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王貝 唐爾龍
(安慶師范大學,安徽 安慶 246133)
親屬稱謂語是指以本人為中心確定親族成員與本人關系的名稱,是基于血親、姻親基礎上的親屬之間相互稱呼的名稱和叫法。由于親屬稱謂語在社會交際和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學術界對其語義、語用功能和翻譯策略等都有一定的研究[1-4]。相比較人工翻譯,機器翻譯的優(yōu)勢在詞匯翻譯上,當機器翻譯遇上語義豐富的親屬稱謂語,是否能發(fā)揮機器翻譯的優(yōu)勢,目前對此進行研究的不多見。cousin一詞涵蓋的親屬關系豐富多樣,可指近親,也可指遠親;可指男性,也可指女性;可指平輩,也可指長輩;可以說是英文里語義最為廣泛的親屬稱謂語。因此,本文以cousin為例來研究英漢親屬稱謂語的差異及討論機器翻譯的質量問題較為典型。
由于歷史、社會、文化的長期影響,英漢親屬稱謂語有著極大的區(qū)別。無論從書面語或是從口語分析,漢語親屬稱謂系統(tǒng)都堪稱世界上最豐富、最復雜的親屬稱謂系統(tǒng)之一。漢語文化強調男女有別、長幼有序、主次分明,漢語的稱謂語數(shù)量眾多且繁雜,清楚地顯示了親屬的宗族、血緣、婚姻和家庭關系。西方自進入現(xiàn)代社會以來,家庭組織形式就逐漸發(fā)展為以父母為核心的小家庭形式(nuclear family),其成員一般只有兩代人,即父母與兒女,兒女長大成人建立自己的家庭后也便脫離父母,自立門戶。這種小家庭形式像一個個小的細胞體一樣,構成了社會的大的有機體,他們不僅家庭結構比中國單一,而且家庭成員住得也比較分散[5]。因此,英語文化中,除核心家庭成員外的都屬于親屬,沒有血緣、姻親或者年齡等區(qū)別。英漢兩種語言的親屬稱謂語中,只有核心家庭成員的稱謂語所表達的語義是完全對等的,如 father(爸爸)、mother(媽媽)、son(兒子)、daughter(女兒),husband(丈夫)、wife(妻子)。
漢語親屬稱謂語清楚、具體、多樣化,且血親與姻親、父系與母系、直系與旁系、宗族與外宗族、長輩與晚輩、年長與年幼、男性與女性、近親與遠親等都詳細區(qū)分。而英語稱謂系統(tǒng)相對簡單許多,其中缺少了區(qū)別長幼、親緣、父母親屬和內外親四個系統(tǒng)。因此,如下表所示,英語稱謂語的語義往往涵蓋了多個漢語稱謂語的語義內涵。
表1 英漢稱謂語的語義對比
由表1可見,英語稱謂語和漢語稱謂語之間存在“一對二”或者“一對多”的特點,英語稱謂語的概括性決定了其數(shù)量遠遠少于漢語稱謂語,數(shù)量上的不對等必然給翻譯帶來語義選擇的難題。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cousin在中英文中語義差別最大,在翻譯成中文時需根據(jù)上下文區(qū)別親疏關系、區(qū)分性別,乃至輩分。cousin既可以指同輩的親屬,也可以指不是同一輩分的親屬,這是英語文化的獨特現(xiàn)象,值得研究。因此,cousin一詞最能體現(xiàn)英漢親屬稱謂語的表達差別。
詞典里對cousin的解釋是 “the child of your uncle or aunt”[6],意指堂或表兄弟姐妹,都是同輩親屬,細分一下指“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兄、表弟、表姐、表妹”8種親屬關系。而維基里對cousin的定義是“A cousin is a relative with whom a person shares one or more common ancestors”[7],意思是和本人有一個或更多共同祖先的親屬,這個內涵就豐富得多。根據(jù)維基里的詳細解釋按照其親屬關系細分,可以指同輩的表親如first cousin(祖輩相同的孩子),second cousin(曾祖輩相同的孩子),third cousin,fourth cousin,fifth cousin和sixth cousin等;也可以指不是同輩的遠房表親,如 first cousin once removed(兄弟姐妹的子女和孫子輩,輩分差了一輩),first cousin twice removed,first cousin thrice removed等等差一個輩分或者幾個輩分的親戚。這一點是英語文化里獨有的現(xiàn)象,在漢語文化里是不存在的。
