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祥明
(甘肅省小隴山林業(yè)實(shí)驗(yàn)局麻沿林場,甘肅 徽縣 742303)
甘肅省小隴山林業(yè)實(shí)驗(yàn)局麻沿林場位于小隴山林區(qū)西南方,隴南市徽縣麻沿鄉(xiāng)境內(nèi)。根據(jù)最新二類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麻沿林場總經(jīng)營面積30 990.0 hm2,包括林地面積 25 815.2 hm2,占 83.3%;非林地面積 5 174.8 hm2,占16.7%。其中,國有林地面積22 385.0 hm2,集體林地面積3 430.2 hm2。森林覆被率為70.79%。
植物在中國植物區(qū)系分區(qū)系統(tǒng)中,屬中國—日本植物亞區(qū)、華北植物地區(qū)、黃土高原植物亞地區(qū),區(qū)系組成具有明顯的溫帶屬性,區(qū)系成分以華北成分為主,含有華中、喜馬拉雅與蒙新成分。植物種類繁多,是溫帶向亞熱帶過渡的植物基因庫。已查明苔蘚、蕨類、裸子、被子植物224科945屬2 700多種,其中木本植物800多種,草本植物1 900多種。木本植物以殼斗科、樺木科、松科、柏科、楊柳科、榆科、槭科、椴科和薔薇科等為主,構(gòu)成了植物群落的主體。草本植物158科726屬,以禾本科、菊科、豆科、毛茛科、蘭科、唇形科和玄參科為主。灌木主要有薔薇、懸鉤子、狼牙刺、酸棗、榛子、胡枝子、沙棘、粗榧、馬桑、黃櫨、連翹、胡頹子和火棘等;草本植物主要有白羊草、艾蒿、鐵桿蒿、長芒草、白草、黃背草和馬藺草等。
依據(jù)本次研究需要,林地面積中包含的林分面積21936.5hm2,作為本次研究的主要對(duì)象。其中包括國有林地面積19463.0hm2,集體林地面積2473.5hm2,分別占林分總面積的88.72%、11.28%。國有林分中天然林面積8 226.3 hm2,占國有林分總面積的42.27%,占天然林總面積的89.66%;人工林面積11 236.7 hm2,占國有林分總面積的57.73%,占人工林總面積的88.05%。集體林分中天然林面積948.2 hm2,占集體林分總面積的38.33%,占天然林總面積的10.34%;集體人工林面積1 525.3 hm2,占集體林分總面積的61.67%,占人工林總面積的11.95%。具體情況詳見表1。
表1 麻沿林場林分面積按權(quán)屬分起源統(tǒng)計(jì)表
林分各林組面積分布情況為:幼齡林面積10330.3hm2,占林分總面積的47.1%,其中天然林5 371.4 hm2,占幼齡林總面積的52.0%,人工林4 958.9 hm2,占幼齡林總面積的48.0%;中齡面積9 263.0 hm2,占林分總面積的42.2%,其中天然林3 613.4 hm2,占中齡林總面積的39.0%,人工林5649.6hm2,占中齡林總面積的61.0%;近熟林2215.2hm2,占林分總面積的10.1%,其中天然林155.6 hm2,占近熟林總面積的7.0%,人工林2 059.6 hm2,占中齡林總面積的93.0%;成熟林面積128.0 hm2,占林分總面積的0.6%,其中天然林34.1 hm2,占成熟林總面積的26.6%,人工林面積93.9 hm2,占成熟林總面積的73.4%。具體情況詳見表2。
林分活立木蓄積量86.004 8萬m3,國有80.402 4萬m3,集體5.602 4 m3。其中,天然林活立木蓄積量35.278 9萬m3,占林分總蓄積量的41.02%;人工林活立木蓄積量50.7259萬m3,占林分總蓄積量的58.98%。具體情況詳見表3。
表2 麻沿林場林分按起源分齡組統(tǒng)計(jì)表
表3 麻沿林場林分蓄積按權(quán)屬分起源統(tǒng)計(jì)表
依據(jù)《森林撫育規(guī)程》(GB/T 15781—2015》)規(guī)定,符合作業(yè)要求的地塊符合以下特點(diǎn):一是從起源看,分布較平均,以人工林為主,天然林為輔。二是從林組分布看,中幼齡林比重大,近成過熟林少,可利用資源少,后備資源較為豐富。三是從活立木蓄積量看,權(quán)屬方面以國有為主、以集體為輔,起源方面以人工林為主、以天然林為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