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玉球
摘 要:有人說特殊教育學校教師是亞健康孩子的“保健師”,吃喝拉撒都要管。這種說法一點也不過分。然而,要做這項工作并非易事。
關鍵詞:特殊教育;教學;亞健康
一、關愛孩子 播種愛心
任何工作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有困難和矛盾出現(xiàn),會有煩惱和不快樂的產(chǎn)生。只有自己去尋找工作的樂趣,形成特教職業(yè)的幸福感,才能在工作中成為一個快樂的人。如果你把智障兒童看成是令自己心煩的人,那你就會感到心煩;如果你把他們看成是可愛的天使,那么你就會變成快樂的天使。如何才能從他們身上獲得幸福感呢?
1.在工作中以公正的態(tài)度欣賞智障兒
我們不能簡單地把智障兒童看成是自己的教育對象,應該以欣賞的、審美的眼光看到他們身上的優(yōu)點,把他們看成活生生的富有靈性的個體,完全地接納他們,也就是說,不要戴著有色眼鏡來審視他們。特殊兒童都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注與贊賞:老師一次點頭,一個微笑,一個撫摸,這些不經(jīng)意的動作,在潛移默化中都深深地影響著特殊兒童的身心發(fā)展。因此,這就要求我們要以公正的態(tài)度對待每個孩子,讓每一個孩子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如我所執(zhí)教的啟智班的孩子們十分喜歡繪畫和做手工,為了讓每個孩子都學會,每一個孩子都得手把手地教。通過長時間輔導,他們都可以畫出像模像樣的圖畫,并做出活靈活現(xiàn)的布娃娃,我把每個孩子美麗的圖畫和精致的手工作品在班級展示。孩子們個個激動、興奮,我從心底為孩子們的進步而感到高興。
2.以平等、真誠的態(tài)度與特殊兒童交往
教師常習慣在與學生的交往中使用命令式口吻,這會使智障兒童對老師產(chǎn)生畏懼感,對老師敬而遠之,并更加封閉自己的心靈。因此,與特殊兒童的交往中,教師只有放下自己的角色面具,以真誠的自我與特殊兒童交往,和他們打成一片,才會讓他們感到快樂就在自己身邊。
自從我進入特校工作,見證了很多從懵懵懂懂的智障小孩到能說會道、能唱能跳、學會生活的孩子,我和他們一起慢慢地成長:春天里,我們一起去放風箏、采花朵,尋找春天;夏天,我們一起描繪生命的旺盛;秋天里,我們一起感受秋天這個豐收的季節(jié);冬天,我們一起跑步、跳繩、捉迷藏,感受冬天的溫暖。
孩子們純真的心靈深深地感動著我,記得每星期五下午,家長來學校帶他們回家時,孩子們都拉著我的手或衣角不放,哭著說:“我和老師在一起,我不回家?!蓖@群可愛的孩子們,我哭了,我知道這是激動的淚水,這是世界上最寶貴的真情,這是人間最美麗的語言。也許,我無法用語言來詮釋“激動”的真諦,但我和孩子們一起成長的日日夜夜里,感受到了孩子們心靈的美,感受到了特教工作的樂趣。
二、認真教學 體會幸福
對特教教師來說,讓特殊學生在幸福中健康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弗洛姆曾說:“幸福本身不是結果,而是伴隨著力量增長的體驗。”在孩子們的成長與進步中,我體驗到了“給予”所帶來的幸福,“給予”不僅僅是奉獻,“給予”更是潛能的最高表達……在給予的行為中表示了自己生命的存在,給予本身便是極大的快樂。我班有一個小女孩叫銀××,因為天生性語言障礙,9歲多了,還不會說話,家長非常著急,我主動和家長進行交談,了解孩子的生活情況,隨后我針對孩子的實際情況,進行了一系列教育工作,記錄了大量的教育筆記,給孩子更多的愛撫,經(jīng)常擁抱她,取得信任后,啟發(fā)她多動手做這做那并進行個體語言訓練,有時一個動作、一個詞語都得重復十幾次。在不厭其煩、孜孜不倦的教育下,終于有一天,她突然抱住我的脖子,指著文具盒對我說:“媽媽?!碑敃r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啟發(fā)她再喊一聲“媽媽”,她乖乖地又喊了一聲。頓時,我淚流滿面,抱著她親了又親,并對其他老師喊道:“××會說話了?!币宦暋皨寢尅闭f明了孩子把我當成自己的媽媽,也說明我的探索取得了成功。一聲“媽媽”激勵起我教育孩子的信心,一聲“媽媽”使我感到了作為一名特教老師的幸福。
三、家長認同 老師欣慰
在工作中,家長一言一行都牽動著教師的心。家長的信任、尊重和肯定意味著相信教師的教育能力、人格力量,是對教師辛勤勞動的承認和補償,這種被承認、認可的體驗是一種欣慰的體驗。我班有一個學生叫曹××,他每天都把大便拉在褲子里,我經(jīng)常給他擦干凈,換上干凈的褲子。每當他媽媽來接他時,眼里都含著激動的淚水,客氣話說個不停,其實這是我們應該做的。特教孩子們的自理能力差,吃飯我們教,上廁所我們給他們擦屁股、提褲子,起床后幫他們穿鞋,整理衣服、扣紐扣。平時的工作較辛苦,可我非常欣慰,因為家長對我特別的尊重,愿意跟我交流,把我看作可以信賴的人,還有什么比家長對我的信任、尊重和肯定讓我更感到欣慰的呢?
作為一名特教教師,我無比欣慰、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