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梅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貴州都勻 558000)
英語是學生在中學階段的基礎(chǔ)學科,其中英文詞匯、閱讀和寫作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寫作是英語能力的重要表達形式,是培育和提升英語能力的重要方式,中學英語教學對寫作有著明確的要求。英語寫作需要利用完整的語句進行表述,體現(xiàn)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因此要求學生擁有較強的理解力和記憶力。然而,當前英語教師大多采用固化的教學方式,過多的機械性記憶使大部分學生認為英語學習難度大且枯燥無味。并且,英語寫作是比較薄弱的環(huán)節(jié),缺乏完整且有效的系統(tǒng)教學模式,教師更注重寫作語法,忽視了語用教學。中學生在寫作中更多的使用不恰當?shù)木涫胶驮~匯,導致中式英語,因此加強中學英文寫作中語用能力的培育尤為重要。
詞匯失誤是在中學英語寫作中最為嚴重的語用失誤,最常見的詞匯失誤是詞不達意,詞匯的搭配失誤和用詞屬性錯誤。首先,詞不達意是指學生把英語和漢語僅僅進行字面上的對應(yīng),而忽略了詞的文化內(nèi)涵。例如,有的學生將“一口氣吃不成胖子”翻譯成“Everyone know that eating one cannot be a fat people.”,但是這句俗語是用來表示不可急于求成,正確表達是“Rome was not built in one day.”。其次,詞匯的搭配包括動詞或動名詞的使用、介詞的搭配等。例如,“Some people always run fast speed.”這句話指有些人經(jīng)常把車開得很快,其本身不存在語法錯誤,但是“fast”本身就是速度快的意思,一般不與“speed”連用,應(yīng)為“Some people always run fast.”。最后,用詞屬性錯誤包括詞匯的褒義或貶義,正式或非正式等的使用錯誤。例如,“My grandma is a kindly old granny.”中的“old”用于形容年紀大的人在西方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因此,中學生在英文寫作中應(yīng)謹慎用詞,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誤解和歧義。
中英文的句法結(jié)構(gòu)并不相同,由于文化環(huán)境的影響,中學生常常會把中文的句法結(jié)構(gòu)應(yīng)用到英文寫作中。首先,中文對語句中的邏輯主語沒有強制規(guī)定,但英文中卻不可缺少邏輯主語。例如,“今天很開心”如果直譯會是“Today are very happy.”,這句話缺少邏輯主語,應(yīng)為“Today we are very happy.”。其次,在中文中僅僅依靠詞句本身的語義連貫和語境的渲染就可以表示邏輯關(guān)系,而英文離不開銜接詞,銜接詞的錯誤使用是導致句法錯誤的重要原因。例如,“I was so tired.I will do my homework tomorrow.”中缺少銜接詞,導致語句所表達的意思不夠流利,而應(yīng)改為“Because I was so tired,I will do my homework tomorrow.”。除此以外,中文中的“因為所以”、“雖然但是”等銜接詞通常是搭配在一起用的,而在英文中的“Because”與“so”和“Although”與“but”則是錯誤的搭配。最后,中文句式更多的是頭重腳輕,而英文則是頭輕腳重。例如,“Protect environment for us is important.”應(yīng)為“It is important for us to protect environment.”。
常用的語氣語態(tài)包括請求、可能、驚訝、懷疑、命令和建議等。西方人不會將自己的觀點強加于他人,因此英文的表達方式相比中文更加委婉,中英文在語氣語態(tài)的使用上有著明顯的差異。首先,中學生在寫作中常常忘記使用語氣語態(tài)詞。例如,中學生往往將“她會隨時回來”翻譯成“She come back any time.”,但是這句話中忘記表達可能的語氣,應(yīng)為“She would come back any time.”。其次,中學生常常在寫作中使用祈使句,但祈使句往往給人一種“強硬”的感覺。例如,“Just do it.You can get good score.”應(yīng)該寫為陳述句,“You had better do it.You can get good score.”。最后,中學生在作文中大多使用“should”或“must”來表達請求,但是相比而言“could”與“would”語氣更加委婉。
文化知識包括社交與風俗習慣、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等,而英文中的寫作與文化知識密切相關(guān)。首先,文化知識的不足會導致中學生在英文寫作中出現(xiàn)語用失誤,而沒有考慮英語詞匯的延伸意義。例如,“We can learn knowledge through reading books.”中的“knowledge”與“l(fā)earn”不能連接使用,而應(yīng)該與“acquire”、“gain”、“obtain”進行搭配使用。其次,在英文教學中,教師更重視語言基礎(chǔ)知識的講解,而忽略了文化知識的重要性。除此以外,為了表示尊敬,中文的稱呼中往往帶有職業(yè)或職務(wù),而西方人更重視隱私,不喜歡在稱呼中涉及個人信息??傊?,中學生只有擁有了充足的中西文化知識,才可以降低英文寫作中的語用失誤。
