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
摘要:為了能夠更加有效的提高路面底基層基層施工水平,實現(xiàn)現(xiàn)場管理標準化,質量可控,施工工藝內容實現(xiàn)高質量、高標準的工作成果,現(xiàn)對路面底基層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過程控制中需要注意的重點進行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從業(yè)人員在未來的工作中能夠有所啟發(fā),共同提高路面底基層和基層施工管理水平。
關鍵詞:路面底基層;基層施工;控制要點
1完善施工前準備工作
為了能夠更好的指導現(xiàn)場工作人員完成既定工作任務,在正式開工之前應該就招投標文件,工地建設標準化文件以及施工過程中的現(xiàn)場管理制度進行討論,制定出具備可行性的方案來供后續(xù)工作人員和管理人員依照。對于將要進場的各種材料,具體堆放地點、管理人員、管理手段、材料進出廠登記制度都要建立健全,防止在正式開工后,出現(xiàn)不同材料混合放置,導致材料類型混亂,現(xiàn)場管理無法順利進行的情況出現(xiàn)。下圖1.為穩(wěn)定粒料底基層與級配碎石底基層圖。
所有進場的材料設備都需要進行系列報驗制度,確保其符合施工質量要求,能夠正常發(fā)揮作用,尤其對于材料需要與設計圖紙的相應參數進行對照,關于大型機械設備需要其具備完善的工作狀態(tài),并且安排專門的工作人員,在工程進行時定期對其進行檢修保養(yǎng),保證其能夠長時間處于工作狀態(tài)減少過程中等待時間的出現(xiàn)。所有已經經過檢測,同意進場的材料都要安排專人進行管理,這些材料不得任意更換供應源,由于特殊情況,不得已而為之的必須上報更換理由并對更換源資質進行檢測[1]。
攪拌設備的自動計量設備必須經過標定后才能使用混合料配比,應該進試驗人員確認后可以使用于后續(xù)施工過程。
為了能夠進一步提高攤鋪層面混合料的壓實度符合要求,在正式工作時要求工作人員需要在其兩側架設鋼模板,同時在中央分隔帶結構層要錯臺支模,便于工作人員對其進行更加有效的壓制工作。處于路肩部分的壓實土,可以通過填前壓實的方式代替邊模,但要求其高度應該與培填高度相同。為確保拌合材料質量,要對拌和材料自身和拌合設備工作狀態(tài)進行抽樣檢查[2]。
在進行大面積施工之前,需組織工作人員進行不小于200米的試驗路段鋪筑,以檢查各材料和設備在日常運轉中表現(xiàn)出的真實性能,對試驗數據做好記錄總結研究在試驗路段發(fā)生的問題,分析其原因,并在后續(xù)施工指南中進行體現(xiàn)。
所有參與施工建設的工作人員,在進入工作崗位之前都要經過施工技術交底,確保工作人員能夠在日常工作中明確自己的崗位職責,對于所有的施工程序,施工注意點,操作規(guī)范技術,質量要求都有明確的認識。
2施工階段質量控制
2.1現(xiàn)場管理人員要嚴格控制水泥穩(wěn)定碎石底基層的含水量,每天現(xiàn)場在進行交辦工作之前,首先應該對集料含水量進行檢測,根據以上材料的最佳含水率計算應該增加的水量,根據外界不同的天氣情況及時調整含水率范圍,一般而言,為了控制施工質量,同時便于操作,在攤鋪時,材料的實際含水率一般會大于最佳含水率的0.5%至1%。在碾壓階段,材料的含水率也要略高于最佳含水率。
2.2工作人員需要對水泥穩(wěn)定碎石底基層,基層混合料的水泥劑量進行嚴格控制。
2.3.在材料保存場所應該設置高度不低于0.5米的隔板,上料高度不能高于隔板高度,以防止材料從隔板上不滲漏至其他集料區(qū)造成材料混合影響材料的調用。
2.4水泥穩(wěn)定碎石底基層基層每日施工任務完成之后,現(xiàn)場管理人員應該對混合料的總量進行檢測,計算當天的水泥用量和使用比例,并與過去的使用量進行對比,確?,F(xiàn)場施工的材料成本能夠得到控制。根據以上數字,還要得出當日施工過程中各施工區(qū)域段落的平均厚度,以此作為對與施工進度的一個參照。
2.5由于大量的材料需要利用車輛進行運輸,同一車輛可能到運多種材料,所以需要及時對車輛進行清洗,保證不會出現(xiàn)材料混合?;旌狭涎b車時,運輸車輛要前后移動分三次進行裝料,防止混合料離析。車輛在運輸過程中,需要在材料表面覆蓋土工布以防止混合料水分在運輸過程中受到直接日曬而造成損失,或與運輸過程中其他材料接觸,造成材料污染[3]。
2.6混合料在卸入攤鋪機進行喂料的過程中,需要避免兩者發(fā)生碰撞,為了確保不會出現(xiàn)碰撞,一般運輸車輛會??吭跀備仚C前20公分的位置,駕駛人員將車輛掛空擋確保其在卸料過程中不會發(fā)生移動。
2.7攤鋪時車輛使用注意事項
面對混合料攤鋪過程,必須有兩臺攤鋪機梯隊作業(yè),設備之間相隔距離應控制在大于五米的范圍內,攤鋪寬度重疊為5-10公分且攤鋪設備的運行速度和攤鋪厚度應保持一致,最終以兩設備的攤鋪接縫是否平整,來判斷之前的攤鋪工作是否符合質量要求。
2.8控制底基層和基層碾壓質量的要點
為了進一步提升路面基層碾壓質量,就需要工作人員不斷提高強化底基層施工質量的措施和管理水平,相關數據顯示,碾壓混凝土的密實度與能夠承受的強度變化規(guī)律成正比,當密實度下降5%,材料能夠承受的強度就要下降20%左右。路面碾壓工作一共需要經歷初壓、復壓、終壓三個階段。在實際工程施工中存在部分企業(yè)為了降低成本獲取更高的經濟收益,只進行兩個環(huán)節(jié)的碾壓工作。這需要現(xiàn)場管理人員特別注意,堅決抵制。同時在進行碾壓的過程中控制設備行進速度,一般控制在3公里每小時的速度,每層碾壓厚度控制在20公分以上。加強基層和底基層的養(yǎng)護工作,確?;鶎雍偷谆鶎拥氖┕べ|量。
3結束語
路面底基層與基層施工管理要求和控制對于整個公路路面工程的質量指控都有特殊的意義,必須嚴抓質量關,在施工中不能為搶工期,減少成本投入違背工程進行的客觀規(guī)律。
參考文獻:
[1]曾紀義,劉琴.路面底基層與基層施工管理要求和控制重點[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8,41(11):30-31.
[2]郭明,余崇俊,朱立軍, 等.路用復合材料應用研究[Z].貴州省交通科學研究院.2005.
[3]長春至吉林高速公路勘察設計技術[Z].吉林省公路勘測設計院.2001.
(作者單位:如東縣交通工程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