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旭閩
摘 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是重要的教學目標,也是素質(zhì)教育發(fā)展、培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必然要求。在目前教學中,一些語文老師將自己定位在對學生進行簡單的知識傳授,教學方法原始粗糙,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教師可以從學生實際、教材具體內(nèi)容出發(fā),提前制定預設方案,運用多媒體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巧妙設問來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關鍵詞:初中 語文教學 思維能力 培養(yǎng)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理念就是要通過教學讓學生學會思維,不會獨立思維,很難設想創(chuàng)新等其他更高階層的思維活動。在目前的初中語文教學中,一些老師還沒有能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課堂教學主要傳授一些碎片化的語言知識,沒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有的老師雖然注意到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但是采用的方法落后,只會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生搬硬套,無法指導學生活學活用。這種狀況不適應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需要改變。本文將從自身的教學體驗出發(fā),圍繞相關話題進行闡述,謬誤之處,實屬難免,敬請指正。
一、樹立教學目標,制定思維培養(yǎng)的方案
教學目標就是教學的方向。在教學目標的制定過程中,教師就應該圍繞活學活用、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為前進方向,制定可行方案。具體而言,可以從教學內(nèi)容、學生學習基礎等維度來進行思考。從教學內(nèi)容來拓展學生思維,可以用的方法比較多,筆者在聽李鎮(zhèn)西老師《一碗清湯蕎麥面》一課教學時,就有很多收獲,其中的一個做法是讓學生對文章進行一定的場景補充、結尾延伸,效果比較好。從學生的學習基礎出發(fā),就是要教師考慮學生的實際,提出的問題要能讓學生想思考、能思考,學生具有思考的知識基礎、心理基礎。
例如,在講授朱自清的《春》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談談自己對于春天景色的大概印象,并且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去描述。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換個角度比如用擬人的手法去形容描述,讓他們感性的去思考朱自清的寫法好處在什么地方?這樣,學生當然會從自己的觀察經(jīng)歷說起,有話可說。他們能去思考為什么自己和朱自清的觀測點為什么會有很大的不同,假如自己站在朱自清的視角上,會有什么樣的的觀察結果?思維的力度在不斷提升。
二、結合教材內(nèi)容,教授思維方法
教材是初中學生能獲得的最重要的教學資源,教師讓學生學會思維,要充分挖掘教材素材,讓他們能活學活用,學會思考。教師在讓學生掌握基礎語言知識的前提下,讓他們細微觀察教材文本,體悟作者的觀察角度,分享彼此的發(fā)現(xiàn)。讓學生帶著目的,帶著問題去閱讀文本,在看書的時候,多問幾個“為什么”、“怎么樣”、“有什么好處”、“還可以怎么樣來描述”等,讓學生積極主動思考。
三、通過情景創(chuàng)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他們更喜歡在一定的場景中來進行語文學習,而不喜歡呆板的去讀、背、寫。合適情境的創(chuàng)設有利于讓他們開動腦筋,進行積極思考,更好地去感悟語文教材中的學習內(nèi)容。教師可以在一些散文、戲劇等適合角色扮演的教材內(nèi)容中,精心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能更好的在“入戲”的狀態(tài)下進行思維。
例如,在教學《藤野先生》時,我讓學生在了解文章基本知識的基礎上,進行預先準備,讓他們扮演教材內(nèi)容中不同的角色,進行角色扮演,要求他們的扮演在深刻了解各自思想的基礎上進行,對于教材上沒有的部分,提供相關的背景性資料供他們參考,要求他們注意自己的所用的語言、動作與自己的思考結合起來,比如說,我這個動作如此做,原因是什么。這樣的要求,讓學生很感興趣,表演起來,像模像樣。這樣的表演,實際上,也包含了他們的獨立思考。
四、巧用多媒體,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與文本資源相比較,多媒體將字、圖、聲音等多種表達形式融入到一起,更能引起初中學生的注意力。因此,我在教學中,經(jīng)常通過引入、改編合適的多媒體資源來引導他們進行思維能力的培育。
例如,在教學《愚公移山》時,我首先給學生播放了關于這節(jié)課的動畫視頻,學生很興奮。我乘熱打鐵,在動畫中的不同地方,進行停頓,提出問題讓他們思考。引導他們帶著問題去閱讀教材,進行分析。這樣的做法讓他們在思考中能更加有目的性的去閱讀教材,學習教材上的新知識,促進他們更好的去理解教材,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需要提醒的是,對于多媒體的使用,一定要本著提升學生語文能力的初衷,而不能僅僅為了制造熱鬧的課堂。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通過教師的努力而讓學生活學活用,能獨立自主思考,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獨特的方法。但是總體來說,還是要提前規(guī)劃,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從教材內(nèi)容出發(fā),嘗試情境的創(chuàng)設等入手。教師要謹防教學的目的定位在純粹知識的灌輸,而是努力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綜合能力,這其中,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是提高學生全面素質(zhì)的必要環(huán)節(jié),它能夠提高學生的文章閱讀理解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羅可松.論初中語文教學中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才智;2013年36期
[2] 胡瑋瑋.初中語文教學中思維能力培養(yǎng)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年
[3] 金志華.培養(yǎng)初中語文教學想象思維能力[J];課外語文;2014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