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梅
摘 要:課堂導入作為課堂教學的起始環(huán)節(jié),它關(guān)系到學生能否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直接影響到課堂的學習效率,從而影響整節(jié)課的成效。文章總結(jié)了高中化學課堂導入的一些方法,并對其進行了例析。
關(guān)鍵詞:高中化學;課堂導入;方法例析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8-05-20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币还?jié)課的導入能否成功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從而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就顯得至關(guān)重要。以下是我在教學中導入新課的一些體會。
一、借助生活常識導入
在學習“氧化劑和還原劑”時,我為學生出示生活情景:現(xiàn)榨的蘋果汁在空氣中會由淺綠色(Fe2+)變?yōu)辄S色(Fe3+),若榨汁時加入維生素C,可有效防止這種現(xiàn)象發(fā)生,該過程中維生素C作還原劑。那么常見的還原劑有哪些?還原劑具有什么性質(zhì)?同理,常見的氧化劑有哪些?它們又有何性質(zhì)?
在學習“化學平衡”一節(jié)時,我引入家庭煤氣中毒的救護措施:①立即打開門窗,移病人于通風良好、空氣新鮮的地方,注意保暖。②松解衣扣,保持呼吸道通暢,清除口鼻分泌物,如發(fā)現(xiàn)呼吸驟停,應立即口對口進行人工呼吸,并做心臟體外按摩。同時我指出煤氣中毒的原理:人體血液內(nèi)的血紅蛋白(Hb)易與O2結(jié)合生成HbO2,因此具有輸氧能力;CO吸入肺中時,則發(fā)生反應:CO + HbO2 ?O2 + HbCO,使血紅蛋白失去輸氧能力。緊接著我提出問題:“CO中毒的化學反應有什么特點?煤氣中毒時為什么要開窗并移病人于通風良好、空氣新鮮的地方,這其中的原理是什么?要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就需要學習化學平衡的知識?!?/p>
在學習“乙酸”時,我拋出問題:“為何在醋中加少許白酒,醋的味道會變得芳香且不易變質(zhì)?家里做魚時,加點醋和料酒,魚的味道就變得無腥、香醇,其中的原理是什么?”生活中這些情景大家很熟悉,但不知其中的奧秘,這種想知其所以然的欲望將有助于學生快速進入課堂,保持認真的狀態(tài)。
二、趣味實驗導入
在學習“鐵的重要化合物”一節(jié)時,我先給學生進行“血手印”的魔術(shù)表演:預先在手上噴上KSCN溶液,然后印在白紙上,將白紙晾干。課堂上用FeCl3溶液噴灑白紙,白紙立即出現(xiàn)“血手印”。這個震撼的現(xiàn)象讓學生迫不及待想學習FeCl3的性質(zhì),課堂學習的效率則大大提高。
在過氧化鈉的教學中,我先演示“水生火”的實驗:在事先準備好的加有過氧化鈉的棉花上滴幾滴水,棉花就會燃燒起來。水不是能滅火嗎?為什么能生火呢?一下子激起了學生的興趣。
又如在氨氣的學習中,我用“空瓶生煙”的實驗來導入,用蘸有濃鹽酸的玻璃棒靠近微微打開瓶蓋的盛有氨氣的集氣瓶,立即看到有白煙生成,將該玻璃棒伸入瓶中,瓶中立即有大量白煙生成,學生急于弄清楚白煙的成分及產(chǎn)生該現(xiàn)象的原因,在這種好奇心的驅(qū)動下,學習氨氣時,自然就更加投入。
三、故事導入
在學習“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一課時,我用“魔鬼谷”的故事導入:“在新疆、青海交界處的巍巍昆侖山區(qū),有一條神秘而恐怖的山谷,空曠而靜謐的美麗山谷剎那間就可能會烏云翻滾、電閃雷鳴,導致草木燒焦、牲畜斃命,因此在谷中到處可見潰爛了的動物骨骸和淘金者的尸體,使人毛骨悚然。奇怪的是這里的牧草茂盛無比,四季常青,當?shù)鼐用穹Q這里為‘魔鬼谷。你知道‘魔鬼谷牧草茂盛的原因嗎?閃電發(fā)生時,空氣的主要成分氮氣和氧氣發(fā)生了什么反應?”“草木燒焦、牲畜斃命”和“牧草茂盛、四季常青”在學生的潛意識里是對比強烈的,從而引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他們急于想知道其牧草茂盛的原因。
