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俊寬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文學院,江蘇南京 210044)
思政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提升學生的思想水平,校園文化建設的目的是為了建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二者雖然形式不同,但是目的具有一致性,即促進學生發(fā)展和進步。無論是思政教育者的角度來說,還是從學生的角度來說,高校思政教育和校園文化建設融合都很有必要,不僅能夠提升思政教育質量,而且能夠加快校園文化建設,能夠凸顯學校的作用和價值。
校園物質文化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建造良好教學環(huán)境的有效途徑。學校是造就人才的基地,在培養(yǎng)人才的過程中,不僅要傳授學生知識和技術,還要通過教學環(huán)境對學生進行藝術熏陶、情感熏陶、文化熏陶,從而無形中影響學生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校園物質文化建設離不開思政教育的成功實施,也就是說思政教育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發(fā)揮出了卓越作用。例如,思政教育教會學生保護環(huán)境,愛護自然,那么學生便不會亂丟垃圾;思政教育教會學生愛護校園財物,那么學生便不會在桌椅上隨便涂鴉。如果思政教育沒有落實,那么學校就將會是另一幅景象,垃圾隨處可見、桌椅涂鴉遍布、垃圾堆積成山,不僅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而且對學生的學習也有很大的影響。因此,要在校園物質文化建設的同時做好思政教育工作,這樣才能減少上述現(xiàn)象。
校園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滿足學生課外文化活動需求的重要途徑。校園精神文化以學生為主體,以校園為活動空間,主要通過精神文化來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維,指導學生做出正確的行為,讓學生能夠吸收先進的思想文化。思政教育能夠幫助大學生提升思想水平,能夠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有利于校園精神文化建設。從本質上來說,思政教育是校園精神文化建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思政教育取得的效果直接作用于校園精神文化建設。當學校中學生的思想水平和道德水平都到達一定高度后,那么整個校園的文化氣息就會更加濃郁,校園就會以一個全新的面貌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校園精神文化建設的作用也會更加明顯。因此,思政教育和校園精神文化建設必須共同進行,只有這樣才能讓校園變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諧。
校園制度文化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構成,也是規(guī)范學生行為習慣的重要方式。校園制度文化包含成文的校園規(guī)定,也包括習慣行為模式,是一種系統(tǒng)的價值觀念,對學生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影響,能夠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思政教育能夠引導學生學習國家法律和校園制度,同時能夠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道德準則,能夠約束學生的不良行為,讓學生依照規(guī)章制度行事,避免學生走向極端。思政教育和校園制度文化建設有著高度契合性,能夠構建出具有規(guī)則的校園文化,讓學生遵守規(guī)則,讓學生享受文化,促使學生在思想和行為上做出正確的變化,能夠讓學生樹立公平正義觀念,能夠促使學生發(fā)展為遵紀守法的人才。因此,思政教育和校園制度文化應當共同發(fā)展,共同完善,這樣才能提升校園文化建設水平,為學生提供一個美好的校園環(huán)境。
高校是培養(yǎng)國家接班人的重要場所,是撫育國家建設力量的重要基地。高校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育人,在育人過程中,不僅要提升學生的智力水平,還要提升學生的思想素養(yǎng)。高校是一個思想活躍的場所,其中的意識形態(tài)多種多樣,不僅有正確的思想,也有錯誤的思想,而校園文化能夠通過文化傳播來增強思政教育的作用,引導大學生找到正確的發(fā)展方向,有利于大學生思想發(fā)展。校園文化通過導向功能能夠傳播時代主流意識形態(tài),能夠讓學生的思想跟隨時代的變化而發(fā)展,能夠將大學生的思想引導到健康的方向。導向功能不僅能夠引導政治方向,提升大學生的政治素養(yǎng),而且能夠引導生活方向,讓思政教育工作開展的更加順利。大學是學生進入社會的最后一道關卡,也是學生提高綜合素質的關鍵時期。我們應當重視校園文化的導向功能,通過導向功能來促使學生發(fā)展出獨立的人格。
