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視唱練耳是重要的音樂專業(yè)必修課程,需要打好基礎并經過堅實的階段性學習。相比較專業(yè)音樂院校自附小、附中對視唱練耳的專業(yè)訓練來說,綜合性大學音樂專業(yè)的學生普遍在高考前對視唱練耳進行“應急式突擊集訓”,進入大學后課堂中存在了若干教學問題亟待解決。
關鍵詞:視唱練耳;綜合性大學;唱名法
一、視唱練耳的重要性
視唱練耳是音樂專業(yè)學生的必修課,是技術性較強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旨在發(fā)展學生的音樂聽覺,系統地訓練學生準確的視譜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趣味并積累音樂語言。全面提升學生的音樂感知力(音高、節(jié)奏、力度、音色、和聲感、調式感、多聲部思維感、結構感)和音樂表現力、音樂鑒賞力、發(fā)展音樂記憶等音樂素質。
二、綜合性大學視唱練耳教學的特殊性
(一)學生的視唱練耳基礎參差不齊
相對比很早就明確目標要進入專業(yè)音樂學院學習的學生,綜合性大學音樂專業(yè)的學生有相當一部分是因為文化成績差,僅憑文化課成績考不上普通大學,考慮到綜合性大學音樂專業(yè)的文化課分數線很低,遠遠低于三本(甚至專科),同時這類學校對音樂的專業(yè)要求也很低,不僅遠遠低于音樂院校,也低于大城市師范類院校。因此這批文化素質較差的考生,為了考取大學,選擇考前臨時突擊幾個月,簡單進行聲樂或器樂輔導,試圖通過音樂這條“捷徑”考上大學。他們對器樂、聲樂的專業(yè)練習及相對應的各學科理論知識都沒有長時間的積累過程。一部分器樂主項的學生因為“童子功”而具備一定五線譜的讀譜視唱與識譜演奏能力,絕大部分聲樂主項的學生只具備初級簡譜的首調視唱能力。
由于學校擴招對于招生的專業(yè)要求較為寬松,使得學生整體專業(yè)水平更不盡人意。同時,不同省市對于視唱練耳的重視程度不同,學生基礎差別大,如湖南省、山西省的學生就相對比山東省的學生視唱練耳基礎扎實。高考時因全國統招,不同省入學考試的方式不同,部分學校僅考核視唱練耳口試,不考核練耳筆試及樂理知識。
進入大學后,有些學生已基本達到視唱練耳修畢程度,但有些學生連基本的教學進度也難以跟上,甚至連自然音程的名稱都不了解。這給教學增加了非常大的難度。
(二)學生主專業(yè)分類復雜,唱名法的選擇與運用棘手
筆者每屆按照各級自然班從事視唱練耳教學,目前授課兩個班。一班50人,學生的主專業(yè)分類:聲樂21人、鋼琴7人、手風琴1人、古箏6人、薩克斯3人、琵琶3人、小提琴2人、二胡2人、長笛1人、笙1人、大號1人、揚琴1人、竹笛1人;二班48人,學生的主專業(yè)分類:小提琴4人、聲樂18人、鋼琴7人、古箏7人、笛子2人、薩克斯2人、琵琶2人、單簧管1人、二胡2人、小號1人、嗩吶1人、大提琴1人。
從以上數據中可以看出,學生的主專業(yè)分類復雜,如何選擇視唱練耳體系也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1. 視唱
綜合性大學音樂專業(yè)的學生基本都來自普通高中,沒有受過長時間固定調唱名法的專業(yè)訓練,專業(yè)基礎薄弱。但固定調唱名法需要從小練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這些學生僅憑入學后兩年的固定唱名訓練以求達到規(guī)定的視唱練耳水平比較困難,至修畢時旋律唱“跑調”且沒有旋律感、音樂形象等情況并不少見。
事實上,視唱教學中首調與固定調的“無聲斗爭”存在已久,好像二者只可取其一?!岸窢帯眱H僅是個表現形式,原因還要深究。
對于器樂來說,西洋類樂器如木管銅管類,各樂器定調不同,用首調相對比較困難。民族類樂器因樂器構造及聽覺基礎,使用首調則更利于理解或記憶,調性感更強烈。而對于人聲來說,兩種唱名法都可以用,只是對首調的“較低級”偏見和對固定調的“盲目崇拜”導致了在我們只用人聲的情況下也有分歧。
2. 練耳
筆者在自然班內授課時發(fā)現,西洋樂器的學生聽寫時常用固定調,其中鍵盤類的學生因自幼練習樂器中耳感的積累,在現行的大部分視唱練耳教學中這種絕對音感的耳朵顯然更占優(yōu)勢。聲樂或民族樂器的學生則常使用首調記譜,與樂器有關,與非絕對音感的耳朵也有關,他們聽到的就是首調感。
而因為高考考學時的視唱練耳“應急式突擊集訓”,相當一部分學生不懂得練習方法,只一味追求聽音程、和弦、旋律的音高,對于和聲色彩、樂句等完全忽略。有些能聽出白鍵固定音高的學生,一加入黑鍵就無所適從,旋律聽寫來回竄調。這些都是練耳的陳舊問題。