在學習“硝酸”時,我用玻爾巧藏諾貝爾金獎章的典故來導入:“丹麥科學家玻爾獲得了1922年的諾貝爾獎?!?zhàn)期間,玻爾被迫離開即將被德軍占領(lǐng)的祖國,為了表示他要返回祖國的決心,他決定將諾貝爾獎章留在實驗室。玻爾把金獎章溶解在盛有王水的試劑瓶里。后來,納粹分子竄入玻爾實驗室,那個試劑瓶就在他們眼皮底下,他們卻一無所知。戰(zhàn)爭結(jié)束后,玻爾從王水中把金還原出來,并重新鑄成獎章?!痹趯W生的愛國情懷被激起時,我緊接著指出玻爾配制的王水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硝酸,學生便迫不及待地想學習硝酸這種物質(zhì)的性質(zhì)。
四、認知沖突導入
在“鹽類的水解”一節(jié)的教學中,我這樣引入:“絕大部分植物在鹽堿地里不能生長,主要是鹽堿地里含有大量的鹽(NaCl、Na2SO4、Na2CO3、NaHCO3等),使土壤呈堿性,不利于植物生存?!本o接著拋出問題:“鹽堿地中含有的是鹽,為什么呈堿性?碳酸鈉,俗稱純堿,明明是鹽為何要叫‘堿?”在學生急于想知道問題的原因時,我點出課題:“鹽類的水解”。 在進行“鋁”的教學時,我這樣引入:“初中我們學過活潑金屬能與鹽酸反應釋放出氫氣,你聽說過能與強堿溶液反應釋放出氫氣的金屬嗎?”學生一聽很詫異,居然還有能與堿反應的金屬,而且還能釋放出氫氣? 正當學生納悶時,我緊接著說:“我們今天要學的鋁就是既能與酸又能與強堿反應,并釋放出氫氣的金屬?!睂W生便對鋁充滿強烈的好奇,學習效果大大提升。
五、熱點問題導入
在進行“化學反應的方向”一節(jié)的教學時,我借助大家關(guān)注的大氣污染物的治理的素材引入:“汽車尾氣中的主要污染物是一氧化氮以及燃料不完全燃燒所產(chǎn)生的一氧化碳,它們是現(xiàn)代城市中的主要大氣污染物,為減輕大氣污染,人們提出以下反應來處理汽車尾氣:2NO(g) + 2CO(g) = N2(g) + 2CO2(g)。你能否判斷這一方案是否可行?理論依據(jù)是什么? 學習了本節(jié)的內(nèi)容:‘化學反應的方向,這些問題就能迎刃而解?!?/p>
在進行“硫的氧化物”的教學時,我引入不法商家濫用二氧化硫來漂白銀耳的報道:“為獲得好的外觀和延長銀耳的保質(zhì)期,不法商家用燃燒硫黃(產(chǎn)生二氧化硫)的方法來熏制銀耳(并指出人體攝入過量二氧化硫,會刺激呼吸系統(tǒng),影響腸胃功能,導致支氣管炎、肺通氣功能和免疫功能下降等)。那么,二氧化硫究竟有什么性質(zhì),購買時如何鑒別銀耳是否被二氧化硫漂白過?學完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這些問題便能迎刃而解。”
六、圖片導入
在學習“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一節(jié)時,我展示一組對比圖:鐵生銹、牛奶變質(zhì)、爆炸、溶洞的形成,這些反應的速率截然不同——爆炸的反應速率最快,是瞬間完成的;牛奶變質(zhì)次之,需要幾天;鐵生銹的反應速度相對慢一些,完全腐蝕需要數(shù)年才能完成;溶洞的形成反應速率最慢,需要幾百年甚至上萬年的時間才能完成。接著拋出問題:“決定以上反應快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有哪些?這就是我們本節(jié)要學習的內(nèi)容:‘影響化學反應的速率。”
七、詩歌或俗語導入
在“乙醇”的教學中,我用俗語“酒香不怕巷子深”來導入:“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這體現(xiàn)了乙醇的什么性質(zhì)?除此之外,乙醇還有哪些性質(zhì)?跟它的結(jié)構(gòu)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這就是我們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nèi)容。”
化學教師偶爾在課堂上念一些詩或引入一些俗語,會讓學生倍感新鮮,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
教無定法,導無定規(guī)。新課導入的方法還很多,就算是同一課題也可從不同的角度導入,從而采用不同的方法。只要是與授課內(nèi)容有關(guān)、能迅速吸引學生注意、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使其成為學習主體的導入便是成功的導入。
參考文獻:
[1]楊 贊.趣味導入,讓課堂添彩——高中化學課堂導入技巧淺析[J/OL].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上半月),2015(13):229.
[2]韋力生.談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新課導入[J].中學教學參考,2014(1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