隨著世界各國關系的不斷增強,文化交往活動也越來越多,學生的價值取向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文化差異對學生的審美能力造成強烈的沖擊,學生的思想開始出現(xiàn)問題,需要校園文化的約束功能來發(fā)揮作用。約束功能能夠輔助導向功能,能夠讓學生為自己的理想目標努力奮斗。校園文化通過約束功能來約束學生的行為,讓學生自我發(fā)展、自我完善、自我改進,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能夠讓學生產(chǎn)生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展現(xiàn)。約束功能不僅能夠引導學生遵守秩序,而且能夠規(guī)范教師行為,讓教師發(fā)揮出引導學生的作用,促使師生共同進步,推動高校師生共同發(fā)展。
高校是學生學習、生活的場所,校園環(huán)境對學生的發(fā)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校園文化能夠滿足學生的精神世界,并能夠對學生進行精神引導,讓學生正確構建精神世界,幫助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和生活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和生活質量。校園文化能夠轉變思政教育形式,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激勵學生學習思政知識,對學生產(chǎn)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拓寬了思政教育的渠道,讓學生對思政教育有了全新的認識。校園文化通過激勵功能能夠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社會保護意識、國家主體意識,能夠讓學生主動去團結他人、構建社會、建設國家,能夠讓大學生展現(xiàn)出自身實力,能夠凸顯出大學生的實際作用。
校園文化建設要以思政教育為核心,這樣才能促進高校思政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的融合。思政教育能夠跟隨時代潮流發(fā)展而發(fā)展,能夠產(chǎn)生許多新的功能,能夠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起到重要作用。高校的思政教育者要主動參與校園文化建設,幫助學校解決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不協(xié)調問題,幫助學習解決制度文化不適用問題,讓校園文化建設更加順利。同時要引導學生參與校園文化建設,通過專業(yè)性指導來提升學生的思想水平,讓學生自愿自覺完成校園文化建設,促進校園文化發(fā)展。此外,高校的思政教育者還要倡導校園文化建設和思政教育同時發(fā)展,借鑒其他學校的經(jīng)驗,讓學校朝著特色化方向發(fā)展,凸顯學校的社會價值。
思政教育要以校園文化為載體,這樣才能加快主流思想傳播,才能加快教育信息傳遞。思政教育者要以校園文化為載體開展思政教育,通過互動式教學方式讓學生感悟校園文化,領悟思政知識,讓學生傳承文化,讓學生接受知識,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意識形態(tài)。要積極使用校園文化載體,通過校園文化來輔助思政教學,讓優(yōu)美的教學環(huán)境洗滌學生的心靈,清潔學生的思想,讓學生成為思想純潔、心靈純凈的人。要重視校園這個龐大的教學空間,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并通過校園文化建設的實際成果來讓學生獲得喜悅感和成就感,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要通過校園文化活動來傳遞思政知識,例如校園歌唱大賽、校園演講大賽等,將這些比賽的主題和思政教育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深化知識。
高校思政教育和校園文化建設的本質就是育人,二者的融合可以增強高校的育人能力,能夠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高校思政教育者要將思政教育和校園文化建設相融合,讓二者發(fā)揮出聯(lián)合作用,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成效,加快校園文化建設的速度,保護學生不受錯誤思想影響,讓學生成為高品質的社會主義接班人。要整合校園文化資源,將校園文化資源化為思政教育素材,讓學生在學習思政知識的同時了解學校特色和辦學理念,從而改變學生的思想觀念,讓學生信服學校、信服教師,自主完成思政教育,減輕教師的工作壓力。要通過學生組織來指揮學生,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讓學生跟隨思政教育和校園文化建設的腳步發(fā)展。
高校思政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的融合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過程,思政教育者要順應融合趨勢進行思政教育和校園文化建設。思政教育者要以思政教育為核心、以校園文化為載體、以培育學生為根本目的,讓學生在思政教育和校園文化建設中感悟人生,促使學生發(fā)展成為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