(三)學生從業(yè)方向廣泛,視唱練耳內容單一難以配合專業(yè)培養(yǎng)方向
法國視唱練耳體系自20世紀70年代末,教學理念就已改革:“從之前比較重視技能的訓練轉變?yōu)楸容^重視樂感的培養(yǎng)?!雹龠@次改革意義重大,但我國大部分綜合性大學的視唱練耳教學卻并沒有沿襲法國視唱練耳體系的改革,仍然停留在法國視唱練耳陳舊的教學模板中。
從現行視唱練耳大綱中可以看出:教學內容主要分為調式調性、節(jié)拍節(jié)奏、音程、旋律。調式調性以升降號增多為難度排列,最多到三升三降。至兩年修畢后,學生需要能夠視唱兩升降內自然大小調、和聲、旋律調式及民族宮調式旋律,聽寫三升降以內自然大、小調式、和聲、旋律及民族調式。除“視唱”及“練耳”每學期應達到的具體程度外,不做其他要求。
在綜合性大學的音樂學專業(yè)培養(yǎng)方向中,學生可從業(yè)的選擇十分廣泛?!氨緦I(yè)培養(yǎng)具備音樂學等方面的基本知識,以及初步對音樂進行理論分析、研究、教學的能力,能在文化館、中小學、社會音樂團體、科研單位和出版、廣播影視部門從事音樂教學、研究、編輯、評論等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并為進一步深造打下基礎”。②
事實上,視唱練耳課程中的部分技術性練習,如程度較高的節(jié)奏聽寫或旋律聽寫,在實際應用中并不多見。在教學中,筆者發(fā)現部分聽固定音高較好的學生,聽記很快,一聽到絕對音高D為主音,張口就說D大調,連調式調性都分不清。那么我們學習視唱練耳的意義究竟是什么?是機械的聽出音程、和弦、節(jié)奏、旋律更重要,還是帶入實際作品感受色彩,注重教學實用性更重要?
(四)班級人數多,教師精力有限
受擴大招生的影響,視唱練耳課堂的自然班一般會有幾十人,學生水平又參差不齊,兩極分化嚴重,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只能照顧大多數學生的水平,容易出現程度高的學生因教學進度過慢而“吃不飽”,程度淺的學生因為總是跟不上進度而“懶得吃”的情況。
三、有效開展視唱練耳的教學建議
(一)同一條素材,對學生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
學生程度明顯參差不齊,作為教師,筆者認為應考慮班級絕大部分學生的程度要求,同時對不同程度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視唱練耳程度較淺的學生,采取鼓勵措施,從只聽記頭或尾開始慢慢進步;程度較高的學生通常聽記練習會很快完成,同樣的聽記時間內可讓他們自行移調,或加配二聲部,或自行排練二聲部節(jié)奏。
在聽寫二聲部旋律時,程度較淺的學生可選擇只聽記旋律聲部,程度較高的學生則要求全部聽寫出來,或自行移調。
(二)使用相對關系唱名
如同前文所提到的,固定調唱名法需要從小練習。“許多個案表明,若在3-4歲之前接受有關音樂訓練—如學鍵盤樂器的話,會獲得絕對音高感?!雹邸?-4歲是關鍵期,5-6歲已開始變得‘較大了?!雹?/p>
同樣的研究也表明,沒有成年人通過音樂訓練獲得絕對音高能力的例子,而那些擁有相對音高感的成人可通過一定訓練得到“偽絕對音感”,并需要持之以恒的練習?!癟hose with absolute pitch may train their relative pitch, but there are no reported cases of an adult obtaining absolute pitch ability through musical training; adults who possess relative pitch but do not already have absolute pitch can learn "pseudo-absolute pitch" and become able to identify notes in a way that superficially resembles absolute pitch?!雹?/p>
綜合性大學音樂專業(yè)的學生沒有經過長期的視唱練耳基礎訓練,小部分僅憑著西洋器樂練習中積累的“偽絕對音感”耳朵,在課堂聽寫中認為自己占有相當優(yōu)勢,卻對音樂色彩、調式調性等判斷常有出入,視唱超過兩升兩降也會存在大量音準問題。事實上,“在人的音樂發(fā)展中,在視唱、視奏樂譜、聽音記譜、即興伴奏及音樂作品欣賞等音樂實踐活動中,具有絕對音高感或相對音高感各有長處?!?/p>