這種現(xiàn)象在原語中是否普遍以及對應的翻譯問題,筆者分別調查了cousin在英語中的使用頻率和漢語的翻譯情況,并進行了比較分析。
筆者選取了美國當代英語語料庫(COCA)和英語國家語料庫(BNC)兩個最有代表性的英語語料庫來分別調查cousin一詞在美式英語和英式英語中的使用情況。COCA (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8], 含有 5.2 億詞匯,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英語平衡語料庫。BNC(British National Corpus)[9]包含了 1 億詞匯,涵蓋了英國各個年齡段、各個階層、各種形式的語言。
表2 cousin在美式英語和英式英語中的使用頻率
通過調查和比較可以看出,cousin在兩個語料庫中出現(xiàn)的頻率最高,但是按照血緣關系細分為first cousin、second cousin等之后,其出現(xiàn)頻率銳減,血緣關系更遠的third cousin、fourth cousin等可謂屈指可數(shù),尤其是在英式英語里,更是寥寥無幾。語言是文化的產(chǎn)物,親屬關系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普遍存在于不同的社會文化中,因此,應從文化差異理解親屬稱謂的差別。西方人在日常生活中對于親屬之間的關系分得并不是很清楚,所有的有血緣關系的非直系親屬都統(tǒng)稱為“cousin”,因此,cousin一詞在兩個語料庫中出現(xiàn)頻率最高。而具體的血親關系如“first cousin、second cousin”等,只是在繼承遺產(chǎn)時,才會按照血緣關系的親疏遠近來細分,因此,在這一點上,英語的稱謂語比漢語稱謂語劃分得更加細致,漢語里沒有“fifth cousin,sixth cousin”這類遠房親屬稱謂語。漢語文化除了直系親屬有財產(chǎn)繼承權外,表親或者血緣關系疏遠的親屬是沒有財產(chǎn)繼承權的。
如,《傲慢與偏見》里的Mr.Bennet說的話:“It is from my cousin,Mr.Collins,who,when I am dead,may turn you all out of this house as soon as he pleases.”
譯文:信是我的表侄科林斯先生寫來的。我死了以后,他可以什么時候高興就把你們攆出這座房子[10]。
這涉及到英國的一個古老的繼承制度,叫做限定繼承(entail),即土地的繼承權僅限于男性后代,如無男性后代,必須要傳給同宗的男子。限定繼承只適用于土地,并不適用于其他財產(chǎn)。從原著中可以得出,Mr.Collins的父親和Mr.Bennet有血緣關系,二人姓氏不同,譯者可以推測出老Mr.Collins和Mr.Bennet的關系可能為first cousins(表兄弟),非親兄弟或堂兄弟。Mr.Collins是Mr.Bennet的second cousin,是Bennet五個女兒的表兄,因此譯文中翻譯成“表侄”是合適的。
從上文可以看出,cousin一詞的語義極其豐富,可以說,能夠代指一切堂親、表親、遠房親戚,這就給翻譯帶來了不小的挑戰(zhàn)。譯文要根據(jù)上下文確定其血緣關系、性別、年齡和輩分。如著名小說《Cousin Bette》,就有譯成《貝姨》和《表妹貝蒂》等多個版本。人工翻譯cousin一詞,尚且需多方考證,機器翻譯的質量想必不盡人意。機器翻譯是利用計算機把一種自然語言轉變成另一種自然語言的過程,用以完成這一過程的軟件叫做機器翻譯軟件,是完成機器翻譯的載體。根據(jù)翻譯軟件的特點和使用情況,筆者選取了幾款翻譯軟件進行測試。句酷是全球最大的雙語例句搜索引擎,其中文詞語處理技術較為領先。愛詞霸優(yōu)勢在詞匯量巨大,聲稱收錄200本詞典,數(shù)百萬詞條,覆蓋幾十個專業(yè)領域。百度翻譯和有道翻譯的最大特色在于翻譯引擎是基于搜索引擎,也就是說它所翻譯的詞釋義都是來自網(wǎng)絡,能及時反映最新的語言動態(tài)。因此,筆者選取了這幾款機器翻譯軟件調查cousin的翻譯情況。
