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桂良
[摘要] 目的 分析胰島素泵注和皮下注射治療I型糖尿?。═1MD)患兒療效與安全性。方法 選取該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32例T1MD患兒為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字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16例,對照組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島素,實驗組采用胰島素泵持續(xù)皮下注射胰島素。比較兩組的臨床療效、與安全性。 結(jié)果 治療前兩組患兒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的血糖達標時間短于對照組,使用胰島素量和達標后血糖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的低血糖發(fā)生率為14.67%,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4.6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jié)論 胰島素泵注治療T1MD患兒的療效顯著,能夠有效的控制高血糖,且安全性較高,值得進一步推廣使用。
[關鍵詞] 胰島素泵注;皮下注射;T1MD;患兒;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 R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06(b)-0064-03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組以高血糖為主的代謝性疾病。是由于其生物作用受損、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兩者兼有則引起高血糖[1]。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高血糖,可導致各種組織的慢性損害和功能障礙,如心臟、腎、神經(jīng)、血管等。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其與遺傳和環(huán)境因素有關,常見多飲、多尿、多食、體重減輕、疲乏無力、肥胖等癥狀,嚴重高血糖時出現(xiàn)典型的“三多一少”癥狀,多見于I型糖尿病,血糖是診斷糖尿病的惟一標準[2]。目前最常用的治療方案為多次皮下注射胰島素,其總量大,且血糖不易控制,患者發(fā)生低血糖的概率較高。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胰島素泵被臨床廣泛的使用,其能夠有效平穩(wěn)的控制血糖,避免因皮下注射所引起的負面心理[3]。因而進一步觀察胰島素泵注和皮下注射治療T1MD患兒療效與安全性。特選取該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32例T1MD患兒為對象,進行臨床對照實驗,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32例T1MD患兒為對象,告知患兒家屬研究目的和內(nèi)容后,家屬同意患兒參與該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所有患兒均符合WHO的T1MD診斷標準[4];②年齡:1~15歲患兒;③無感染及感染已經(jīng)控制。排除標準:①合并心、肺、肝、腎等其他器官嚴重衰竭患者;②溝通、聽力、智力、精神障礙患者;③參與其他臨床試驗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16例,實驗組男性7例,女性9例;年齡為2~14歲,平均年齡(8.55±4.46)歲,病程1個月~3年,平均病程(1.28±0.23)年,平均隨意血糖(22.13±7.23)mmol/L;對照組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齡為1~15歲,平均年齡(8.88±4.85)歲,病程2個月~4年,平均病程(1.77±0.36)年,平均隨意血糖(23.07±6.85)mmol/L。兩組上述基線資料相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實驗組置管前向患兒及家長進行相關知識的宣教,采用門冬胰島素注射液(國藥準字J20150073,規(guī)格:3 mL:300單位),由DADA Diabecare胰島泵(美國美敦力開發(fā)有限公司的712),經(jīng)過連接導管及皮下埋置針頭24 h持續(xù)輸注基礎值胰島素,就餐前即可由泵輸注追加胰島素,全天胰島素總量為(實際體重×IU)的50%,其余的50%于3餐前以追加值胰島素輸注,隨后以每天血糖監(jiān)測情況調(diào)整基礎值及追加的劑量。對照組采用門冬胰島素注射液于早、中、晚餐前皮下注射,地特胰島素注射液(國藥準字J20140107)于睡前22:00左右皮下注射,兩組均持續(xù)治療1個月。
1.3 觀察指標
兩組治療前后血糖指標[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2 hBG)]變化情況,采用雅培越捷型血糖儀,分別于餐前、餐后2 h采指血測患者血糖并記錄;采用Bayer公司提供的DCA2000測定儀進行乳膠免疫凝集法測定HbA1c,操作過程中嚴格按說明書進行。觀察并記錄兩組患兒的低血糖達標時間、使用胰島素量、低血糖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方法
選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n(%)]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血糖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兒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兒低血糖達標時間、使用胰島素量、達標后血糖水平比較
