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麗
摘 要:“外語教學的根本目的不是傳授語法知識,而是培養(yǎng)交際能力;學習者產生的語言不僅要符合語法要求,而且要符合社會規(guī)范,要合情合理,貼切得體。”英語教師不僅應傳授給學生英語知識,還應讓學生內外兼修。
關鍵詞:英語教學;西方文化;對話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英語課程承擔著提高學生綜合人文素養(yǎng)的任務,即學生通過英語課程能夠開闊視野,豐富生活經歷,形成跨文化意識,增強愛國主義精神,發(fā)展創(chuàng)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里的文化意識包括:文化知識、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在一次課堂教學的導入環(huán)節(jié)中,我本想通過問題導入到節(jié)日的話題,于是我設計了一個問題:“Whats the date today?”學生回答:“Its
the 29th of Oct.”然后我笑著問道:“What holiday is coming?”學生竟然很詫異,很茫然,想半天都沒反映過來,“Halloween!”當我說出萬圣節(jié)的時候,有的學生才出現“哦”的表情。下課后我進行了反思:是啊!萬圣節(jié)在西方是個大節(jié)日,西方的孩子們都喜歡萬圣節(jié),可見我們整天在學習英語,光是學習了語言,卻沒有去認識西方的文化,我們的學生只有英語的外表,卻沒有英語的文化內涵。語言是一種交流工具,學習語言就是為了用它。那么,我們在平常的教學活動中該如何滲透西方文化呢?
一、緊抓課堂,感知西方文化
教師應當抓住教材特點,在語言教學的同時讓學生了解英美國家文化。小學生好勝心強,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教學內容,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英美文化的有關背景知識,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輕松自然地了解英美文化,掌握不同于本民族的交際方式。
1.導入環(huán)節(jié)
英語中有許多曲調活潑的歌曲,適當地補充有關的風土人情、歷史地理會對幫助學生了解英語國家文化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我在每節(jié)課Free talk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喜歡給孩子們放一些兒歌,在多媒體的輔助作用下語言會變得更有趣,讓小學生對學習英語產生興趣,學生很容易就記住了,學習這些歌曲或歌謠同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感受其中的西方文化知識。如:Im a little teapot,Ten Little Indians,Bingo等。例如:我和孩子們在學唱Old MacDonald Had a Farm這一歌曲時,歌詞中動物的叫聲和中文的表達有所不同,我告訴他們這是由于漢語和英語發(fā)音方式的不同所造成的,孩子們很樂意接受,也非常樂于去模仿這種不同的發(fā)音!
2.詞匯教學
顏色一詞的使用在平時的交流里也是很多見的,如果因為顏色的理解不透徹而造成聊天的尷尬和中斷,那就得不償失了。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我們除了教學生表示顏色之外,還應教一些習慣用語。如:He is green at his job.(他干那個工作沒有經驗。) I am feeling blue. (我很沮喪。)My teachers see red. (老師生氣了),實際教學中我還注重了西方文化中諺語的滲透,這些都是具有實用性的延伸與拓展。如果在跟別人的聊天中能夠加入一些諺語,也是一件非常酷的事情。
3.對話教學
教授譯林英語三年級上冊Would you like a pie?這個單元內容時,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們:當別人問是否想要吃或喝點什么時(Would you like a cake?)我們中國人通常習慣于客氣一番,回答“不用了”“別麻煩了”等。但按照英美等國家的習慣,則更傾向于直接表達內心的真實想法,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辭,說聲Yes,please. 若不想要,只要說No,thanks.就行了。這充分體現了中國人含蓄和英美國家人們直率的不同文化。譯林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 5 A Party這一單元的語法部分內容是:When you go to a Western party,you should take a gift. Do not arrive too early. You can be a few minutes late. 給孩子們呈現的就是當你去參加一個西方國家的派對時,可以帶一個小禮物。不要早早到達派對,可以適當遲幾分鐘。在教授這一板塊內容時,教師除了告訴學生這一西方文化知識,也可以使用多媒體播放西方派對的場景,給他們展示更多派對上的西方文化知識。
二、課外延伸,滲透西方文化
我在教學譯林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的Christmas Day一課時,充分利用了教材的各版塊教學,給學生滲透圣誕節(jié)的習俗。我們還在圣誕節(jié)這天裝扮了教室,一個大學生還扮演了Father Christmas,給孩子們發(fā)送禮物!我還布置他們課后回家可以再收集一些材料,把自己所知道的圣誕節(jié)知識告訴自己的家人和身邊的朋友,真正做到學以致用!這種和生活緊密聯系的西方文化相關的作業(yè)還有很多,如:
1.聽力作業(yè)
結合課堂中的學習內容,為學生提供或者推薦一些聽力作業(yè),如原版的動畫片或教學片等,讓學生在開闊視野的同時豐富西方文化知識。
2.任務型作業(yè)
結合本課或本階段所學的西方節(jié)日,通過任務型作業(yè),如調查、采訪、資料收集等形式,使學生通過上網和翻閱有關資料的方式了解西方的某些節(jié)日或者文化習俗。
3.口語作業(yè)
把自己掌握的西方文化知識告訴自己的家人和身邊的朋友,使學生在實踐中運用所學語言,進行交際,體驗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和英語學習的樂趣。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逼綍r教師要考慮教給學生在自學中也能掌握中西方文化差異,加強學生的跨文化意識,為他們以后的跨文化交流奠定基礎。美國學者Baraland指出:僅僅掌握了一種語言并不意味著能完全同使用該語言的人進行交際,必須沉浸在西方國家的人群中!希望經過我們所有英語老師和孩子們的共同努力,孩子們都能學習好英語知識和西方文化知識,真正做一個“內外兼修”的優(yōu)秀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