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液力變矩器的能量轉換與傳遞”為例在微型課程教學安排、教學設計和教學手段等方面進行探索,設計了課程的教學理念和思路,敘述了課程的詳細設計步驟。借助建立的網絡教學平臺,對微型課程和翻轉課堂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進行探索,較好解決了液力變矩器的結構的教學難點,有效促進了課程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
關鍵詞:液力;變矩器;微課;設計
一、 引言
當前我國正在實施“新工科”建設等重大戰(zhàn)略,改革教學方法、以學習者為中心、加強信息技術和教學的深度融合、建設和應用在線開放課程是推動高校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的重要方面?!耙毫鲃印闭n程難點多,需要較強的空間想象力,課程教學采用簡短、直觀、藝術化的微課方式會得到較好的效果。針對這一課程進行微型課程的設計、建設非常有意義。
二、 微型課程
美國依阿華大學附屬學校提出微型課程是“將一門教學科目根據內容分解成一系列相對獨立、完整的單元群,每個單元突出一個中心內容或專門主題?!?/p>
新加坡實施的微型課程是“基于信息技術的、用于教授特定內容的教學材料,是小容量的教學單元,涉及多門課程領域,支持廣泛的學習結果?!?/p>
高校微型課程具有自身的特點:首先,高校微型課程的內容是針對一個完整的知識單元,有一個專門主題。第二,微型課程占用的上課時間比較短。第三,微型課程基于學生自學能力不斷增強的前提下,在科目設置、教學安排、教學方法的運用等方面具有很大彈性和靈活性。
三、 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是教師創(chuàng)建視頻,學生在家中或課外觀看視頻中教師的講解,回到課堂上師生面對面交流和完成作業(yè)的這樣一種教學形態(tài)。
翻轉課堂可以幫助繁忙的學生他們自主安排忙碌的時間,能真正實現分層教學。翻轉課堂的視頻能夠暫停、倒帶、重放講座視頻,直到學生聽懂為止,能夠增加教師與學生互動及學生之間的互動,讓教師更了解學生。
四、 課程特點
“液力傳動”這門課程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實踐性和應用性。液力元件結構復雜,教學難度大。從“液力傳動”課程中凝練難點,與實例相結合,增加教學的靈活性、活躍度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液力變矩器能量轉換”既是一個獨立的知識單元,又與“液力傳動”其他知識單元相互銜接,與車輛的動力、換擋性能密切相關,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 “液力傳動”中的微課設計
(一) 設計理念
微課制作首先根據課程的重點、難點,確定微課內容。然后選取對同學們有吸引力、趣味較強的實例進行導入,提出問題,引出教學目標。配合學生的思考,實時展現圖片、動畫,由淺入深講解結構、原理??偨Y中巧妙強調重點,留出提問空間,激發(fā)同學的學習熱情。
(二) 設計思路
“液力傳動”課程的難點是液力元件的結構和工作原理,選取典型液力元件“液力變矩器”的結構和能量轉換原理為一節(jié)微課的教學目標,要求學生課前觀看制作好的視頻,做簡單的作業(yè),并提出自己的疑問,教師通過批改作業(yè)和收集學生提問,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利用翻轉課堂有針對性的解答疑問,加強重點內容的學習。
(三) 設計步驟
1. 通過提問“轎車起步時自動換擋車型比手動換擋車型有什么優(yōu)點?”“自動換擋車型有這些優(yōu)點的原因是什么?”,引導學生說出優(yōu)點中重要的一條:自動換擋車型起步時不易熄火,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 從學生熟悉的兩個電風扇相對而立,一個風扇接通電源,另一個風扇轉動的現象講解,使學生理解兩個電風扇能量的傳遞和轉換原理。再將氣體換為液體,風扇的結構進行改變,用類比加變換的方式引出液力變矩器的構成。采用講解、動畫、實物展示等教學手段,進一步加強學生對液力變矩器結構的清晰理解和利用液體進行能量傳遞與轉換原理的深入掌握。
3. 解釋課程開始時提出的問題:由于變矩器中泵輪和渦輪互不接觸,轎車起步時發(fā)動機不易熄火。解答學生困惑,并使課程前后呼應,啟迪學生思維。
4. 最后提出課下問題:“液力變矩器還可以有哪些優(yōu)點?還能有其他應用嗎?”啟發(fā)學生自主思考,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
5. 收集學生反饋,組織翻轉課堂,引導學生分組討論,提煉本次課的教學難點和重點,總結、評價教學效果。
六、 結論
在對課程的知識單元進行詳細分析和解剖的基礎上,慎重選取“液力變矩器的能量轉換與傳遞”知識單元為微型課程的內容,視頻形象、生動,較好解決了液力變矩器的結構的教學難點。借助網絡教學平臺,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需求、過程和問題掌握得更清楚、全面,有針對性的與翻轉課堂結合進行授課,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從而通過教學引導學生觀察問題、解決問題及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有效促進了液力傳動課程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
通過微型課程“液力變矩器的能量轉換與傳遞”的設計、建設和教學實踐,有以下幾個方面可以改進提高:
1. 針對“液力傳動”這門課程,應提煉、分解多個知識點,制作多個微型課程,形成微課鏈。
2. 微型課程制作應與漫畫、笑話等藝術結合,提高課程的趣味性。
3. 微型課程的設計、建設要與翻轉課堂的整體設計相呼應。
參考文獻:
[1]劉大軍.高校微型課程的開發(fā)[J].大學:學術版,2011(7):26-29.
[2]袁志芬.微型課程概念辨析[J].教學與管理:中學版,2014(9):18-21.
[3]甘光曲.化學課堂教學與思維訓練實踐探索廣東教育:綜合版,2004(6):33-34.
[4]韓京海.項目教學法在“液壓與液力傳動”中的教學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上,2011(4):111-112.
作者簡介:
朱桂英,河北省邯鄲市,河北工程大學機械與裝備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