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會萍
【摘 要】目的:品管圈活動對提高結腸鏡檢查患者腸道準備合格率的作用。方法:選擇我院于2018.1月-2018.1月間行品管圈活動后的131例行結腸鏡檢查的患者,納入觀察組,選擇2017.1月-2017.12月間行品管圈活動前的131例行結腸鏡檢查的患者,納入對照組,評估兩組患者腸道清潔合格率。結果:觀察組患者腸道清潔合格率122例(93.13%),高于對照組74例(56.49%),(x2=35.620,P<0.05)。結論:實施品管圈活動可有效提高結腸鏡檢查患者腸道準備合格率。
【關鍵詞】品管圈活動;結腸鏡;腸道準備;腸炎
【中圖分類號】R395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0-175-01
結腸鏡多指纖維結腸鏡,是消化內科常見診療技術,臨床運用結腸鏡通過肛門插入可檢查直腸、升結腸、盲腸、降結腸等情況,可早期發(fā)現腸道病變、并提供治療。而檢查前腸道準備質量可直接影響檢查結果,腸道準備質量高的情況下,結腸鏡檢查順利,結果準備,檢查過程中受到腸道內部因素影響較小[1-2]。如腸道準備合格率較低時,可能影響腸鏡檢查效果,妨礙操作,甚至導致誤診、漏診。因此提高結腸鏡檢查患者腸道準備合格率具有重要意義。文章選擇我院于2018.1月-2018.1月間收治的131例行結腸鏡檢查的患者,分析品管圈活動干預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于2018.1月-2018.1月間行品管圈活動后的131例行結腸鏡檢查的患者,納入觀察組,包括男性81例、女性50例,年齡范圍在26-60歲,平均為(43.5±6.0)歲,疾?。航Y腸息肉57例、腸炎40例、腸易激綜合征20例、其他14例。選擇2017.1月-2017.12月間行品管圈活動前的131例行結腸鏡檢查的患者,納入對照組,男性83例、女性48例,年齡范圍在25-60歲,平均為(44.0±6.1)歲,疾?。航Y腸息肉56例、腸炎41例、腸易激綜合征21例、其他13例。兩組患者疾病一般資料結果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觀察組:(1)建立品管圈活動小組,組員由結腸鏡檢查科室護士組成,包括3名成員,護士長擔任組長,由1名護士擔任聯絡員,負責聯系科室其他醫(yī)護人員參與品管圈活動。開會討論,明確品管圈組名、主題,最終確定主題為“提高腸道清潔合格率”,圈名為腸凈圈,制定活動計劃。(2)護士對科室過往發(fā)生過的腸道清潔不合格事件進行總結,查閱相關文獻,總結得出影響腸道清潔率的相關因素。主要與服藥后活動度少、飲水量不足、飲食準備不足、患者對腸道準備工作重視程度較低等[3]。(3)設定目標,利用品管圈公式計算,現狀值+( 1-現狀值) ×改善重點×圈能力;本次目標值為92.00%。制定應對策略,如檢查前了解患者腸道清潔情況,評估患者全身情況,制定個性化腸道準備方案。檢查前1日護士指導患者進食粥等流食,晚上囑咐患者口服米湯,遵醫(yī)囑將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Ⅲ)2袋兌入2000ml水中,監(jiān)督患者在2h內飲完,服藥后禁食;將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Ⅲ)1袋兌入1000ml水中,監(jiān)督患者在1h內飲完。由家屬負責監(jiān)督,待排出清水樣糞便為宜[4]。檢查前有便秘的患者,可指導其結合中醫(yī)辯證配合治療,使用中藥方便秘方,打粉并應用于穴位貼敷,選穴:神闕、中脘、氣海、天樞、足三里等穴位,在進行腸鏡檢查前一個晚上使用,貼敷3-4小時,以促排便,對于腸道清潔效果不佳的患者應提供灌腸。
對照組:常規(guī)遵醫(yī)囑提供腸道清潔指導。
1.3 觀察指標 評估兩組患者腸道清潔效果[5],結果可劃分為4級,I級:腸腔內未見糞渣、糞水,腸液質地清亮,不影響腸鏡檢查及操作,觀察效果較好。II級:存在糞水,無糞渣,操作順利,觀察較清晰。III級:存在糞便、出現渾濁液體,進鏡存在難度,操作不順利。IV級:存在糊狀糞便、有糞水殘留,提前終止檢查。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用x±s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評估兩組患者腸道清潔效果 觀察組患者腸道清潔合格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 討論
品管圈指同一個工作場合的人員自發(fā)組成小組,設立共同目標對某一事件進行品質管理活動,該種模式具有高度團隊合作特點,依據相關活動程序統(tǒng)計與處理相關問題。
文章結果表明為觀察組患者提供品管圈活動干預后,患者腸道清潔合格率高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發(fā)現,科室成立品管圈活動小組,確定圈主題及活動方案,明確主要因素后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方案,通過加強腸道準備工作的健康指導,護士監(jiān)督患者正確進食與服藥,詳細為患者解釋檢查前腸道準備工作細節(jié),提高患者依從性,讓患者正確執(zhí)行腸道準備工作,提高腸道清潔合格率[6]。通過品管圈活動,圈員可利用品管工具幫助患者解決相關問題,提高護理質量同時可提高工作效率。
綜上所述,實施品管圈活動可有效提高結腸鏡檢查患者腸道準備合格率。
參考文獻
[1] 喬燕,陳艷,沈愛華等.品管圈活動對提高結腸鏡檢查患者腸道準備合格率的作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8):109-112.
[2] 李小娜,王青,孫倩等.品管圈在提高門診結腸鏡檢查患者腸道準備合格率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7,23(22):111-113.
[3] 盧伶俐,李秋蘭,李琴等.品管圈活動對提高結腸鏡檢查患者腸道準備合格率的作用分析[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7,24(3):423-424.
[4] 陽鳳,高玉霞,王常鳳等.品管圈活動在結腸鏡檢查腸道準備中的應用[J].中西醫(y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6,2(8):25-27.
[5] 高曉炎,謝婷,趙勤葉等.品管圈在提高患者結腸鏡檢查前腸道準備合格率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43):155-156.
[6] 張文娟,王朝霞.4種不同腸道準備方法對無痛結腸鏡檢查老年患者機體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13):3265-3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