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川之城東,有地隱然而高1,以臨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長(zhǎng)2,曰王羲之之墨池者3。荀伯子《臨川記》云也4。羲之嘗慕張芝5,臨池學(xué)書,池水盡黑,此為其故跡,豈信然邪6?方羲之之不可強(qiáng)以仕,而嘗極東方,出滄海,以娛其意于山水之間7,豈其徜徉肆恣8,而又嘗自休于此邪?羲之之書晚乃善9,則其所能10,蓋亦以精力自致者11,非天成也12。然后世未有能及者,豈其學(xué)不如彼邪?則學(xué)固豈可以少哉!況欲深造道德者邪13?
墨池之上,今為州學(xué)舍14。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15,書“晉王右軍墨池”之六字于楹間以揭之16,又告于鞏曰:“愿有記?!蓖仆蹙?7,豈愛人之善,雖一能不以廢,而因以及乎其跡邪18?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學(xué)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19,況仁人莊士之遺風(fēng)余思,被20于來世者何如哉!
慶歷八年九月十二日,曾鞏記。
注釋:
1.隱然,隱隱約約的樣子。
2.洼然,凹陷的樣子。方以長(zhǎng),方而長(zhǎng)。
3.王羲之,字逸少,東晉著名書法家,官至右軍將軍,世稱“王右軍”。
4.荀伯子,南朝宋人,曾任臨川內(nèi)史,著有《臨川記》六卷,已佚。樂史《太平寰宇記》曰:“王羲之嘗為臨川內(nèi)史,置宅于郡城東高坡,名曰新城。旁臨回溪,特?fù)?jù)層阜,其地爽塏,山川如畫。今舊井及墨池猶存?!?/p>
5.張芝,字伯英,東漢酒泉人,書法家。王羲之深慕張芝,認(rèn)為其書法成就緣自苦練。王羲之在致友人書信中寫道:“張芝臨池學(xué)書,池水盡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p>
6.信,果真、的確。
7.此四句,史載驃騎將軍王述與王羲之并有美譽(yù),平素卻為王羲之所輕。王羲之任會(huì)稽內(nèi)史,檢查會(huì)稽郡刑政,王羲之深以此為辱,稱病辭官,并在父母墓前發(fā)誓,不再出仕。從此縱情山水,自謂“我卒當(dāng)以樂死”。強(qiáng),勉強(qiáng)。極,窮盡。
8.徜徉,游覽。恣意,縱情盡意。
9.羲之之書晚乃善,王羲之的書法到晚年才寫得精妙?!稌x書·王羲之傳》載:“羲之書,初不勝庾翼、郄愔,及其暮年方妙?!?/p>
10.能,擅長(zhǎng)。
11.精力,專心竭力。致,達(dá)到。
12.天成,天賦使然。
13.深造,不斷前進(jìn),以達(dá)到精深的境地。
14.州學(xué)舍,撫州州學(xué)所在。
15.教授,學(xué)官名。章,通“彰”,彰明、顯著。
16.楹,廳堂前部的柱子。揭,高舉、標(biāo)示。
17.推,推想。
18.此句意為“連王羲之的遺跡都重視起來了嗎?”。
19.尚,尊崇。
20.被(pī),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