2。
2.4 兩組母乳喂養(yǎng)情況比較 觀察組母乳喂養(yǎng)率為78.32%(112/143),對照組為66.43%(95/143),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字2=5.05,P<0.05)。
3 討論
產科的連續(xù)性護理模式是實現(xiàn)“以婦女為中心”及構建護理人員與孕婦之間伙伴關系而提出的一項基本原則,是指護理人員對每位接受護理的孕婦整個產程實行的持續(xù)性護理服務,極大地提高了產科醫(yī)療服務的質量,使母嬰安全得到有力保障[7-9]。孕婦在妊娠期間心理及生理均會發(fā)生較大改變,加之相關知識的缺乏,對分娩過程中存在的疼痛和風險等情況均感到害怕和擔憂,難以較好地進行自我管理[10]。對孕婦實施連續(xù)性護理,使孕婦充分地掌握妊娠和分娩有關的知識,從而積極、主動地堅持正確的行為,故自我管理能力得以明顯提升。本組資料中,實行連續(xù)性護理模式的一組孕婦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明顯高于常規(guī)護理的一組(P<0.05)。
相關報道顯示,我國剖宮產率在近年來呈現(xiàn)持續(xù)性的上升趨勢,除與孕婦自身的病理因素有關外,還與孕婦及其家人錯誤的思想觀念和分娩認知有關[11-13]。另外,孕期是一個需要充分攝取充足營養(yǎng)的階段,部分孕婦及家人并未認識到過度營養(yǎng)或過少營養(yǎng)對母親及新生兒的危害,導致巨大兒或低體質量兒等的發(fā)生概率增加[14-16]。通過連續(xù)性護理,護理人員為整個孕期進行良好的指導,使產婦建立自我管理行為,并能充分地認識到自然分娩的優(yōu)點及剖宮產的適應證和缺點,從而降低不良分娩結局,為母應安全提供保障。本組資料中,實行連續(xù)性護理模式的一組不良分娩結局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常規(guī)護理的一組(P<0.05)
母乳喂養(yǎng)是母乳喂養(yǎng)是世界衛(wèi)生組織和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全力倡導的新生兒首選的喂養(yǎng)方式,是保障兒童健康成長的重要舉措[17-20]。通過連續(xù)性護理,孕婦可充分地掌握正確的喂養(yǎng)方式及乳房護理行為,并認識到母乳喂養(yǎng)的優(yōu)勢,從而提高母乳喂養(yǎng)率。本組資料中,實行連續(xù)性護理模式的一組母乳喂養(yǎng)率明顯高于常規(guī)護理的一組(P<0.05)。
總之,連續(xù)性護理模式能有效地改善孕婦的自我管理能力,并降低不良分娩結局及提高母乳喂養(yǎng)率,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董青青,姚菲,趙慶國.妊娠期糖尿病與圍產抑郁的相關性研究進展[J].中國婦幼保健,2017,32(1):205-206.
[2]陳軒,李華萍.妊娠期運動及其對妊娠期糖尿病的作用[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3,29(6):419-421.
[3]邱嶸,花蕓,涂紅星,等.結合社會支持的分娩自我效能增強干預對初產婦分娩的影響[J].中國健康教育,2017,33(1):25-28.
[4]王云芳,王秀珍,李玲,等.社會支持與初產婦親子關系的相關性分析[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6,22(16):2241-2244.
[5]莊君.助產士組人員為孕婦提供連續(xù)性護理的效果觀察[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4(27):98-99,122.
[6]李若云,李金芝.孕婦自我管理量表的編制與評價[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3,26(19):2655-2656.
[7]孟翠梅,彭玉英,申智霞.孕產期連續(xù)性護理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臨床護理,2017,9(6):510-512.
[8]王麗萍,俞黎明.連續(xù)護理對妊娠期貧血患者妊娠結局的干預效果分析[J].承德醫(yī)學院學報,2016,33(5):404-406.
[9]何燕,聶祿娟,張艷.連續(xù)性護理干預對妊娠糖尿病患者母嬰結局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6,20(6):108-110.
[10]成金煥,溫穗文,鄭惠容.連續(xù)助產護理模式對初產婦剖宮產率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7):1688-1691.
[11]錢睿亞,陳政弘,張為遠,等.北京地區(qū)剖宮產率變化及指征分析[J].醫(yī)學研究雜志,2016,45(12):112-116.
[12]朱丹,張薇.連續(xù)性助產護理模式對孕婦分娩結局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7,33(7):516-518.
[13]鄭琳.全程連續(xù)性助產護理對剖宮產術后陰道分娩妊娠結局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臨床護理,2015,7(5):405-407.
[14]陳丹極.孕期體質量管理及助產士連續(xù)護理模式對初產婦妊娠結局的影響[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5,31(15):2347-2348.
[15]徐曉娟,褚佩君.孕期體重管理和助產士連續(xù)護理模式對初產婦妊娠結局的影響[J].北京醫(yī)學,2017,39(4):420-421.
[16]溫穗文,成金煥,黃旭君,等.初產婦孕期體重管理及助產士連續(xù)護理模式對妊娠結局影響的研究[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4,30(24):4037-4039.
[17]任素英,孟翠梅.連續(xù)性產科護理模式對孕婦母乳喂養(yǎng)認知行為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22):69-70.
[18]尤秀芳.中西醫(yī)結合護理對母乳喂養(yǎng)質量的影響[J].河北中醫(yī),2014,36(1):132-133.
[19]曹孟瑩,云婷,李平,等.早產兒母乳喂養(yǎng)的研究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17,32(1):31-33.
[20]李嚴平,馬秀華.母乳喂養(yǎng)成功實施因素及其對策的研究進展[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6,27(3):402-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