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潔 張弛 劉瑛 周桂蓮 王敏 熊璞
摘要 目的:探討肥胖不同亞型腎功能的變化。方法:選擇體檢人群4 283例,374例每年隨訪1次,連續(xù)8年,記錄一般指標、臨床生化指標,比較肥胖不同亞型腎功能的變化。結(jié)果:年齡、BMI、收縮壓、尿酸是腎臟疾病的危險因素。隨訪8年后,與MHNW組相比,MUNW組、肥胖MS組發(fā)生慢性腎臟疾病的風(fēng)險增加,OR值5.302。結(jié)論:隨訪8年后不同肥胖亞型腎功能不同。
關(guān)鍵詞 肥胖;體重指數(shù);腎功能
資料與方法
2008年4月-2015年12月湖南省人民醫(yī)院體檢中心收治體檢者4 283例,374例每年隨訪1次,連續(xù)8年。排除低體重者8例,納入研究者366例。其中,男256例,女110例,年齡25~ 89歲,平均(57.90±11.91)歲。
一般指標及生化指標檢測:記錄受檢者年齡、性別、體重、身高、血壓。采集空腹血標本,查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血糖、血脂等。腎小球濾過率以Cockcrofi-Gault公式計算:Ccr=[(140-年齡)×體重(kg)l/[0.818×Scr(μmol/L)].女性按計算結(jié)果×0.85。
入組標準:①腎功能人組標準:慢性腎功能不全診斷標準為eGFR≤60。②肥胖入組標準:采用2016年美國臨床內(nèi)分泌醫(yī)師學(xué)會(AACE)結(jié)合2016年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綜合管理專家共識對肥胖的診斷標準:BM1≥25 kg/m2。③根據(jù)肥胖不同代謝[1],將肥胖分為代謝正常肥胖(MHO)、肥胖伴代謝綜合征(MS)、正常體重代謝性肥胖(MONW)、正常體重正常代謝(MHNW)亞型。
統(tǒng)計學(xué)方法:采用SPSS 19.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均用(x±s)表示,兩樣本均數(shù)的比較采用t檢驗;多樣本均數(shù)的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的兩兩比較采用LSD檢驗。判斷腎功能的危險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向后逐步法),危險度大小用OR值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結(jié)果
腎臟損害的危險因素分析:以是否存在腎功能異常(陰性為0,陽性為1)為因變量,以性別、年齡、BMI、收縮壓、舒張壓、ALT、甘油三酯、尿酸、高密度脂蛋白、FBS、WBC、脂肪肝等危險因素作為自變量做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向后逐步法),進入Logistic回歸模型的危險因素有年齡、BMI、收縮壓及尿酸,見表1。
肥胖不同亞型之間對腎功能的比較:隨訪8年后,與MHNW組相比,MUNW組、肥胖MS組發(fā)生慢性腎臟疾病的風(fēng)險增加,OR值>1,而MHO組無明顯變化,見表2。
討論
早在1923年P(guān)reble等就觀察到,約40%的肥胖患者出現(xiàn)蛋白尿,1974年Weisinger等首次報道嚴重肥胖患者出現(xiàn)大量蛋白尿并命名為肥胖相關(guān)性腎病[2]。本病起病隱匿,以中老年男性多見。在最近的數(shù)據(jù)研究顯示,在現(xiàn)代化的工業(yè)大國,超重與肥胖人群中分別有13.80/。和24.9%的人群出現(xiàn)腎臟疾病,而在美國比例更大,分別為24.2%和33.9%[3]。目前臨床對腎功能影響因素的研究較少,并且各種代謝指標對腎功能影響差異性研究也較少。有報道稱BMI增加使未來20年患腎臟疾病的風(fēng)險增加20%[4]。本研究發(fā)現(xiàn),肥胖以及血壓對腎功能的影響的B值分別為-0.581、-0.084,得出減肥及降壓對于腎臟具有保護作用,此外,年齡、尿酸也影響腎功能。
肥胖人群根據(jù)代謝不同狀態(tài),可分為不同亞型,目前對于肥胖不同亞型對腎功能的影響的研究甚少,對肥胖不同亞型之間腎功能的變化情況的研究也較少。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隨訪8年后,與MHNW組相比,MUNW組、肥胖MS組發(fā)生慢性腎臟疾病的風(fēng)險增加,OR值>1,而MHO組無明顯變化。有研究發(fā)現(xiàn)[5],與肥胖伴代謝異常人群相比,MHO人群具有較低的心血管疾病發(fā)生風(fēng)險,同時也具有較低的死亡率。那么,可推測MHO人群可能存在對腎臟具有保護作用的機制。
綜上所述,腎功能的影響因素很多,針對這些危險因素采取治療措施在慢性腎臟疾病方面至關(guān)重要。肥胖代謝狀態(tài)不同,腎功能的變化情況不同,早期有效控制體重及血壓可改善腎功能。
參考文獻
[1]
Cuy-Marino Hinnouho.Metabolically healthyobesity and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type 2 diabetes:the Whitehall IIcohort study[J].European Heart Journal,2015,36:551-559.
[2] Prehle WE . Ohesity : Observations on onethousand cases[J].Boston Med Surg J,1923,188:617.
[3]
Mascali A , Franzese 0 , Nistic o S.Obesityand kidney disease:Beyond the hyperfiltra-tion[J].Internationaljournal of immunopa-thology and pharmacology,2016,293:389.
[4]
D'Elia JA,Roshan B,MaskiM,et al.Manifesta-tionof renaldiseasein obesity:pathop- hysiol-ogy of obesity-related dysfunction of thekidney[J].lnt J Nephrol Renovase Dis,2009,2:39-49.
[5] Stefan N,Haring HU,Hu FB,et al.Metaholi-cally healthy obesity:epidemiology,mec,ha-nisms,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J].Lanc,et Di-abetes Endocrin01,2013,1:152-162.