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坪,李志成,黃 雨
1.同濟大學 巖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上海 200092;2.同濟大學 土木工程學院,上海 200092
“地貌學及第四紀地質學”是地學專業(yè)的一門基礎專業(yè)課程,其以地貌學和第四紀地質學的基本理論與知識為主體,并吸收地質學、沉積學、巖石學、自然地理學和新構造學等相關知識組成的一門綜合性課程。其中地貌學是研究地球表面地貌形態(tài)特征、類型、分布、成因和演化規(guī)律的學科;第四紀地質學是研究第四紀沉積物、生物、氣候、地層、構造運動和地殼發(fā)展歷史的學科[1]。兩者在研究內容、研究對象有諸多相似,都屬于地學范疇,關系密切,所以常把地貌學和第四紀地質學融為一體來講解。“地貌學及第四紀地質學”的教學目前更多還是以“課本+PPT講解”的面授教學模式,學生是被動接收者,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效果差,因此傳統(tǒng)教學方法面臨諸多挑戰(zhàn)。張利偉提出傳統(tǒng)教學中存在課時少、內容多,學生學習積極性不足,學生實踐能力不強等問題[2]。史興民指出地貌學課時少、概念繁多,傳統(tǒng)教學中不重視有關理論產(chǎn)生的歷史背景、發(fā)展趨勢和存在問題的介紹,把各種理論和概念看成孤立的、固有的,不利于學生把地貌學作為一個有機整體去理解和把握[3]。劉曉燕等指出講授法是運用最多的課堂教學方法,其一大缺陷就是單向交流,學生只是被動的參與者,無法及時反饋所學內容,且學生一味地接受知識,使其主動性和積極性不易發(fā)揮[4]。黨超等提出傳統(tǒng)的教材是以知識傳授為主,缺乏能力培養(yǎng)的系統(tǒng)內容;而且專業(yè)教材出版更新周期較長,內容難免顯得陳舊過時[5]。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的諸多問題,再加上“地貌學及第四紀地質學”課程的內容多、課時少、概念繁雜、知識點涉及的尺度大等特點,該課程的教學迫切需要作出改變。
當今時代影視文化發(fā)展迅速,影視作品的取景更加真實、逼真,很多取景源自大自然,形象地反映了地學知識,如:電影《荒野獵人》中眾多高山雪地、河流、森林的場景,充分反映了地貌學方面的知識;導演陳凱歌的影片《黃土地》充分展現(xiàn)了黃土高原的地質作用?,F(xiàn)代影視作品擁有良好的自然取景以及高超的后期影視處理制作技術,在很多作品中展現(xiàn)了豐富的地貌及地質事件,是一種豐富的教學資源。20世紀90年代以來,人類文化形態(tài)從以“語言”為中心轉向以“視覺”為中心過渡。視覺語言逐漸成為進行文化表達的主體樣式,同時在網(wǎng)絡教育的推動下,圖像文化作為一種新的教育形態(tài)和文化現(xiàn)象,逐步形成了當今社會獨特的視覺教育文化景觀,高新視聽科技使得人類已經(jīng)進入了一個嶄新的“圖像化時代”[6-7]。影視作品正是順應時代的發(fā)展需要而迅速發(fā)展起來,將其作為一種教學輔助方式有著不可比擬的教育與教學作用。
如今影視文化發(fā)展迅速,影視作品眾多,很多作品取景來自大自然,加上高超的影視后期制作技術,很多影視作品充分反映了地學知識。影視作品輔助教學在“地貌學及第四紀地質學”課程中有其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
(1)影視作品輔助教學是多媒體教學的一種更加具體化的形式,其具有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點。梁智平指出多媒體教學具有直觀性、時效性、可重復性、針對性、大信息量、大容量性等特點[8]。鄧永春等認為多媒體教學有豐富試聽環(huán)境,激發(fā)學習興趣、內容充實,信息量大,教學節(jié)奏快、擴大教學規(guī)模和改善教學環(huán)境等優(yōu)點[9]。陸志軍提出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在于信息量大、可展現(xiàn)相對優(yōu)美規(guī)范的板書、具有回放的優(yōu)勢[10]。
(2)影視作品輔助教學在聽教師講授的基礎上,學生可以進一步受到多種感官刺激,圖文并茂、動靜結合的教學方式能更好地讓學生理解、吸收消化知識。如今影視文化的發(fā)展,讓年輕一代的大學生越發(fā)喜愛影視作品。將影視作品引入課堂,能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另外,根據(jù)美國心理學家?guī)炖湛说膶嶒灡砻?,學生通過電子信息技術學習可以比傳統(tǒng)教學節(jié)約40%左右的時間[11],雖然影視作品輔助教學沒有如此的高效,但節(jié)約教學時間是毋庸置疑的,是解決本課程課時少的一種很好的途徑。
(3)本課程中很多內容涉及的尺度、規(guī)模都很大,時間跨度長,不是簡單的文字加幾張圖片就能講解的清楚明白,如:大江大河的河曲演化、少見的冰川地貌、大地構造運動。影視作品就能很好地克服尺度、時間等缺陷,能讓學生對地貌或者其他地學知識有比較形象的認識。相比文字,圖片能給人更深的印象,李晶等所做的試驗研究及結果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佐證這一點[12],所以影視作品輔助教學能讓學生對課程內容有更深的記憶,學習效果自然好。