語用意識是英語運用過程中的語言潛在意識。研究表明,語用意識和英文寫作能力存在著明顯的正相關(guān)關(guān)系,因此培養(yǎng)英文寫作能力需要從語用意識入手。中學生英文寫作中語用失誤的大量出現(xiàn)也是由于語用意識的缺乏。在英文寫作教學中,大多數(shù)英文教師只重視培養(yǎng)中學生的語法意識,而忽視了語用意識。例如,“有功者有賞”在英文中為“A good dog deserves a good bone.”,其中,“dog”在中文中帶有貶義,而在英文中則帶有褒義。語用意識的欠缺使中學生英語寫作中的語用能力通常較低,容易發(fā)生語用失誤。
反饋是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手段,可以用于激勵中學生學習和鞏固英文知識。糾正性反饋是指英語教師對中學生的英語能力進行考察,進而傳達給學生需要改進的信息,中學生根據(jù)反饋得到的信息進行自我糾正和改進,從而減少英語失誤的發(fā)生。糾正性反饋主要包括直接糾錯訓練、對比分析和回譯訓練三種方式。
中學生的語用失誤不僅會在英文寫作中發(fā)生,還會在英語口語對話練習中出現(xiàn)。倘若英語教師不盡快糾正中學生的語用失誤,這些語用失誤就會不斷被重復(fù)形成固態(tài),進而影響后期英文的學習,造成語言溝通的障礙。直接糾錯訓練可以使中學生在出現(xiàn)語用失誤的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并進行及時的改正。但是,直接糾錯訓練并不是僅僅要求教師一味地在學生出現(xiàn)語用失誤時馬上指出,而是要求教師應(yīng)該幫助學生探究出現(xiàn)失誤的原因,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并且,中學英語教師應(yīng)當采用適當?shù)姆绞絽f(xié)助中學生糾正問題,因材施教。例如,英語教師可以首先向?qū)W生展示2篇作文,對于其中1篇,教師將語用失誤進行標記并糾正。對于另1篇作文,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自行進行改錯訓練。在找出錯誤并修正的過程中,學生鍛煉了語用能力,提高了語用意識。在改錯訓練之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之間相互糾錯,將所學的方法直接運用到實踐中去,這樣不僅可以提高中學生的作文成績,還可以提高中學生的綜合英語能力。
中學生在英文寫作中出現(xiàn)語用失誤大多是由于中學生對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了解甚少。為了讓中學生可以確切地知曉英漢文之間的表達差異,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中英文對比訓練。教師協(xié)助中學生總結(jié)出英漢文的語用差異,并將這些差異轉(zhuǎn)化為學生的語用意識,從而可以很好的幫助學生擺脫中文習慣的束縛,進而使用英文習慣進行英文寫作,達到提高學生綜合寫作水平的目標。例如,“Her joke really killed me.”對應(yīng)“她的笑話真是笑死人了”,“His mother died of difficult labor.”對應(yīng)著“他的媽媽死于難產(chǎn)”,“He is a rolling stone.”對應(yīng)著“他是一個見異思遷的人”等。在對比分析中,中學生不斷地積累知識,進一步了解中英文之間的差異,自行總結(jié)歸納出兩者各方面的語用差異。在這個過程中,中學生也在不斷地進行自糾,在豐富英文語用知識的同時,避免了英文寫作中語用失誤的產(chǎn)生,語言能力也得到了不斷地提升。
回譯指的是二次翻譯,可以用于檢驗譯文的準確性和有效性,回譯訓練也可以幫助中學生對已有的譯文進行二次翻譯。回譯訓練采用的是翻譯的形式,對英文寫作中的減少語用失誤有著正面的影響。翻譯和寫作類似,都是英文的書面表達和輸出?;刈g訓練對幫助中學生自主的有意識的發(fā)現(xiàn)中英文差異是有效的,而且可以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在英文寫作中的錯誤之處。例如,“他一貧如洗”翻譯為“He is 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她心有余而力不足”翻譯為“Her spirit is willing but the flesh is weak.”,“該動物源自其他國家”翻譯為“The animal had its spring from another country.”等。教師還可以為中學生設(shè)置課后修改英語作文中語用失誤的課后作業(yè),幫助中學生運用和訓練課堂知識。指導學生自主訓練的方式比起使學生被動接受教師的灌輸更加有效,有意識和有計劃的對中學生進行回譯訓練,幫助學生了解了中英表達方式的差異,對學生地道自如的表達英語有所幫助。
通過對中學生英文寫作中語用失誤的分析發(fā)現(xiàn),中學生英語寫作中有著嚴重的詞匯失誤、句法失誤、語氣語態(tài)失誤等問題。中學生容易受到中文思維的影響,缺乏中英文化知識、語用意識,不重視寫作中的詞匯搭配和段落連接是中學生英文寫作中存在大量語用失誤的關(guān)鍵原因。中學教師可以通過直接糾錯訓練、對比分析、回譯訓練等教學反饋方式的合理運用,幫助中學生減少語用失誤,使中學生注重了解中英文之間的語用差異,進而提高學生自身的語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