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玉琴 毛 芳
(1 九江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燒傷科,江西 九江 332000;2 九江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內分泌科,江西 九江 332000)
一般情況下,燒傷外科患者因身心受到的創(chuàng)傷較大,經(jīng)過治療,其創(chuàng)面愈合后可能會形成瘢痕,甚至是功能障礙,不僅影響了患者的容貌美觀,也會給患者造成嚴重的心理創(chuàng)傷。另外,燒傷科是醫(yī)院感染監(jiān)測的重點科室,開展對燒傷科患者的優(yōu)質護理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臨床實習是培養(yǎng)護理實習生專業(yè)素質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直接決定其臨床能力及職業(yè)素質水平,為探索燒傷科護理實習生的最佳帶教方案,筆者于2013年8月—2017年8月對我科20名護理實習生予以責任制帶教模式進行臨床實踐技能培訓,收效較好,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3年8月—2017年8月在我科護理實習的40名護生作為研究對象,如何編號,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均分為2組,各20人。對照組:男1人,女19人;年齡18~23歲,平均(20.5±1.6) 歲。試驗組:男1人,女19人;年齡19~23歲,平均(21±1.3) 歲。2組護理實習生的構成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即其基線資料均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能夠接受為期1個月的導師帶教活動,簽署知情同意書,無法按時完成帶教課程計劃者和學習能力較差者除外。
1.3 帶教方法 對照組予以傳統(tǒng)帶教方法,包括護生進入科室后,由護士長統(tǒng)一安排和分配帶教任務,帶教老師一對一隨班帶教,在完成實習教學大綱任務后,帶教老師結合自身臨床經(jīng)驗講解基本護理技能和理論。試驗組予以責任制帶教模式方法,包括以下內容:(1)成立帶教小組。教師團隊有護士長、總帶教教師及帶教教師構成。通過護生交談、觀察及提問等收集護理實習生的實習需求,對以往帶教問題詳細分析,總結影響帶教教學質量的危險因素,隨后結合實習大綱教學目標,結合燒傷科疾病的護理特點制定帶教計劃,根據(jù)教學時間,圍繞教學內容計劃、教學效果評價等,制定解決對策如下:①按照護生學歷實施分層次帶教日計劃及周計劃,將實習內容階段詳細分段,不同階段的實習目標及內容各不相同;②新生進入臨床實習前,由燒傷科帶教教師對燒傷科臨床護理相關基礎理論知識、燒傷科專業(yè)特點、科室環(huán)境及相關規(guī)章制度等進行講解;③帶教教師由臨床工作經(jīng)驗豐富、責任心強且?guī)Ы探?jīng)驗豐富的臨床護理人員擔任,由固定教師授課,實施一對一帶教[1]。(2)教學方案實施步驟。第一周:帶教教師對護生進行入科教育,包括燒傷科室環(huán)境、布局、相關規(guī)章制度、消毒隔離制度等方面進行詳細的介紹,并對帶教實習中工作流程及注意事項展開說明;第二周:帶教教師就燒傷科患者的護理知識及要點進行講解,并在實際患者護理工作中執(zhí)行帶教計劃,為實習生展示常規(guī)疾病護理、基礎操作、醫(yī)療設備操作等方法,并在帶教教師監(jiān)督下進行實踐。隨后向護生講解重癥患者護理、圍手術期護理等知識和技能,結合護生掌握情況,組織其逐步參與燒傷科疾病的臨床急救護理,帶教教師對該階段學生存在的錯誤行為進行糾正和指導;第三周:帶教教師指導護生燒傷科患者細節(jié)護理內容,整體護理及健康教育穿插教學內容中,指導護生與患者有效溝通,講解和示范患者心理護理知識和技能;第四周:帶教教師示教燒傷科患者護理查體工作,組織護生查房,對患者及家屬的問題解答,指導其正確而規(guī)范的書寫護理病歷[2-3]。(3)教學檢查。由帶教管理小組進行帶教情況的檢查,帶教教師匯報帶教情況,組長對帶教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并對護生進行階段性考核。在帶教結束后,由護生進行帶教滿意度評價,結合其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完善相應的教學計劃[4]。
1.4 觀察指標和評價方法 比較2組護生的考核成績及帶教效果滿意度,前者包括理論成績、操作成績及綜合成績,均使用我院自擬的燒傷科實習生操作及理論技能表,對2組護生的理論成績及操作成績進行評價,總分為100分。帶教效果滿意度則在帶教結束后以不記名方式向學生發(fā)放調查問卷,就教學安排、教學效果等方面進行評價,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滿意及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一般滿意)總數(shù)×100%計算。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3.0軟件,2組間計量資料(考核成績)比較進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帶教效果滿意度),用人(%) 表示,2組間比較進行 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護生的考核成績比較 試驗組護生理論成績、操作成績及綜合成績均高于對照組,且差異均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1),見表1。
表1 2組護生考核成績的比較 (人數(shù),x±s)
2.2 2組護生帶教效果滿意度比較 試驗組護生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8000,P<0.05),見表2。
表2 2組護生的帶教效果滿意度比較 [人數(shù)(%)]
燒傷為蒸汽、熱液、高溫氣體等熱力作用引發(fā)的組織損害疾病,受傷部位有皮膚及黏膜損傷,重度燒傷患者還會傷及皮下組織或者黏膜組織。作為一種突發(fā)性軀體創(chuàng)傷,愈合階段中患者經(jīng)歷的身心痛苦較大,其瘢痕所致的毀容影響嚴重影響患者的心理健康。故對燒傷科護生的帶教為臨床教學的重點[5]。
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的各考核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均P<0.05),而且試驗組的帶教效果滿意度也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傳統(tǒng)的帶教方法中,教師及學生之間溝通效率低下,教學內容以輸液、發(fā)藥等基礎性護理操作為主,在護患溝通能力、病情觀察及綜合素質方面涉及面較少。同時以跟班帶教為主,導致學生接受的知識面不成體系,并與實習教學大綱脫節(jié),教學質量水平并不高。責任制帶教模式,在教學前對護理帶教流程作了詳細而全面的規(guī)劃,協(xié)助其建立了明確的實習目標,引導學生開展階段性、層次性學習,確保了教學內容的系統(tǒng)性,同時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有助于及時學生發(fā)現(xiàn)不足和促進其樹立良好的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有效培養(yǎng)其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能力,是保障燒傷科護理帶教實習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6]。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在燒傷科帶教實習中應用責任制帶教模式,即可確保護理帶教質量,又具有極強的實用性及科學性,可供臨床護理教學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