表3 cousin在機器翻譯軟件中的翻譯情況
由表3可以看出,含有cousin的親屬稱謂語,機器翻譯的錯誤比比皆是。如“first cousin”基本翻譯正確,但是百度翻譯給出的譯文是“第一個表妹”,而其提供的網(wǎng)絡譯句是正確的?!皊econd cousin”有道翻譯成“二表妹”,而百度翻譯是“二表哥”;“cousin removed”被百度翻譯和愛詞霸翻譯成“表妹刪除”。相比較而言,由于其中文詞語處理技術的優(yōu)勢,句酷的正確率較高,沒有出現(xiàn)這類錯誤。百度翻譯和有道翻譯這類基于搜索引擎的翻譯類軟件,其優(yōu)勢在于強大的網(wǎng)絡資源,因此,雖然其譯文錯誤,但是提供的網(wǎng)絡例句卻能彌補不足,提供完整的語境和正確的譯文,供譯者參考。比如在有道翻譯中查詢含有“cousin removed”的短語,沒有得到對應的中文釋義,但是網(wǎng)頁卻提供了大量例句,供譯者參考。例如:
The website,based in Provo,Utah,also discovered that Mr.Obama was a 10th cousin once removed from Rush Limbaugh,the conservative talk radio host and one of the president′s most virulent critics.
總部位于猶他州普羅沃的這家網(wǎng)站還發(fā)現(xiàn),奧巴馬還是守舊派談話類電臺節(jié)目主持人拉什·林堡的第十代隔代表親。拉什·林堡是奧巴馬最辛辣的批評者之一。(來源于www.chinabaike.com)[11]
這里出現(xiàn)的親屬關系更為久遠,“10th cousin once removed”是指第十代的表親,而且還是隔代的。
在英語里,cousin一詞使用的范圍要比relative、kinsman等小,但是也不僅僅指堂、表兄弟姐妹。而在很多情況下,如表3所示,多個翻譯軟件都是指“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關于cousin一詞的語義,傅雷先生在《貝姨》一書的《譯者弁言》里已做了詳盡的闡述:“歐洲人所謂的cousin(法文couisne多指女性)包括:1、堂兄弟姐妹,及其子女。2、姑表、姨表、舅表的兄弟姐妹,及其子女。3、妻黨的堂兄弟姐妹,及其子女;妻黨的表兄弟姐妹,及其子女。4、夫黨的堂兄弟姐妹,及其子女;夫黨的表兄弟姐妹,及其子女。”[12]
對英漢雙語詞典來說,提供明白的解釋是責無旁貸的。但是對于cousin這個詞,筆者查閱了幾個版本的詞典,如朗文、牛津等提供的釋義都沒有涵蓋全部語義。
基于網(wǎng)絡的機器翻譯確實在詞匯、存儲等方面有著人工翻譯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但是,本文以cousin為例的調查證明,機器翻譯的質量目前良莠不齊,需加大力度改善其翻譯質量。雖然各大翻譯軟件都表示收錄了多部權威詞典,有的甚至宣稱收錄了200多部詞典,但是如何收錄,是否收錄完整,用戶無從得知。從本文以cousin為例調查發(fā)現(xiàn),各大翻譯軟件收錄的釋義并不完整,引申含義及拓展含義都未收錄。這就導致其翻譯質量不高,準確性有待提高。軟件開發(fā)者應注重在軟件開發(fā)源頭把關,努力擴大語料庫的收錄范圍和語義的完整性,而對于譯者而言,在享受機器翻譯的便捷的同時,應積極參與翻譯過程,提升機器翻譯的譯文質量,這其中最重要的策略就是要注重譯后編輯。
