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科
摘要:當前,以中國五冶大學為研究對象,符合中國五冶大學的教學規(guī)律和特點的教務管理相關研究及實踐還比較缺乏。因此,本文以中國五冶大學為例,從當前中國五冶大學辦學、師生組成及專業(yè)教師授課等特點進行分析,討論了中國五冶大學教務管理模式的特點,指出其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其未來的改革設想,旨在找到中國五冶大學教務管理改革的方向,為中國五冶大學教務管理工作今后的發(fā)展方向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教務管理;教務管理問題;教務改革
一、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教務管理工作要緊密圍繞教師、學生、教學條件這三個教學活動中的基本要素開展,這些要素的組織與管理是否科學,直接影響到教學活動運轉的順暢程度和教學質量的等級。要實現教學活動中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運轉高效化、過程協調化、質量最優(yōu)化,需要對其進行統籌安排和科學規(guī)劃,建立科學化的管理模式,運用現代化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系統地組織教學人員和教學條件進行教學活動。這些不僅為進行教務管理改革提供了依據和方向,更是教務管理科學化的意義所在。
二、中國五冶大學教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觀念僵化
中職院校教務管理不僅是教學計劃、學生成績等“物”的管理,也是調動師生積極性,合力推動教學過程的管理。但是目前大多數中職院校釆用的是經驗型和行政型教務管理,這種管理模式條件下決策對象永遠是被動的、機械的,沒有把“人”和“物”這兩者的管理有機地結合起來。在管理過程中若脫離了與“人”的交流就不能發(fā)揮教務管理的最大功效,也即阻礙了教務管理的順利開展。中國五冶大學教務管理觀念上主要存在以下四點問題:
1、重官本位,輕服務
教務管理,其本質就是服務,優(yōu)秀的教務管理就是更好的為教師教學服務,更好的為學生學習服務,因此,評價教務管理的真正價值,也就是看其是否能夠更好的發(fā)揮服務職能。但在現實的運作過程中,往往事與愿違,官本位思想廣泛存在,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學校缺乏對自身教務管理系統的認識,另一方面也在于教務管理者本身缺乏對學校主體的認識、缺乏對教務管理工作的本質理解和重視,所以在管理者在工作中存在主體性缺位現象,也就是學生和教師都沒有成為管理的主體。
2、重行政管理,輕人本管理
教育管理部門沒有對中職院校在招生管理、教學計劃管理、考試管理、學籍管理和畢業(yè)管理等方面完全放權,導致了教務管理人員不能有效的進行管理創(chuàng)新和改革,極大程度的限制了教務管理人員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改革積極性,導致教務管理部門不能根據實際情況制訂有效的管理方案。在教務管理工作中除憑經驗外,就是采用行政的方式,表現為完全以上級的指示、文件、會議決議等作為管理依據,而脫離了問題的實際。
3、缺乏民主管理的觀念
中國五冶大學的教師隊伍組成中,一部分曾經是行業(yè)內專業(yè)團體,一部分是有高素質教育背景的,一部分是國內名牌大學畢業(yè)后從教的,一部分是本校畢業(yè)后留校的,在這支教師隊伍中不同人對教務管理的理解差別甚大,他們有的只管教書其它事情概不關心,有的則想在教學之外更多的參與到學院的管理中去,為學院的發(fā)展獻計獻策。
4、教務管理事務性工作較強,創(chuàng)新性不夠
教務管理工作的內容較多,如在校生學籍維護、新生注冊入學、課表編排、組織考試、成績與畢業(yè)管理等等,并且很多是重復性的工作,每年的特定時間段做的都是與上一年相同的工作,導致多數教務管理人員主要憑經驗操作,到什么時間就做什么事,領導吩咐什么工作就干什么工作,不求干好,但求無過。
(二)管理制度欠缺滯后
近年來,中國五冶大學在教務管理規(guī)章制度建設方面進行了許多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從整體來看,現有的規(guī)章制度仍然滯后于學校的發(fā)展,滯后于中職教育教學改革的要求。主要存在下列問題:
1、規(guī)章制度制定程序不規(guī)范,管理不到位規(guī)章制度制定程序是否規(guī)范嚴重影響著教務管理水平的高低。當前規(guī)章制度的制定往往是根據教務管理部門需要,就派專人起草相關內容,在小范圍內幾個人討論修改之后,就請主管領導審批,而主管領導有時對內容并未仔細審閱就簽字同意,或者幵會走個過程就直接頒布實施。這種規(guī)章制度制定程序上明顯不規(guī)范,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沒有立項審批環(huán)節(jié),沒有專人對擬制定的規(guī)章制度進行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調研;二是對草案內容的審查機制不健全,致使規(guī)章制度草案漏洞百出;三是規(guī)章制度草案主要反應教務管理部門主觀意愿,實施效果較差;四是缺乏嚴肅正規(guī)的頒布實施環(huán)節(jié);五是實施過程中缺乏及時的審查、解釋、修訂和廢止等環(huán)節(jié)。
2、規(guī)章制度的體系不完善
在教務管理中,規(guī)章制度體系欠完善,一方面是規(guī)章制度的設立滯后于工作實際或缺失,另一方面是規(guī)章制度名目凌亂繁多。前一種表現是工作中出現的各類問題該如何處理,并沒有明確的文字表述,長久以來,都是老人傳、幫、帶新人,而老人也是憑經驗,做到“不出問題”就行;對于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新人不注重對解決過程的歸納和總結,這就造成了規(guī)章制度的缺失或之后。還有一些情況則相反,規(guī)章制度很多,但很多是屬于重復或交叉的規(guī)章制度,或是補充性質的規(guī)章制度。
三、教務管理的改革設想
(一)構建學習型組織、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
學習的層次可以分為三種,依次為個人學習、組織學習、最后形成學習型組織。這三方面的內容不同:個人學習,主要是強調個體的認知學習、技能學習和情感學習;對組織學習而言,更強調組織對于學習的主體和主導作用。組織學習包括適應性學習和創(chuàng)造性學習兩個階段,從這一角度來看,學習型組織是一種組織管理模式,衡量一個組織是否為學習型組織的標準之一就是看這個組織能否合理的組織學習。
(二)轉變教務管理觀念、推進人文管理理念
中職院校里匯聚了擁有豐富知識的教師、管理人員和大量汲取知識的學生,其一切工作的中心就是為了培養(yǎng)高素質的人才,所以“人”既是高校構成的基本要素,也是中職院校職責和發(fā)展的基本要素。
(三)規(guī)范制度管理、提升制度效力
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是學校高效率運轉的基本條件。在倡導“以人為本”教務管理理念的同時,必須堅持依法依規(guī)治校,依法辦學,全面考慮人的需求和滿足,在建立健全學校各項管理制度上下功夫,通過制度化、規(guī)范化的管理,達到最優(yōu)的管理效果。進一步深化各項制度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形成一整套較完備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機制。健全的規(guī)章制度是保障學院教學秩序和諧穩(wěn)定的基礎。
(四)提升人員素養(yǎng)、強化服務意識
管理的本質是服務,教務管理也不例外。教務管理工作是合理組織承擔“教”工作的教師和“學”任務的學生,是教和學的連接紐帶,因此,教務管理人員要在處理教與學之間充分發(fā)揮組織、協調、溝通的功能,這里涉及到各二級教學系部之間、領導與教師之間、各教師之間、各類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
(五)教務管理實現現代化、信息化、數字化
近些年來,學校的辦學規(guī)模不斷擴大,教師、學生數量較之前均有較大增長,現在學校有多個校區(qū),校區(qū)之間教師學生流動頻繁,信息交換量大,原有的手工管理模式已無法適應當前的新情況,實現教務管理的現代化、信息化、數字化已勢在必行。
四、結語
總之,只有建立起符合中國五冶大學自身特點的教務管理模式,才能提高教學管理水平,建立穩(wěn)定的教學秩序,保證教學工作正常運行,才能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的,才能保證學校辦學目標的實現,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高技能專業(yè)人才。
(作者單位:中國五冶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