(1)影視作品中展現(xiàn)了多種地貌。如電影《三槍拍案驚奇》拍攝于甘肅張掖,取景于美麗壯闊的丹霞地貌;電影《黃土地》《紅高粱》,電視劇《平凡的世界》以黃土高原為背景;美國大片《荒野獵人》《燃情歲月》眾多場景均拍攝于高山、河流、森林;電影《龍門飛甲》以沙漠為大背景,其中還有發(fā)生沙塵暴的情節(jié),能很好地了解風的營力作用。如圖1、圖2,跨越尺度、規(guī)模的限制,展現(xiàn)宏偉的丹霞地貌、河流地貌。
圖1 丹霞地貌(《三槍拍案驚奇》片段)
圖2 河流地貌(《荒野獵人》片段)
(2)影視作品中反映了多種地質事件。在一些災難題材的電影中都反映了很多地質事件,電影《2012》《日本沉沒》《活火熔城》以地震為題材,揭露了很多地震作用的地學知識,其中《活火熔城》還有巖熔流動的場面;電影《天崩地裂》以火山噴發(fā)為背景,敘述了火山噴發(fā)前的征兆以及火山噴發(fā)時的場面;電影《后天》以極地冰架開裂開篇,講述全球氣溫驟變,反映第四紀相關地質作用;電影《2012冰河世紀》開篇冰架下的火山爆發(fā),接著是巨大的冰川運動。如圖3、圖4,突破時間、地點等限制,表現(xiàn)出火山噴發(fā)、冰架開裂的場景。
圖3 火山爆發(fā)(《2012冰河世紀》片段
圖4 冰架開裂(《后天》片段)
如今影視作品發(fā)展愈發(fā)成熟,清晰度、視覺效果越來越好,能夠更加清楚地展現(xiàn)出地貌及地質事件的知識以及震撼的場面,能夠讓學生在接收書本上文字知識的同時又能在視覺上進一步加深印象,提高教學效果。影視作品形式多種多樣,在具體的教學中應仔細篩選對應的片段并輔以簡單的視頻剪輯工作,以便于更好的教學安排與教學效果的提升。文中列舉的影視作品相關片段與知識點可參考表1。
表1 文中影視作品與主要知識點
影視作品輔助教學并不是簡單的多媒體教學的改版,如何應用到“地貌學及第四紀地質學”課程教學中是最為關鍵的一步[13-16],具體來說,需要做好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如今影視作品種類繁多,數(shù)量驚人,但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適合用來教學。再者,課堂教學時間有限,一部影視作品也不是每一分鐘都符合課程教學內容。首先,選取最符合教學內容的片段,一定要對用來教學的影視作品進行甄選,必要時還要進行視頻剪輯處理,目前視頻剪輯軟件有很多、操作簡單,對授課教師不會有過多負擔。選取的片段在當次課堂上的放映時間應控制在5~10分鐘,更多更好的題材可提供給學生課后觀看。其次,像本文上述列舉的一系列影視作品一樣,選取的影視作品片段必須具有明顯的地學知識的特點,如電影《天崩地裂》中,在火山噴發(fā)之前就敘述了很多關于火山噴發(fā)的征兆。
影視作品選取好之后,在課程教學相應章節(jié)放映該影視作品,放映過程中注意控制放映時間,并且要注意觀察學生對此的學習態(tài)度,做好教學反饋以便之后改進。觀看結束后,請學生們自由討論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地學現(xiàn)象和地質知識,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思考主動性,尋找影視片段中課程理論知識。自由討論時間控制在3分鐘左右。
影視作品教學只是輔助教學,課本理論學習仍然是重要環(huán)節(jié)。課本理論學習能讓學生對概念、原理有更加清晰的認識和理解,加上來自影視作品中的形象認識,整理成知識點,再結合教師的講解,學生將有更深刻的印象。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結合影視作品著重強調重點、難點內容,力求做到講解清晰、明白。
組織課堂小組討論,包括對影視作品、課本知識的討論是教學必不可少的部分。影視作品畢竟要符合大眾的審美和視覺觀感,不可避免地會有虛構和修飾成分。在學習了課本相應章節(jié)的理論知識后,可以進一步回顧影視作品的內容,教師加以引導,開展課堂討論,分析影視片段與課本理論的偏差,得出正確的、便于學生接受和理解的結論。
影視作品輔助教學的應用組織框架圖如圖5所示。影視作品輔助教學走進“地貌學及第四紀地質學”課程是一個日臻完善的過程,應及時做好教學反饋,不斷改進與提高,為“地貌學及第四紀地質學”教學以及影視作品輔助教學積累實踐,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圖5 影視作品輔助教學應用過程組織框架圖
影視作品輔助教學是多媒體教學的一種更加具體化的形式,能很好地克服尺度、時間等缺陷,能讓學生對地貌或者其他地學知識有比較形象的認識。將影視作品輔助教學引入地貌學及第四紀地質學教學課堂,豐富了課堂教學的形式和內容,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降低教學難度,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學效果良好。教學過程中使用輔助教學方式在很多課程中已有所表現(xiàn),在地貌學及第四紀地質學的教學中引入影視作品輔助教學的方式較為新穎,相信在不斷的實踐與改進中,影視作品輔助教學在今后地學基礎課程教學中有更好的發(fā)展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