筆者認為,在教學中首先要讓學生認識到,相對關系和絕對關系唱名的地位是平等的,聲樂和民族器樂專業(yè)的學生可使用首調唱名視唱并聽記。而對于部分“來回竄調”的學生來說,無論選擇哪種唱名法,在初期練習階段筆者都建議不要來回切換唱名,先保證一種唱名法的熟練與穩(wěn)定。
(三)注重教學實用性,改進教學方法
綜合性大學音樂專業(yè)的學生從業(yè)選擇廣泛,課上簡單的技術性訓練已不能滿足學生需求。在課堂中需將“技術性”與“音樂性”練習結合,不過分強求對于音高、節(jié)奏聽寫及視唱的難度,增加對音樂調式調性、作品風格的辨析、樂器音色的判斷、樂句及曲式的劃分等。同時考慮學生將來工作方向對于多聲部的高要求應用,加大多聲部的練習力度。
(四)小組互助
因課上大量的二聲部視唱,每個班級都有固定的二聲部練習小組,課下視唱及聽寫練習可采取小組互助方式,增加學生課下練習時間,互助提高視唱練耳的“技術性”水平。
(五)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素材的編寫
筆者在實際教學中,每節(jié)課后都點名要求幾位學生按課上的要求(指定調式調性、節(jié)奏型或和聲進行等)編寫節(jié)奏或旋律。有些旋律因樂句長度、難易程度、旋律發(fā)展等因素,筆者會進行一定程度改動并制譜。這些旋律會作為下一節(jié)課的部分視唱或聽記素材,并課后將這些素材分享在班級微信群,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六)可采取小班授課或分級別授課
視唱練耳課程采用小班授課或分級別授課能夠更有效保證教學的開展⑥,可從根本解決大班授課中人員過多、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但要充分考慮到院系綜合發(fā)展、視唱練耳科目的師資力量、具體分班分級要求的制定、課程時間安排等因素,若要系統的實施起來相對較困難,需各校視唱練耳老師共同參與完成。因各因素限定,筆者尚未采取此種授課方式,在此不做過多探討。
四、結語
視唱練耳的教學不能僅停留在技術性訓練的層面上,尤其對于綜合性大學音樂專業(yè)的學生來說,一味追求教學大綱中技術練習的進度,不僅收效甚微,不能夠提高學生能力,還容易使學生失去興趣,并對視唱練耳課程產生抵觸情緒。
我們要清楚的認識到,視唱練耳不僅僅是唱或者聽寫,還涵蓋著辨析音樂風格、判斷調式調性、提升音樂鑒賞力等綜合音樂能力,使學生全面提高藝術修養(yǎng)。
注釋:
① 魏留樂.法國視唱練耳教學改革帶給我們的啟發(fā)與教學實踐探索[J].中國音樂教育,2018,02.
② 煙臺大學音樂舞蹈學院2015版音樂學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
③ 趙宋光.音樂教育心理學概論[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4:172.
④ 同上
⑤ Levitin D.J. (2008.) Absolute pitch: Both a curse and a blessing”. In Clockars,M. Music Meets Medicine,Proceedings of the Signe and Ane Gyllenberg Foundation.pp. 124–132.
⑥ 陳少峰.論視唱練耳教學分級制的科學性[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4,03.
[參考文獻]
[1] 劉暢.視唱練耳在基礎音樂教育中的重要性及教學中的階段—從音樂院校入學考試談起[J].人民音樂,2012,07.
[2] 陳少峰.論視唱練耳教學分級制的科學性[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4,03.
[3] 魏留樂.法國視唱練耳教學改革帶給我們的啟發(fā)與教學實踐探索[J].中國音樂教育,2018,02.
[4] 鄧昆.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要求下對我校音樂學專業(yè)的幾點思考[J].黃河之聲,2014,10.
作者簡介:榮衡(1987-),女,山東文登人,碩士,煙臺大學音樂舞蹈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音樂教育、視唱練耳、合唱與合唱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