治療后實驗組的血糖達標時間短于對照組,使用胰島素量和達標后血糖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兒低血糖發(fā)生率比較
治療后實驗組的低血糖發(fā)生率為14.67%,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4.6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I型糖尿?。╠iabetes mellitus type 1,T1MD)原名為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是內(nèi)分泌科最常見疾病[5]。多發(fā)生在兒童和青少年,也可發(fā)生于各種年齡。起病比較急劇,與自身免疫系統(tǒng)缺陷、病毒感染、遺傳因素等因素有關,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口渴、多飲、多尿、多食、乏力消瘦等癥狀。臨床可通過胰島素測定來做出診斷,也可根據(jù)患者的年齡和臨床表現(xiàn)等進行綜合判定。患兒需要注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水平的穩(wěn)定,防治和延緩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同時還需控制飲食,進行適當鍛煉。其起病比較急劇,當體內(nèi)胰島素絕對不足,容易發(fā)生酮癥酸中毒,給患兒的健康乃至生命造成威脅,同時也給家庭帶來沉重的經(jīng)濟負擔[6]。
目前胰島素強化治療是控制血糖有力的方法之一,能迅速解除高糖毒性,促使殘余的胰島細胞恢復部分功能,延緩視網(wǎng)膜和神經(jīng)病變。已有研究[7]表明胰島素泵注治療T1MD患兒的療效顯著。為進一步探究胰島素泵注和皮下注射治療T1MD患兒療效與安全性。結(jié)果顯示:治療前兩組患兒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無明顯差異,治療后實驗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使用胰島素量和達標后血糖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實驗組的血糖達標時間短于對照組;實驗組的低血糖發(fā)生率為14.67%,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4.64%,。研究證實,胰島素泵注的應用能進一步緩解T1MD患兒病癥,效果顯著。皮下注射胰島素具有藥物吸收快、血藥濃度升高迅速、進入體內(nèi)的藥量準確等優(yōu)勢,但其血糖控制不佳,胰島素使用總量大,能夠損傷組織,且不良反應較多;而胰島素泵能夠降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控制血糖平穩(wěn),保護胰島細胞的功能。其由小注射器和與之相連的輸液管、泵組成。其特點為:通過微量、持續(xù)性將給入的胰島素更加合理化和生理化,即通過一條與人體相連的軟管向體內(nèi)持續(xù)輸注胰島素的裝置。通過減少餐前胰島素用量,避免了大劑量中效、短效胰島素注射后在體內(nèi)的重疊作用,減少了低血糖的;使用泵后餐后血糖可有效地降低,幾乎達到正常水平。降低糖化血紅蛋白水平,避免了血糖波動,從而延緩、防止糖尿病多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與進展。與常規(guī)注射治療相比,胰島素泵使用者的糖化血紅蛋白( HbA1c)低于打針的患者,血糖波動幅度小,趨于正常水平。其基本用途是模擬胰腺的分泌功能,按照人體需要的劑量將胰島素持續(xù)地推注到使用者的皮下,保持全天血糖穩(wěn)定,以達到控制糖尿病的目的。能夠增強患者的營養(yǎng)狀態(tài)和身體健康,顯著減輕了疾病造成的沉重精神與心理壓力,提高患者生活信心和戰(zhàn)勝疾病的勇氣,有利于患者恢復,使血糖平穩(wěn)、正常,更完美化[8]。
綜上所述,胰島素泵注治療T1MD患兒的療效顯著,能夠迅速平穩(wěn)的控制高血糖,低血糖發(fā)生的次數(shù)較低,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措施。
[參考文獻]
[1] 劉建麗,厲紅,王蘭英.兒童1型糖尿病發(fā)生低血糖情況的分析[J].中國生育健康雜志,2016,27(5):457-459.
[2] 馬建華.1型糖尿病強化治療與胰島素泵應用技巧[J].中國實用內(nèi)科雜志,2016,36(7):533-536.
[3] 史春虹,張麗莎,白然,等.血糖控制不佳的1型糖尿病患者短期應用實時動態(tài)胰島素泵的療效及安全性觀察[J].中華全科醫(yī)師雜志,2016,15(2):118-122.
[4] 王旭艷,李佳,汪治華.胰島素泵在治療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療效對比[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 2016,27(8):962-964.
[5] 白雪晴,余繼鋒,施維,等.1型糖尿病患兒全視野閃光視網(wǎng)膜電圖反應特征[J].中華眼底病雜志,2016,32(3):287-290.
[6] 潘秋,李碩,潘滿立,等.皮下胰島素抵抗的循證治療[J].循證醫(yī)學,2016,16(6):348-351.
[7] 魏志勇,李玉,丁言玲.持續(xù)靜滴胰島素與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效果對比[J].安徽醫(yī)學,2016,37(7):829-831.
[8] 賈曉煒,欒進.胰島素兩種給藥方式對妊娠糖尿病療效的比較[J].武警醫(yī)學,2017,28(5):483-486.
(收稿日期:2018-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