譯后編輯研究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傳統(tǒng)意義上的譯后編輯是對機器翻譯輸出的初始譯文進行修改與加工的過程[13]。在稱謂語研究中,本文的調查可以看出機器翻譯無法保證翻譯的準確性,譯者需根據(jù)語境來判斷稱謂語的語義,實現(xiàn)其在兩種語言中的語用功能對等。cousin一詞在賽珍珠的《大地》中多次出現(xiàn),cousin指的是first cousin還是second cousin呢?是男是女?是平輩還是長輩呢?都要譯者根據(jù)上下文及人物關系進行推理。例如:
And the boy looked about him and said desperately,seeing that his father would choke him if he did not answer,"He has been away three nights altogether,but what he does I do not know,except that he goes with the son of your uncle,our cousin."[14]
譯文:這孩子看了看四周。心想,如果他不講出來,父親會把他掐死的。他絕望地說:“他已經(jīng)整整三夜沒在家了。他去干什么,我不知道,只知道他是和你叔叔的兒子,也就是我們的堂叔一起出去的。 ”[15]
根據(jù)其人物親屬關系,“the son of your uncle,our cousin”,判斷出這里的 cousin不是指 first cousin,而是second cousin,對應到中文里的稱謂是“堂叔”。只有譯者實行譯后編輯,根據(jù)語境和人物關系才能推斷出 “cousin”在此處的語用所指,從而得出正確的譯文,單純依靠機器翻譯是無法完成的。
關于機器翻譯譯后編輯的ISO 18587草案標準(ISO,2014)將譯后編輯的輸出分為兩個級別:快速譯后編輯(Light post-editing)、完全譯后編輯(Full post-editing)[13]。 無論是快速譯后編輯還是完全譯后編輯,“修改文化差異的譯文”都是譯后編輯的主要內容之一。在倡導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大時代背景下,將中國特有文化融入目的語文化中,譯者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譯后編輯必不可少。
《紅樓夢》中紛繁的人物關系和傳統(tǒng)文化中典型的稱謂語使得學者對作品里稱謂語和翻譯關注頗多,已成為紅學研究中重要的一部分。原著中頻頻出現(xiàn)的“姐姐、妹妹”,并不是和英語文化中 “sister”一樣指親姐妹,因此不可直譯為“sister”。從親屬關系來分,對于賈寶玉而言,除了賈元春、賈探春外,其他的“姐姐、妹妹”都是堂姐妹或者表姐妹。所以,霍克斯譯本里“林妹妹”就譯為“cousin Dai”或是“cousin Lin”,“寶姐姐”則是“cousin Chai”或是“cousin Bao-chai”。如第九回中,寶玉要去上學,向林黛玉辭行。
黛玉忙又叫住問道∶“你怎么不去辭辭你寶姐姐去?”
As he was going she suddenly called after him so that he stopped∶"Aren′t you going to say good -bye to your cousin Bao-chai?"[16]
親屬稱謂就是以說話人為中心對其親屬的關系定位,在交際中它具有鮮明的指向性,是反映社會文化的重要方面。英漢親屬稱謂語的不同折射出英漢兩種文化的差異,如本文研究的cousin這一稱謂語就反映出英漢文化中的人際關系的巨大不同。機器翻譯雖然在詞匯存儲、方便快捷等方面有優(yōu)勢,但是面對如此復雜的稱謂語翻譯時還是難以招架,譯者的參與和譯后編輯必不可少,機器翻譯的質量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